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一切为了粮食 (1/2)
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远东之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007、一切为了粮食
现在,邓宏把白鲁台周围地域正式命名为白鲁台根据地,而五月一日被称作建立节,也和劳动节在一起,预示着建立根据地就是靠新着劳动才有的,在根据地核心的白鲁台被命名为白鲁台市,取名为市的时候,一些人表示过异议,但邓宏从长远起见,还是力排众议把白鲁台命名为市级。
一切收入归公!一切支出归公!
大家共同动手建设家园!
崭新的口号激励着大家,这个崭新的城市里到处是激情工作的人,在新移民里年青人占了大多数,在他们眼里的白鲁台根据地,是一个没有贪污腐败,没有横征暴敛,没有地主老板,内部甚至连货币都没有的新城市,这里没有人挨饿,没有孩子弃学,没有人生病得不到照顾,大家穿着统一从被服厂制作发放的衣服、领着公发的粮食、住进了统一建造的房子里,甚至是生火作饭用的煤炭和作饭用的铁锅都是统一由根据地发放的,这是一座这里所有人从一无所有中自己动手建立起来的真正的乌托邦城市。
为了严格纪律,白鲁台根据地实行了严格可是说是严酷的军事化管理,所有人员一到达白鲁台就会按人员类别进行分类,编入根据地的人事档案中,组成编制,然后分配工作,只有1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直接进学校学习,5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参加劳动工作,伤病员则直接进医院得到额外的特殊照顾。
学校、医院是白鲁台最早开始修建的建筑物,由于建筑材料奇缺,工兵们带领大家从附近的几处大山上开挖石头作为建材,然后修建起第一批学校和医院,而其它人则住在各自搭起的简易帐篷或是马架子里。学校和医院建成以后,很快出台规定,所有16岁以下的孩子都必须入校学习,孩子学习时的家庭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另外入校学校的学生所需要服装、粮食等全部由根据地单独供应。
很快,白鲁台这个小地方像吹气球一般迅速扩大起来,各种房屋,马架子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而且这些建筑物都是整整齐齐,以白鲁台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有序的扩散。
现在以白鲁台市为中心,工兵部队修筑起碎石公路向四周辐射开来,在市周围逐步建立起一个个小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开垦附近的荒地而建立的,居民点的居住人员由500人至1000人不等,在行政地图上,这些居民点被编号为XX村,为了方便各居民点之间和白鲁台的来往,专门抽出0台卡车组成公交车,天天运行在各条路线上。每个居民点都设立的电话站,居民点之间以及和白鲁台市都保持着电话联系。
由于整个根据地储备的粮食实在有限,根据地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除了孩子、老人、伤病员享有特殊照顾以外,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凭配发的粮食配给券来领粮食。
五月马上到来了,蒙古的春天也由此而来,很多游牧到此的蒙古牧民惊异的发现在白鲁台突然间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汉人,并且迅速开垦了无数的土地。
开垦土地!是进驻白鲁台以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存粮只够大家食用个多月,所以自己动手种下粮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自己产出粮食以后,才是大家在蒙古的安身立命之本。
开荒这项工作经过司令部的全面运筹帷幄,邓宏集中了全部人员中的5万多人一起动手,并将周围的地域划分成块,分片包干。在5月春天到来大地转绿之际,大家一起动手,开垦荒地。而处在海参崴的邓记代办处,则四处收集各种麦种、豆种、玉米种等,近如在西伯利亚,远在南洋,各类物种一车皮一车皮的运到白鲁台来。
到6月下旬为止,在根据地全体人员的共同日以继夜的努力下,共计开垦荒地15万多亩,播种下了土豆、玉米、红薯、小麦、棉花、大豆以及其它部分蔬菜等等各种农作物。
根据农学家魏云的建议,种植面积最多的是土豆和玉米,这两种农作物对环境要求低,产量高,而且可以两相混合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邓宏自己也和大家一起,带领着司令部的全体人员,像个平常农民般的扛着锄头下地工作,不久他手上还磨出血泡。
除了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以外,在久居蒙古的商人兄弟张川、张子芳的协助下,根据地用各种物资以低廉合理的价格从当地的蒙古牧... -->>
007、一切为了粮食
现在,邓宏把白鲁台周围地域正式命名为白鲁台根据地,而五月一日被称作建立节,也和劳动节在一起,预示着建立根据地就是靠新着劳动才有的,在根据地核心的白鲁台被命名为白鲁台市,取名为市的时候,一些人表示过异议,但邓宏从长远起见,还是力排众议把白鲁台命名为市级。
一切收入归公!一切支出归公!
