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茶韵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眼睛里射出忿怒的目光,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母片,扔在地上摔得粉碎。“不像是我指挥的!”他说了这么一句就转身走了。在场的人谁也不敢吭声。梅纽因说:“托斯卡尼尼有着意大利火山一样的热情,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音乐事业。大家都知道,他那易怒的性情(几乎每五分钟就要发一次火)是某种伟大理想燃烧时迸发出来的火花。他坚持乐队要奏出他认为是音乐所要求的声音。所以人们都会原谅他,因为这是应当的。托斯卡尼尼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指挥家。”是位非常非常伟大的完美主义者。
卡拉扬秉承于他,要求的录音是“完美”他用“完美”来坚定地守护着圣殿。1930年他应邀第三次录制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时,每部作品都要反复试奏二三十遍之后才进行初录。初录后,再用半年的时间搜集各方面的反应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重新排练,重新录音。仅录制贝多芬交响乐全集这套唱片,就花了18个月的时间。之后,随着他的理解与音响技术的进步,分别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用立体声三次重录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
随着数码录音技术的发展,音乐家们梦寐以求的用最小的录音制作单位制成完美的唱片希望成真了,从此以后,人们几乎可以无忧无虑地进行演奏了“错误”在数码时代已经不再存在;而“美丽”却能毫无阻碍地超时空集中。
1950年维瓦尔第的四季第一次以lp发行,从未听过维瓦尔第的人一下子被他的魅力所征服。收集、聆听巴洛克音乐的热潮涌起了。巴洛克音乐的复兴也由之真正来临。1950年四季仅有两个版本,而今已有了126个版本。机器让我们听到了126种四季,其中有斯特恩、祖克曼、敏茨、帕尔曼四大小提琴高手分别演奏春夏秋冬的;有阿卡尔多用四把不同音色的史特拉底瓦利名琴来表现春夏秋冬的。这样美妙的音乐在机器时代,终为我们所有的人守护着,直到永远。
1891年,马勒去世了。他生前曾十分自信地说过“我的时代会到来的”但是马勒并不知道是什么让他的时代到来。这不是人们的音乐观念的改变,变得与马勒这位“未来的同时代人”站在同一位置,而是机器。他的传记作者,奥地利的布劳柯普夫说:“当雷声储存和空间音响的再现成为可能时,马勒的时代就到来了。”并且宣称马勒的预言将在我们这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随着技术上完美的立体声唱片的出现而实现。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说对,马勒的时代是随着cd的时代来临的,是cd守护着马勒从云端再次降临人间,展示完美的极至。当你在聆听马勒的那些神圣而漫长的作品时,必须保持一种类似祈祷的专注状态,必须有一定长的时间沉浸其中,才能进入他建造的殿堂。可让你在听他的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时候19次从梦幻中惊醒去翻面换片(当时这套唱片是10张)还能神圣什么呢?
