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中国武将列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开始叙述后汉时代之前,首先要来看看之前也曾提过,篡夺了前汉王朝的王莽。这个王莽在政治上的作为非常糟糕,其原因就在于王莽这人是一个儒教原理主义者,想要把数百年前儒教认为理想之时代的政治搬到现在来做,这种倒退回八百年前的逆行作为,就像是在现代的日本以镰仓时代的政治来施行一样。这样子当然无法做得很好,而使得各地发生了叛乱。
而在这里统一天下的,乃是光武帝刘秀这号人物。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谈到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虽然说有人批评光武帝是很容易就取得天下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至少,和唐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宋的太祖赵匡胤比起来,他绝不会比较轻松。
在他起兵不久,其兄长就为背叛者所杀,接下来又在一次败战中,他的姐姐也被杀死。只剩下刘秀本人和他的妹妹共乘一匹马,很惊险地从敌人的手中逃脱。
接下来谈到第二十六位的邓禹、以及第二十七位的冯异。
光武帝刘秀这个人物,在无名的青年时代,曾经进入都城长安的学校中求取学问。在这时有位比他小七岁的少年,这个人非常聪明,常常和长他七岁的刘秀互相竞争,这个人就是邓禹。
在刘秀起兵之后,他曾以区区的三千骑击破了王莽号称六十万的大军,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功。而光是在这点,就不能说光武帝是很轻松地获得天下的。
在这场战役后,邓禹赶了数百里的路来到刘秀的跟前,让刘秀非常高兴,就问道:你之所以到我这儿来,是因为友情的关系吗?邓禹回道:并不是。而在此就是有名的“功名垂于竹帛”这句话的出处。因为邓禹认为,只要跟着刘秀,应该就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刘秀笑了笑,就收了他当做参谋。
同时,刘秀还宣言要在三十一岁时再兴汉王朝,即帝位,并且任命邓禹为大司徒。所谓的大司徒,指的就是宰相,而这时的邓禹应该只有二十四岁而已。于此邓禹虽然以参谋和指挥官的身份大为活跃,然并不是每战皆捷,他也有一次很惨的败战记录。只不过他就是一直跟随刘秀,也算可以说是一位大军师。
第二十七位的冯异这个人,本来虽只是个地方上的官吏,但在投入刘秀阵营以后,经过重重的苦战,因而也立下不少功绩。在某一次的战役中,刘秀吃了很惨的败仗,这时他左右一看,发现还跟着他的人,居然只有邓禹和冯异两人。在这边的事情,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大概也有写过。另外,在这儿也另外发生了一个在凄风冷雨之中,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户人家,于是三人就将一碗粥分而食之的故事。
冯异这个人,有着大树将军的异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作战胜利之后,当其他的将军们都在大吹自己的厉害时,只有他一个人微笑着坐在大树之下闭目休息的缘故。也由于他的个性非常朴实,因此才有了大树将军的名号。
而关于第二十八位的岑彭,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已经写过,所以就麻烦各位读者看看那边就好。
而在这一回百人的名单中,这个人虽然没有入选,但在提到刘秀的名将时,还是必须要来谈一谈吴汉这个人。只不过要谈到后汉的吴汉将军,念起来还蛮拗口的就是了。
这个人无论是担任宰相还是大将军都十分具有能力,在建立的武勋上面,可能比岑彭或冯异还要高,只不过,如果再把这个人加上去的话,那仕奉光武帝的人就入选得太多了!而且,这个人有复仇心太强的缺点,每当他到敌国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烧杀。因此在吴汉占领之后,总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残忍的人而对汉军爆发叛敌,这时就只好交由岑彭来镇压。岑彭这个人,之前也曾经提过,是个秋毫不犯的人,他绝对不会对民众造成危害。因此,当我在取决要将岑彭还是吴汉选入的时候,我选择了岑彭。
只不过,岑彭这个人在为蜀军之刺客所暗杀死之后,为其复仇的却是吴汉,关于这次战役的经过,在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这本书中有所叙述。刘基这个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他将历代名将之战争加以搜集成了这一本书。
