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一半生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玄静子想的头疼,觉得不应该认同这种想想,但除了大道理,又想不出反驳的话。
法空一边沉思,一边道:“知非子道兄,贫僧虽然认为你说的有道理,但还有错误,只是哪里错了却一时想不出。”
“哈哈哈哈!好,善,大善!”知非子有些忘形地大笑起来。
“善”或者“大善”是古语,现在很少用了,只有在遇到非常好事之时才用,可见知非子心中十分高兴,找到“好基友”了。
停了笑,知非子道:“贫道听到那等言论时也非常气愤,经过一天思考,却又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相逆。两天后,又发觉这个言论不是全对,但错在那里却不知道。于是贫道又去找那个教授,与他争论。”
“那教授说,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有很多制度已经不适合生产力极度发达的现在,那么落后的制度就需要改变。所以说古时制度在古时是好的,在现在却不好了。同样道理,古时的道家思想,在那时是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现在却是束缚作用,甚至对道家思想本身都是束缚作用,所以也需要改变。道家和道教的思想到现在都没有发展,与我们是古非今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不敢怀疑前人。”
法空打断知非子说话,反驳道:“不对,前人的道统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怎么可能找到错误。”
知非子一拍手,道:“法空道兄明白了,那个完全否定是古非今的想法就错在这里,古人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怎么知道那里错了,怎么去纠正,所以上只能是古非今!”
听众听两人讲相声一样讲完,也都明白过来。更是松了一口气,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并没有错。
法空沉思了一下,皱着眉头道:“好像还是不对,有什么重要的地方被忽略了。”
“当然有东西被忽略了,”知非子指点道,“前人的道统我们继承了,虽然有许多地方没有弄明白,但我们不是世俗界,我们修行界虽然有改变,但改变的地方与世俗界不同。一个是我们的传承非常深奥,花费一辈子时间都不一定能弄明白;还一个是我们制度并没有像世俗界一样产生那么大的变化。
“只是话虽这么说,但我们环境的改变也是非常大的,其他不说,就是现在我们已经用众生之气修行这一点,改变就非常大了。所以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一切规律来决定我们的修行,而是要有所改变,根据已经产生的变化来做出必须要的改变。这在世俗界就是辩证地对待问题的思想,而在修道界,就是用《易》的思想对待问题。贫道修行了几十年,反而被一个不懂《易经》为何物的凡人来提醒不要偏离了修行道路。”
什么产生力、制度、社会发展动力、辩证思想等等,他们都不懂,或者说懂的非常少,但是提到《易经》,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他们在学道时,开始就要求能背诵,再深一点,就要求通读并理解与之相关的所有典籍,所以知非子一说《易经》的思想,他们都明白了。有几人脸色非常难看,显然已经把《易经》中要随进随势进行改变的思想抛到脑后了,刚才甚至还大骂不应该否定“是古非今”。
知非子没容他们想太多,继续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世俗界有许多想法与我们修行界是不谋而合的,有些在细节上,他们研究的比我们更深入。说到细节,就说一个对贫道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的细节。这个细节就是我们是不是要去师父的话言听计从?”