而马勒作品的音量变化幅度(动态)之大,是cd时代之前的唱片和音响系统都承受不了的。从千人乐团的“宇宙开始在发声的作响”到大鼓由p(弱)到pp(很弱)再到ppp(极弱)。你绝不能指望在老唱片中听到这声的两端。而铲除了巅峰和谷底的马勒还能算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吗?“开始强,接着是稍弱,然后再度增强,最后趋于消失”马勒的总谱里密密麻麻地记着这样的标示,令人望而生畏。一位日本音乐学家数了数,在第二交响乐总谱中,每隔五小节就会出现一个马勒的指令,甚至还在第二乐章结束后规定必须至少休息五分钟,这位音乐家说马勒肯定是个疯子,是的,马勒就是这样疯狂的追求着音乐神圣的极至,这就是“神圣的疯狂”
马勒对自己作品的音响空间是近乎粗暴地苛求,当弗朗茨于尔纳要在科伦剧院演出他的第三交响曲时,他说:“把我的交响曲置于一座剧院音响效果之中,我觉得不是很满意的。尊敬的大师,如果您能把我的作品列在节日大厦的节日单上,那这个想法会使我好过一些。”马勒甚至为了空间的音效经常在排练中改变配器。对他来说,要拼命追求的就是终极的完美音效,这是神圣的,所以人们说:“马勒的音乐,通过立体声唱片而得到拯救。”这种方法的“拯救”其实早就开始了。1906年马勒完成了第八交响曲,1910年他在慕尼黑演出了扬声筒,没有它电声的录制是不可能的。这是注定的“拯救”尽管马勒在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时候并没有察觉这一点。
人不能做到的机器却能做到。其实机器能作的又何至这一点,计算机作曲属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计算机思维(computer thinking)领域,早在半个世纪前人们就尝试使计算机自主进行音乐创作了,尽管现在有着许多制约因数,但到目前为止,应用计算机作曲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作曲家大卫科比设计出一套程序,科比用这套被称为“音乐智能实验”的程序按照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作品风格,重新仿造出他们的作品。通过采样,这套程序从每位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中提炼出带有共同性的音乐特征。大卫科比曾大胆地创作了一部带有莫扎特风格的交响曲,有些人称它为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大卫科比曾向许多观众演奏人和计算机创作的作品,并请他们指出这两种音乐的不同之处。“许多人都受骗了,其中包括我自己。有一次开会时,我准备挑一段巴赫的音乐和一段计算机模仿巴赫的作品,结果我挑的两段都是计算机的作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音乐系教授安东尼波普听过计算机的作品后说:“听上去确实像是作曲家本人的风格,但是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它与原作差别太大了,毕竟这只是一种消遣。我可能会认为这部作品是与莫扎特同时代的不知名的作曲家创作的,而它也决不像莫扎特写得那样好。”不过对于计算机来说,被别人看作是一位以主动进行创作的音乐家,而不是一台简单地制作变奏曲的机器,这已经很不错了。
到此时,机器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守护,它逐渐在介入思维的复制与创造,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从此之后人间便成了天堂,所以有的音乐家都可以穿越时间与我们零距离接触,各类音乐大餐琳琅满目,供人挑选,高科技的技术不仅仅是复兴了巴洛克,复兴了马勒,而是复兴了整个音乐,这不仅仅是指它让我们能永远聆听那些伟大的指挥、演奏、演唱的各个版本,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是,电脑技术让机器摸拟作曲成为可能,该技术让人类的绝大多数看到了从巴赫到德彪西修建的那座崇高而壮丽的音乐圣殿,并将他们引入其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音响技术将上界的圣殿降到人间,让所有的凡夫俗子,芸芸众生有幸毫不费力地身处其中。看看这座降临人间之后的圣殿的一块砖吧,你就会知道圣殿是何等壮观。仅仅是卡拉扬一个人就录制了650多种唱片。而其中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唱片就发行了700多万张,就是将这一部分唱片堆积起来就是高达7千米,更不须说,在电脑模仿作曲成为可能后,大师们的灵魂将被召至而创造出更为完美的音乐之声。
只要轻轻揿一下键钮,圣乐便无时无处不在。由于有了全电脑程序,控制的音响设备,甚至已经用不着每次动手指,只需输入一套程序,便保证在你想要音乐的时候随时声起。甚至你需要哪个音乐家风格的曲子,一个按键便一切ok,众多的天使,在高科技时代,招之即来,但是,人间天堂是天堂吗?美国当代大作曲家柯普兰曾说:“自从音响器材大普及后,人们反而不会听音乐了。”而罗曼罗兰的说法更为触目惊心:“在德国,音乐太多了,这不是奇谈,我不认为对艺术会有比其杂乱过剩更惨的灾难。音乐淹没了音乐家。音乐的德国决不在音乐洪水泛滥中淹死。”音响技术使音乐世俗化了,日常生活化了。音乐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们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需要音乐,我们一日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我们不知道如何生活。日常生活就是日常的生活,它是绝对世俗、绝对非神圣的。当然,进入日常生活,作为日常生活的音乐也绝非神圣了。神圣之乐一下凡便成了世俗之声。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背景。而音乐的音量对于一部分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它绝不能由听众随心所欲地调节。音量一变化,作品也就面目全非,再也不是作曲家心目中的作品了(上面提到马勒对音量的关注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切能称为神圣的东西是一毫也不能移的。