吴汉这时进攻蜀地,经过八次的大激战后终于获得胜利而将蜀灭亡。这时,他就以替被杀死的同僚岑彭报仇为名,将蜀王杀死,根本不顾光武帝曾说过要留活口的话。吴汉是个非常情诸化的人,不过在力量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接下来的是第二十九位的马援。这个人也是在光武帝手下立下大功的人。
在这时,有所谓的光武二十八将之称,到了日本,也许就成了德川家康二十八将说法的来源。不过,马援却并不是在二十八将里头的人。为什么呢?因为马援这个人的女儿,后来进入了皇室,于是他就成了皇族的人员,而如果把身边的人也放进去的话似乎不太好,因此马援就不算在二十八将里头了。
马援这个人,一直都住在西北边境,本来他的身份并不高,但由于善于经营之故,因此后来成了大牧场的主人。而既然在边境经营牧场的话,就当然会碰到边境的异民族、也就是游牧民族的攻击。在此时,他与之作战而获得胜利,并从中习得了军事方面的知识。
其后,当天下大乱之时,他感到能够统一天下的,应该就是这个人了,所以就成了光武帝的部下。之后则以将军的身份活跃。是以马援的活跃,虽是在光武帝手下,但却是在天下统一之后,其中最有名的,乃是平定发生于交趾(今越南)的大叛乱。当时,越南在秦始皇时,已经被划入中国之领域,由越南方面所见的独立战争,自中国王朝看来却是一种叛乱。
这时的马援虽然年岁已大,但仍十分活跃。当超过六十岁的他还准备前往前线之际,光武帝曾以年事已高为由想要阻止他,没想到他却把一匹狂马牵到光武帝面前,乘上它飞也似地来回奔驰,而光武帝也只能苦笑着说:你果真是瞿铄呀!最后也只好由得他去了。此后,瞿铄这个词,就被和来代表年岁已大但却依然充满活力的人,是相当有名的典故。
在后汉这个时代,或是说光武帝这个人,和前汉武帝是个性完全不同的人,他极力避免无益的军事行动。就算是马援出兵越南这件事,也是因为大家早就认定那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份,因而才派马援前去镇平叛乱的。如果那里不是自己的领土的话,光武帝是绝对不会出兵的。也就是说,大家必须认识到当时的越南乃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份,也许,在从非常左翼的历史观下所写的历史事典中可能会看到认为光武帝乃是侵略,而越南人则是起而反抗与之作战的说法,但这和近代所谓的侵略之概念是完全不同且不正确的。
也因此,后汉的对外方面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充满朝气,然而就算如此,却还是能够完全守住国内的和平。光武帝本在统一了天下之后,不但努力于内政的充实,进行了不少改革,同时还严格取缔恶劣的役人。也因此,所谓的西域,在前汉时代虽然已经被视为中国的势力圈,然而光武帝却认为那是外国而不做无谓的动作,自然也就不再向西域出兵。而匈奴就趁机进入,造成了西域的混乱。在光武帝死后,有个叫做耿恭的人,他进入西域立下不少战绩,不过,他最有名的事情却是在被匈奴大军围困,已方受到孤立,连水都没有的时候,他只好向天诉求,结果竟掘土成涌泉,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接下来,这儿可说是联系上了班超的西域大冒险。关于班超这个人,井上靖所著的异域之人可说是最有名的,而这个人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事的主角。当他以后汉使者的身份前往楼兰之时,最初虽然受到礼遇,但某一天突然待遇变差——我想大概是饮食的菜变差之类的事情吧!——不过,班超却正确地判断出事有蹊跷,那就是——匈奴的使者出现了。因此对方就受到礼遇,而对我方则变得冷淡。于是,他便定下了计划,以我方极少的人数,对匈奴的使者——带有数百人的军队,从人数看来是根本难以与之为敌的展开了奇袭,并将其击倒。当时,他的部下曾提出希望他不要乱来的建议,然而他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吼了回去,因此才实行了奇袭计划。其后他也率领着军队,在西域诸国中,守护着那些与后汉友好的国家,另一方面则与匈奴作战,在沙漠中渡过其生涯。
大体上,班超这个人的家族,其实并不是那种武勇的家系,反而比较偏向文官的感觉,他的兄长乃是班固,而妹妹叫做班昭,这个班固就是汉书的作者。
因此,班超这个人自小就被称为鬼子——家中代代都是与书本为伍,但就只有这个小孩嫌恶每天读书的生活——最后竟然还前往沙漠求发展。当其打倒匈奴使者时,所率领的士兵竟只有区区三十六人,然而在战斗之后,匈奴所遗弃之尸体则超过上百,因而打响名声。
接下来,他在西域也待了不少时间,大概是有二十几年吧!这时后汉的朝廷中曾发生不少的权力斗争,连发明纸的蔡伦都被卷入其中,最后因而自杀。
而如果要说到这个时代其他名将的话,还有窦固这么一个人。这人除了是个大贵族之外,发掘班超的也是这个人。他是在北方和西域作战有功的人,曾越过天山山脉,在远征中获得极大的胜利,虽然不为日本人所知,但确实可说是代表后汉时代的一位名将。再加上他不但有钱,还常常援助穷人,因此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至于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就比较没有可... -->>
