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先秦百家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有大道存在,而大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善恶是人类社会的标准和发展所订立的,而对于自然来说,人类本身未必就一定是正义的一面,人类的大义只是人类的大义,而不是天道的大义,天道至均于万物万民,自然也不会由上天来执行赏善罚恶。
所以荀子秉持道家的思想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而对于鬼神,道家也承认其存在,但是和儒家一样,道家不认为鬼神能干预世事,也不认为鬼神可以影响朝代的兴替“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在后来佛教因为秉承印度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又提出了佛教的无我无常的思想,加以结合后形成了不常不断的中道,否认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创造世界,也不承认有某个神可以掌握人类的命运。
因果报应也并非是阎罗的审判而定,是众生所行,而感召业力所得的报应,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这个因缘造作的过程是没有外力干预的,只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这种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和儒道的思想相契合,就是重视人自我的行持,而轻鬼神的影响,更深一步的说就是认为鬼神即使存在,也会遵循大道或天命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之前说墨家很多思想是由儒家而来,其中就包括了对贤才的看法,在选择贤才上,儒家和墨家都赞同统治者应该选举贤才来治理国家,并且认为,这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墨家不是不赞同有一个统治者的存在吗,其实这是墨家为了适应时代而提出的权说之法,就像虽然提倡非攻但还是有习武的习惯,而且也会帮一些主君抵抗外敌,有点类似我们今天讲的,为了和平而战斗。
就好像道家提倡一个道治的时代,但是在施行以前,还是会论及治国与修身等,儒家提倡天下大同,但是在当时的阶段更提倡恢复礼乐兴明。
或者说这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好像我们今天提倡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在现在还是要实行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一种社会制度。
人类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点差距,所以无论是思想流派还是宗教在发展中,都一定会有发展和变革,这个变革往往就是越来越贴近那个时代的现状。
在儒家有一篇出自礼记的礼运大同篇的文章,里面描述了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这一篇不长,初中的时候是必备篇目,还珠格格里乾隆还拿来考过小燕子。
这一篇的重点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出自西汉戴圣所编,成书于西汉,我们今天最熟知的儒家经典里的大学一篇就是出自礼记之中,但是总的来说,礼记是西汉所编,所以礼记已经不能单纯说是儒家思想了,现代一般认为就这一篇大同篇里所表达的社会,已经是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的一个公约数的点。
其实如果忽略具体点描述而就思想大意来说的话,这里描述的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识,自人类有社会体系以来,就有阶级之分,就有财富分配的不均存在,人们会有亲疏之分,但是人类从未舍弃对绝对的平等和大同的追求,消除所有阶级之分,按需分配。
所以在尚贤和尚同来说,其实儒墨两家是相同的追求,而不同的路径,但是这里不提道家,因为道家的追求不止是人类社会的平等,道家提倡的平等是绝对的平等,这个绝对的平等是一种大化的平等。
甚至可以说,看似不平等的社会,在整个自然中本身已经平等了,而且道家也并不崇尚某一个贤才的治理,道家提倡的是各归其位,如果过度的崇尚某一个贤才,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均,就好像我们都觉得最贤达的人可以当总统当国家主席,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想当总统,但是实际上世界上不可能只有总统,一定需要农民,需要商人和工人。
在这个角度下,在整个社会的大体之下,其实每个人人格平等,所发挥的作用也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更重要,也没有哪个职位更重要,如果认清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能安心做好自己的事,而世界上就没有纷争了。
换句话说,儒墨提倡选贤举能,认为贤才和精英,才是拯救混乱社会的希望,而道家看来,选贤举能本身,就是混乱的根源,正是因为人们去追求了不正确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本该做的。
还有大道存在,而大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善恶是人类社会的标准和发展所订立的,而对于自然来说,人类本身未必就一定是正义的一面,人类的大义只是人类的大义,而不是天道的大义,天道至均于万物万民,自然也不会由上天来执行赏善罚恶。
所以荀子秉持道家的思想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而对于鬼神,道家也承认其存在,但是和儒家一样,道家不认为鬼神能干预世事,也不认为鬼神可以影响朝代的兴替“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在后来佛教因为秉承印度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又提出了佛教的无我无常的思想,加以结合后形成了不常不断的中道,否认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创造世界,也不承认有某个神可以掌握人类的命运。
因果报应也并非是阎罗的审判而定,是众生所行,而感召业力所得的报应,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这个因缘造作的过程是没有外力干预的,只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这种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和儒道的思想相契合,就是重视人自我的行持,而轻鬼神的影响,更深一步的说就是认为鬼神即使存在,也会遵循大道或天命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之前说墨家很多思想是由儒家而来,其中就包括了对贤才的看法,在选择贤才上,儒家和墨家都赞同统治者应该选举贤才来治理国家,并且认为,这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当然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墨家不是不赞同有一个统治者的存在吗,其实这是墨家为了适应时代而提出的权说之法,就像虽然提倡非攻但还是有习武的习惯,而且也会帮一些主君抵抗外敌,有点类似我们今天讲的,为了和平而战斗。
就好像道家提倡一个道治的时代,但是在施行以前,还是会论及治国与修身等,儒家提倡天下大同,但是在当时的阶段更提倡恢复礼乐兴明。
或者说这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好像我们今天提倡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在现在还是要实行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一种社会制度。
人类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点差距,所以无论是思想流派还是宗教在发展中,都一定会有发展和变革,这个变革往往就是越来越贴近那个时代的现状。
在儒家有一篇出自礼记的礼运大同篇的文章,里面描述了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这一篇不长,初中的时候是必备篇目,还珠格格里乾隆还拿来考过小燕子。
这一篇的重点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出自西汉戴圣所编,成书于西汉,我们今天最熟知的儒家经典里的大学一篇就是出自礼记之中,但是总的来说,礼记是西汉所编,所以礼记已经不能单纯说是儒家思想了,现代一般认为就这一篇大同篇里所表达的社会,已经是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的一个公约数的点。
其实如果忽略具体点描述而就思想大意来说的话,这里描述的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识,自人类有社会体系以来,就有阶级之分,就有财富分配的不均存在,人们会有亲疏之分,但是人类从未舍弃对绝对的平等和大同的追求,消除所有阶级之分,按需分配。
所以在尚贤和尚同来说,其实儒墨两家是相同的追求,而不同的路径,但是这里不提道家,因为道家的追求不止是人类社会的平等,道家提倡的平等是绝对的平等,这个绝对的平等是一种大化的平等。
甚至可以说,看似不平等的社会,在整个自然中本身已经平等了,而且道家也并不崇尚某一个贤才的治理,道家提倡的是各归其位,如果过度的崇尚某一个贤才,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均,就好像我们都觉得最贤达的人可以当总统当国家主席,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想当总统,但是实际上世界上不可能只有总统,一定需要农民,需要商人和工人。
在这个角度下,在整个社会的大体之下,其实每个人人格平等,所发挥的作用也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更重要,也没有哪个职位更重要,如果认清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能安心做好自己的事,而世界上就没有纷争了。
换句话说,儒墨提倡选贤举能,认为贤才和精英,才是拯救混乱社会的希望,而道家看来,选贤举能本身,就是混乱的根源,正是因为人们去追求了不正确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本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