卡萨尔斯在说了“从巴赫的作品中我看到上帝”之后又接着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今天,一位漂亮的女孩每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钟被闹钟叫醒后的第一件事当然不会是欣赏大自然尽管她的窗外风光怡人。她会立刻打开号称“mp3终结者”的netmd或索尼mz-n1和夏普im-mt880,在富尼埃演奏的巴赫的无位奏大提琴组曲中开始愉快刷牙。她当然清楚这就是卡萨尔斯从这里能看到上帝。但她更知道她必须在八点准时赶到公司去上班。她并不在意神圣的巴赫伴奏她刷牙,她只是在意如果没有巴赫,刷牙就没有那么愉快了。巴赫在她看来犹如她脖上晃悠着的那个玉雕观音菩萨,或者银制细链吊着的小十字架,同样,在音响技术放送的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中自然睡去也丝毫不用感到羞愧。
音乐家在追求极至的过程中,追求着神圣的高度也追求着世俗的爬升,机器也同样守护极至的同时守护着亵渎。当神圣世俗化的时候,世俗并不会因此而神圣,只能更加世俗,当人们在抱怨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重的时候,沉重的生活却使进入其中的一切音乐都失去了重量。
当大街小巷都荡漾着成为电声轻音乐的圣母颂的时候,当夜总会和小酒吧里的萨克管扭扭捏捏呻吟似地吹奏着欢乐颂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向身边的姑娘卖弄地说?“刚才听到了舒伯特,瞧,这会儿又来了贝多芬”
神圣的音乐于极至中渐渐沉沦,那咕咕的声音无处不在。
谁能阻止住它下滑的速度,阻止在天堂与地狱间巡回的风?谁?
来,眼睛里射出忿怒的目光,快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母片,扔在地上摔得粉碎。“不像是我指挥的!”他说了这么一句就转身走了。在场的人谁也不敢吭声。梅纽因说:“托斯卡尼尼有着意大利火山一样的热情,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音乐事业。大家都知道,他那易怒的性情(几乎每五分钟就要发一次火)是某种伟大理想燃烧时迸发出来的火花。他坚持乐队要奏出他认为是音乐所要求的声音。所以人们都会原谅他,因为这是应当的。托斯卡尼尼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指挥家。”是位非常非常伟大的完美主义者。
卡拉扬秉承于他,要求的录音是“完美”他用“完美”来坚定地守护着圣殿。1930年他应邀第三次录制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时,每部作品都要反复试奏二三十遍之后才进行初录。初录后,再用半年的时间搜集各方面的反应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重新排练,重新录音。仅录制贝多芬交响乐全集这套唱片,就花了18个月的时间。之后,随着他的理解与音响技术的进步,分别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用立体声三次重录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
随着数码录音技术的发展,音乐家们梦寐以求的用最小的录音制作单位制成完美的唱片希望成真了,从此以后,人们几乎可以无忧无虑地进行演奏了“错误”在数码时代已经不再存在;而“美丽”却能毫无阻碍地超时空集中。
1950年维瓦尔第的四季第一次以lp发行,从未听过维瓦尔第的人一下子被他的魅力所征服。收集、聆听巴洛克音乐的热潮涌起了。巴洛克音乐的复兴也由之真正来临。1950年四季仅有两个版本,而今已有了126个版本。机器让我们听到了126种四季,其中有斯特恩、祖克曼、敏茨、帕尔曼四大小提琴高手分别演奏春夏秋冬的;有阿卡尔多用四把不同音色的史特拉底瓦利名琴来表现春夏秋冬的。这样美妙的音乐在机器时代,终为我们所有的人守护着,直到永远。
1891年,马勒去世了。他生前曾十分自信地说过“我的时代会到来的”但是马勒并不知道是什么让他的时代到来。这不是人们的音乐观念的改变,变得与马勒这位“未来的同时代人”站在同一位置,而是机器。他的传记作者,奥地利的布劳柯普夫说:“当雷声储存和空间音响的再现成为可能时,马勒的时代就到来了。”并且宣称马勒的预言将在我们这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随着技术上完美的立体声唱片的出现而实现。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说对,马勒的时代是随着cd的时代来临的,是cd守护着马勒从云端再次降临人间,展示完美的极至。当你在聆听马勒的那些神圣而漫长的作品时,必须保持一种类似祈祷的专注状态,必须有一定长的时间沉浸其中,才能进入他建造的殿堂。可让你在听他的第九交响曲的时候时候19次从梦幻中惊醒去翻面换片(当时这套唱片是10张)还能神圣什么呢?