大阳习惯性地道:“当然要听师父的话,师父又不可能害我们。”
其他人都点头,非常同意大阳的话,认为听师父的话是理所当然。
知非子也点了点头,同意大阳的话:“我们继承师父的衣钵,比亲生儿子还亲,还要重要,当然不可能会对我们不利。我想这一点我们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也会对我们的衣钵传人这样。”接着话峰一转:“世俗中的师傅与弟子的关系却不是这样,他们是弟子交财物得到学习机会,所以师傅只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教学生,他们的关系要淡得多。就是因为淡得多,再加上其他利益原因,所以师傅与学生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这样就产生了学生可以越过老师做一些事,甚至去反驳老师的指导,认为老师的指导有错误。无论我们能不能接受他们那种师生关系,那种师生关系是不是正常的,但贫道想说的是,那种师生关系让他们更能冷静清醒地思考老师教的东西。贫道为了证实这种师生关系的好坏,收了一个世俗中的弟子,按世俗方式教育,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未完待续)
r /> 玄静子想的头疼,觉得不应该认同这种想想,但除了大道理,又想不出反驳的话。
法空一边沉思,一边道:“知非子道兄,贫僧虽然认为你说的有道理,但还有错误,只是哪里错了却一时想不出。”
“哈哈哈哈!好,善,大善!”知非子有些忘形地大笑起来。
“善”或者“大善”是古语,现在很少用了,只有在遇到非常好事之时才用,可见知非子心中十分高兴,找到“好基友”了。
停了笑,知非子道:“贫道听到那等言论时也非常气愤,经过一天思考,却又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相逆。两天后,又发觉这个言论不是全对,但错在那里却不知道。于是贫道又去找那个教授,与他争论。”
“那教授说,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有很多制度已经不适合生产力极度发达的现在,那么落后的制度就需要改变。所以说古时制度在古时是好的,在现在却不好了。同样道理,古时的道家思想,在那时是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现在却是束缚作用,甚至对道家思想本身都是束缚作用,所以也需要改变。道家和道教的思想到现在都没有发展,与我们是古非今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不敢怀疑前人。”
法空打断知非子说话,反驳道:“不对,前人的道统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怎么可能找到错误。”
知非子一拍手,道:“法空道兄明白了,那个完全否定是古非今的想法就错在这里,古人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搞明白,怎么知道那里错了,怎么去纠正,所以上只能是古非今!”
听众听两人讲相声一样讲完,也都明白过来。更是松了一口气,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并没有错。
法空沉思了一下,皱着眉头道:“好像还是不对,有什么重要的地方被忽略了。”
“当然有东西被忽略了,”知非子指点道,“前人的道统我们继承了,虽然有许多地方没有弄明白,但我们不是世俗界,我们修行界虽然有改变,但改变的地方与世俗界不同。一个是我们的传承非常深奥,花费一辈子时间都不一定能弄明白;还一个是我们制度并没有像世俗界一样产生那么大的变化。
“只是话虽这么说,但我们环境的改变也是非常大的,其他不说,就是现在我们已经用众生之气修行这一点,改变就非常大了。所以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一切规律来决定我们的修行,而是要有所改变,根据已经产生的变化来做出必须要的改变。这在世俗界就是辩证地对待问题的思想,而在修道界,就是用《易》的思想对待问题。贫道修行了几十年,反而被一个不懂《易经》为何物的凡人来提醒不要偏离了修行道路。”
什么产生力、制度、社会发展动力、辩证思想等等,他们都不懂,或者说懂的非常少,但是提到《易经》,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他们在学道时,开始就要求能背诵,再深一点,就要求通读并理解与之相关的所有典籍,所以知非子一说《易经》的思想,他们都明白了。有几人脸色非常难看,显然已经把《易经》中要随进随势进行改变的思想抛到脑后了,刚才甚至还大骂不应该否定“是古非今”。
知非子没容他们想太多,继续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世俗界有许多想法与我们修行界是不谋而合的,有些在细节上,他们研究的比我们更深入。说到细节,就说一个对贫道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的细节。这个细节就是我们是不是要去师父的话言听计从?”
大阳习惯性地道:“当然要听师父的话,师父又不可能害我们。”
其他人都点头,非常同意大阳的话,认为听师父的话是理所当然。
知非子也点了点头,同意大阳的话:“我们继承师父的衣钵,比亲生儿子还亲,还要重要,当然不可能会对我们不利。我想这一点我们是没有任何怀疑的,是天经地义的,我们也会对我们的衣钵传人这样。”接着话峰一转:“世俗中的师傅与弟子的关系却不是这样,他们是弟子交财物得到学习机会,所以师傅只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教学生,他们的关系要淡得多。就是因为淡得多,再加上其他利益原因,所以师傅与学生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这样就产生了学生可以越过老师做一些事,甚至去反驳老师的指导,认为老师的指导有错误。无论我们能不能接受他们那种师生关系,那种师生关系是不是正常的,但贫道想说的是,那种师生关系让他们更能冷静清醒地思考老师教的东西。贫道为了证实这种师生关系的好坏,收了一个世俗中的弟子,按世俗方式教育,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