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朝他点了点头,拿过一个大脸盆,倒上开水放着,然后转身从工具柜里拿出一条全新的羊毛巾来,准备开始清洗画作。
博物馆里的贵重文物如苏轼《木石图》、王蒙《稚川移居图》等,其实都是安置在玻璃展柜之中的,展柜玻璃实际上都是定制的,采用了夹层技术,安全性很高,而且也能防火防水。
因此,《木石图》、《稚川移居图》等贵重文物在展柜中并不会因为失火的原因,而变得脏污不堪,只是在转移的过程中,落了少许的黑灰,再被水淋了一遍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大花脸。
像这种新近形成的脏污,并不难处理,用清水淋洗几遍,就足够了。
看着向南毫不犹豫地将浸透了水分的羊毛巾,放到木石图上方,任由清水从毛巾里淋到价值高达4亿多元的《木石图》上时,加利特脸上的肌肉都开始抽搐了起来。
这东方小子,还真是一点也不心疼啊!
第561章视频会议
加利特当然不会知道,在向南的眼里,所有的古书画都可以分为两种,不是价格高低,而是无需修复的古书画和待修复的古书画。
对于一幅亟需要修复的古书画而言,最迫切的问题不是该如何好好保护它,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救治”它。
这就如同一个濒临绝境的病人,医生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他的命,在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时刻,谁还会在乎他的身份?
向南将《木石图》的画芯淋透了之后,又从工具柜里取来一条全新的羊毛巾,一点点地将画芯上多余的水分吸干。
之后,再重新来一次。
加利特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之后,便悄悄转身离开了修复室。
他可不是没什么事干的悠闲小老头,哪怕是在家里,他还有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操心。
至于文物修复,专业上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他只需要看到结果就可以了。
加利特的离开,向南注意到了,但没有在意,依然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而邹金童则是端了一把椅子,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认真观摩学习。
清洗了两三遍,《木石图》被弄花了的“脸”总算是露出了真面目。
整幅画内容很简单,是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
这幅画,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
苏轼平生嗜作枯木怪石,是因为“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这跟他一生仕途跌宕,在新旧党争中屡遭打击的原因,有很大的关系。
在画面的右侧,是米芾的题跋:
四十谁云是,三年不制衣。贫知世路险,老觉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风雅伴,岁晏未言归。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大家,他与苏轼、黄庭坚和蔡襄因为在书法上的成就,被并成为“宋四家”。
米芾比苏轼小15岁,但却是苏轼一生中的挚友。
他简短的题跋,似乎在回顾苏轼的一生、苏轼晚年倾于自省的状态、以及他们意义深远的友谊之重要性,而米芾连绵起伏的笔触和他细心平衡的字形与规律,也足以让他所书的题跋称得上是一幅独立杰作。
苏轼与米芾的相知相惜,可从他们这两幅配在一起的杰作略知一二。“苏米合璧”,不仅突显了《木石图》这幅画历史上的地位,也标志了世界文化中的光荣一刻。
等到《木石图》画芯上的水分稍干,向南便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捏着这幅画的两个角,将它翻了一面,让画芯背面朝上。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揭覆背纸了。
向南取来一只小喷壶,往里面装上水,正准备往画芯背面喷水,放在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巴里斯时间上午十点半了,魔都那边刚好到了下班的点。
想起上午跟康正勇说起过要开个视频会议,向南便放下手中的活,将手擦干净,然后拿出手机来,点开微信看了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狗走失 文弱书生的顶级雌虫哥儿 苗寨往事 迟来的亲情谁稀罕,家人哭求原谅 鹤俐昀端 别惹他,这货又坏又缺德! 穿成糙汉猎户的娇气小夫郎 和老板一起养崽是种什么体验 [综英美]口口队长II 覆壑 黑月光又在伪装傻白甜 君心远归 不负璃桐不负璃桐 你逃我追!被白切黑疯子强制爱 嘘,笨蛋龙还没有发现 病弱宿主只想走身不走心 重生之贤德正妻心机深 妖途异仙 读心后,霸总天天在破防 穿越了,系统让我干翻位面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