大家共同动手建设家园!
崭新的口号激励着大家,这个崭新的城市里到处是激情工作的人,在新移民里年青人占了大多数,在他们眼里的白鲁台根据地,是一个没有贪污腐败,没有横征暴敛,没有地主老板,内部甚至连货币都没有的新城市,这里没有人挨饿,没有孩子弃学,没有人生病得不到照顾,大家穿着统一从被服厂制作发放的衣服、领着公发的粮食、住进了统一建造的房子里,甚至是生火作饭用的煤炭和作饭用的铁锅都是统一由根据地发放的,这是一座这里所有人从一无所有中自己动手建立起来的真正的乌托邦城市。
为了严格纪律,白鲁台根据地实行了严格可是说是严酷的军事化管理,所有人员一到达白鲁台就会按人员类别进行分类,编入根据地的人事档案中,组成编制,然后分配工作,只有1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直接进学校学习,5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参加劳动工作,伤病员则直接进医院得到额外的特殊照顾。
学校、医院是白鲁台最早开始修建的建筑物,由于建筑材料奇缺,工兵们带领大家从附近的几处大山上开挖石头作为建材,然后修建起第一批学校和医院,而其它人则住在各自搭起的简易帐篷或是马架子里。学校和医院建成以后,很快出台规定,所有16岁以下的孩子都必须入校学习,孩子学习时的家庭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另外入校学校的学生所需要服装、粮食等全部由根据地单独供应。
很快,白鲁台这个小地方像吹气球一般迅速扩大起来,各种房屋,马架子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而且这些建筑物都是整整齐齐,以白鲁台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有序的扩散。
现在以白鲁台市为中心,工兵部队修筑起碎石公路向四周辐射开来,在市周围逐步建立起一个个小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主要是为了方便居民开垦附近的荒地而建立的,居民点的居住人员由500人至1000人不等,在行政地图上,这些居民点被编号为XX村,为了方便各居民点之间和白鲁台的来往,专门抽出0台卡车组成公交车,天天运行在各条路线上。每个居民点都设立的电话站,居民点之间以及和白鲁台市都保持着电话联系。
由于整个根据地储备的粮食实在有限,根据地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除了孩子、老人、伤病员享有特殊照顾以外,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凭配发的粮食配给券来领粮食。
五月马上到来了,蒙古的春天也由此而来,很多游牧到此的蒙古牧民惊异的发现在白鲁台突然间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汉人,并且迅速开垦了无数的土地。
开垦土地!是进驻白鲁台以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存粮只够大家食用个多月,所以自己动手种下粮食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自己产出粮食以后,才是大家在蒙古的安身立命之本。
开荒这项工作经过司令部的全面运筹帷幄,邓宏集中了全部人员中的5万多人一起动手,并将周围的地域划分成块,分片包干。在5月春天到来大地转绿之际,大家一起动手,开垦荒地。而处在海参崴的邓记代办处,则四处收集各种麦种、豆种、玉米种等,近如在西伯利亚,远在南洋,各类物种一车皮一车皮的运到白鲁台来。
到6月下旬为止,在根据地全体人员的共同日以继夜的努力下,共计开垦荒地15万多亩,播种下了土豆、玉米、红薯、小麦、棉花、大豆以及其它部分蔬菜等等各种农作物。
根据农学家魏云的建议,种植面积最多的是土豆和玉米,这两种农作物对环境要求低,产量高,而且可以两相混合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邓宏自己也和大家一起,带领着司令部的全体人员,像个平常农民般的扛着锄头下地工作,不久他手上还磨出血泡。
除了大规模种植农作物以外,在久居蒙古的商人兄弟张川、张子芳的协助下,根据地用各种物资以低廉合理的价格从当地的蒙古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