而马勒作品的音量变化幅度(动态)之大,是cd时代之前的唱片和音响系统都承受不了的。从千人乐团的“宇宙开始在发声的作响”到大鼓由p(弱)到pp(很弱)再到ppp(极弱)。你绝不能指望在老唱片中听到这声的两端。而铲除了巅峰和谷底的马勒还能算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吗?“开始强,接着是稍弱,然后再度增强,最后趋于消失”马勒的总谱里密密麻麻地记着这样的标示,令人望而生畏。一位日本音乐学家数了数,在第二交响乐总谱中,每隔五小节就会出现一个马勒的指令,甚至还在第二乐章结束后规定必须至少休息五分钟,这位音乐家说马勒肯定是个疯子,是的,马勒就是这样疯狂的追求着音乐神圣的极至,这就是“神圣的疯狂”
马勒对自己作品的音响空间是近乎粗暴地苛求,当弗朗茨于尔纳要在科伦剧院演出他的第三交响曲时,他说:“把我的交响曲置于一座剧院音响效果之中,我觉得不是很满意的。尊敬的大师,如果您能把我的作品列在节日大厦的节日单上,那这个想法会使我好过一些。”马勒甚至为了空间的音效经常在排练中改变配器。对他来说,要拼命追求的就是终极的完美音效,这是神圣的,所以人们说:“马勒的音乐,通过立体声唱片而得到拯救。”这种方法的“拯救”其实早就开始了。1906年马勒完成了第八交响曲,1910年他在慕尼黑演出了扬声筒,没有它电声的录制是不可能的。这是注定的“拯救”尽管马勒在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时候并没有察觉这一点。
人不能做到的机器却能做到。其实机器能作的又何至这一点,计算机作曲属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计算机思维(computer thinking)领域,早在半个世纪前人们就尝试使计算机自主进行音乐创作了,尽管现在有着许多制约因数,但到目前为止,应用计算机作曲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作曲家大卫科比设计出一套程序,科比用这套被称为“音乐智能实验”的程序按照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作品风格,重新仿造出他们的作品。通过采样,这套程序从每位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中提炼出带有共同性的音乐特征。大卫科比曾大胆地创作了一部带有莫扎特风格的交响曲,有些人称它为莫扎特的第四十一号交响曲。大卫科比曾向许多观众演奏人和计算机创作的作品,并请他们指出这两种音乐的不同之处。“许多人都受骗了,其中包括我自己。有一次开会时,我准备挑一段巴赫的音乐和一段计算机模仿巴赫的作品,结果我挑的两段都是计算机的作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音乐系教授安东尼波普听过计算机的作品后说:“听上去确实像是作曲家本人的风格,但是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它与原作差别太大了,毕竟这只是一种消遣。我可能会认为这部作品是与莫扎特同时代的不知名的作曲家创作的,而它也决不像莫扎特写得那样好。”不过对于计算机来说,被别人看作是一位以主动进行创作的音乐家,而不是一台简单地制作变奏曲的机器,这已经很不错了。
到此时,机器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守护,它逐渐在介入思维的复制与创造,人们为之欢欣鼓舞,从此之后人间便成了天堂,所以有的音乐家都可以穿越时间与我们零距离接触,各类音乐大餐琳琅满目,供人挑选,高科技的技术不仅仅是复兴了巴洛克,复兴了马勒,而是复兴了整个音乐,这不仅仅是指它让我们能永远聆听那些伟大的指挥、演奏、演唱的各个版本,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是,电脑技术让机器摸拟作曲成为可能,该技术让人类的绝大多数看到了从巴赫到德彪西修建的那座崇高而壮丽的音乐圣殿,并将他们引入其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音响技术将上界的圣殿降到人间,让所有的凡夫俗子,芸芸众生有幸毫不费力地身处其中。看看这座降临人间之后的圣殿的一块砖吧,你就会知道圣殿是何等壮观。仅仅是卡拉扬一个人就录制了650多种唱片。而其中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唱片就发行了700多万张,就是将这一部分唱片堆积起来就是高达7千米,更不须说,在电脑模仿作曲成为可能后,大师们的灵魂将被召至而创造出更为完美的音乐之声。
只要轻轻揿一下键钮,圣乐便无时无处不在。由于有了全电脑程序,控制的音响设备,甚至已经用不着每次动手指,只需输入一套程序,便保证在你想要音乐的时候随时声起。甚至你需要哪个音乐家风格的曲子,一个按键便一切ok,众多的天使,在高科技时代,招之即来,但是,人间天堂是天堂吗?美国当代大作曲家柯普兰曾说:“自从音响器材大普及后,人们反而不会听音乐了。”而罗曼罗兰的说法更为触目惊心:“在德国,音乐太多了,这不是奇谈,我不认为对艺术会有比其杂乱过剩更惨的灾难。音乐淹没了音乐家。音乐的德国决不在音乐洪水泛滥中淹死。”音响技术使音乐世俗化了,日常生活化了。音乐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人们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需要音乐,我们一日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我们不知道如何生活。日常生活就是日常的生活,它是绝对世俗、绝对非神圣的。当然,进入日常生活,作为日常生活的音乐也绝非神圣了。神圣之乐一下凡便成了世俗之声。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背景。而音乐的音量对于一部分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它绝不能由听众随心所欲地调节。音量一变化,作品也就面目全非,再也不是作曲家心目中的作品了(上面提到马勒对音量的关注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切能称为神圣的东西是一毫也不能移的。
卡萨尔斯在说了“从巴赫的作品中我看到上帝”之后又接着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今天,一位漂亮的女孩每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钟被闹钟叫醒后的第一件事当然不会是欣赏大自然尽管她的窗外风光怡人。她会立刻打开号称“mp3终结者”的netmd或索尼mz-n1和夏普im-mt880,在富尼埃演奏的巴赫的无位奏大提琴组曲中开始愉快刷牙。她当然清楚这就是卡萨尔斯从这里能看到上帝。但她更知道她必须在八点准时赶到公司去上班。她并不在意神圣的巴赫伴奏她刷牙,她只是在意如果没有巴赫,刷牙就没有那么愉快了。巴赫在她看来犹如她脖上晃悠着的那个玉雕观音菩萨,或者银制细链吊着的小十字架,同样,在音响技术放送的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中自然睡去也丝毫不用感到羞愧。
音乐家在追求极至的过程中,追求着神圣的高度也追求着世俗的爬升,机器也同样守护极至的同时守护着亵渎。当神圣世俗化的时候,世俗并不会因此而神圣,只能更加世俗,当人们在抱怨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重的时候,沉重的生活却使进入其中的一切音乐都失去了重量。
当大街小巷都荡漾着成为电声轻音乐的圣母颂的时候,当夜总会和小酒吧里的萨克管扭扭捏捏呻吟似地吹奏着欢乐颂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向身边的姑娘卖弄地说?“刚才听到了舒伯特,瞧,这会儿又来了贝多芬”
神圣的音乐于极至中渐渐沉沦,那咕咕的声音无处不在。
谁能阻止住它下滑的速度,阻止在天堂与地狱间巡回的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