在开始叙述后汉时代之前,首先要来看看之前也曾提过,篡夺了前汉王朝的王莽。这个王莽在政治上的作为非常糟糕,其原因就在于王莽这人是一个儒教原理主义者,想要把数百年前儒教认为理想之时代的政治搬到现在来做,这种倒退回八百年前的逆行作为,就像是在现代的日本以镰仓时代的政治来施行一样。这样子当然无法做得很好,而使得各地发生了叛乱。
而在这里统一天下的,乃是光武帝刘秀这号人物。关于这个人,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谈到第二十八位的岑彭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虽然说有人批评光武帝是很容易就取得天下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至少,和唐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宋的太祖赵匡胤比起来,他绝不会比较轻松。
在他起兵不久,其兄长就为背叛者所杀,接下来又在一次败战中,他的姐姐也被杀死。只剩下刘秀本人和他的妹妹共乘一匹马,很惊险地从敌人的手中逃脱。
接下来谈到第二十六位的邓禹、以及第二十七位的冯异。
光武帝刘秀这个人物,在无名的青年时代,曾经进入都城长安的学校中求取学问。在这时有位比他小七岁的少年,这个人非常聪明,常常和长他七岁的刘秀互相竞争,这个人就是邓禹。
在刘秀起兵之后,他曾以区区的三千骑击破了王莽号称六十万的大军,立下了非常了不起的大功。而光是在这点,就不能说光武帝是很轻松地获得天下的。
在这场战役后,邓禹赶了数百里的路来到刘秀的跟前,让刘秀非常高兴,就问道:你之所以到我这儿来,是因为友情的关系吗?邓禹回道:并不是。而在此就是有名的“功名垂于竹帛”这句话的出处。因为邓禹认为,只要跟着刘秀,应该就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刘秀笑了笑,就收了他当做参谋。
同时,刘秀还宣言要在三十一岁时再兴汉王朝,即帝位,并且任命邓禹为大司徒。所谓的大司徒,指的就是宰相,而这时的邓禹应该只有二十四岁而已。于此邓禹虽然以参谋和指挥官的身份大为活跃,然并不是每战皆捷,他也有一次很惨的败战记录。只不过他就是一直跟随刘秀,也算可以说是一位大军师。
第二十七位的冯异这个人,本来虽只是个地方上的官吏,但在投入刘秀阵营以后,经过重重的苦战,因而也立下不少功绩。在某一次的战役中,刘秀吃了很惨的败仗,这时他左右一看,发现还跟着他的人,居然只有邓禹和冯异两人。在这边的事情,我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大概也有写过。另外,在这儿也另外发生了一个在凄风冷雨之中,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户人家,于是三人就将一碗粥分而食之的故事。
冯异这个人,有着大树将军的异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在作战胜利之后,当其他的将军们都在大吹自己的厉害时,只有他一个人微笑着坐在大树之下闭目休息的缘故。也由于他的个性非常朴实,因此才有了大树将军的名号。
而关于第二十八位的岑彭,在“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中已经写过,所以就麻烦各位读者看看那边就好。
而在这一回百人的名单中,这个人虽然没有入选,但在提到刘秀的名将时,还是必须要来谈一谈吴汉这个人。只不过要谈到后汉的吴汉将军,念起来还蛮拗口的就是了。
这个人无论是担任宰相还是大将军都十分具有能力,在建立的武勋上面,可能比岑彭或冯异还要高,只不过,如果再把这个人加上去的话,那仕奉光武帝的人就入选得太多了!而且,这个人有复仇心太强的缺点,每当他到敌国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烧杀。因此在吴汉占领之后,总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残忍的人而对汉军爆发叛敌,这时就只好交由岑彭来镇压。岑彭这个人,之前也曾经提过,是个秋毫不犯的人,他绝对不会对民众造成危害。因此,当我在取决要将岑彭还是吴汉选入的时候,我选择了岑彭。
只不过,岑彭这个人在为蜀军之刺客所暗杀死之后,为其复仇的却是吴汉,关于这次战役的经过,在刘基所着的百战奇略这本书中有所叙述。刘基这个人,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他将历代名将之战争加以搜集成了这一本书。
吴汉这时进攻蜀地,经过八次的大激战后终于获得胜利而将蜀灭亡。这时,他就以替被杀死的同僚岑彭报仇为名,将蜀王杀死,根本不顾光武帝曾说过要留活口的话。吴汉是个非常情诸化的人,不过在力量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接下来的是第二十九位的马援。这个人也是在光武帝手下立下大功的人。
在这时,有所谓的光武二十八将之称,到了日本,也许就成了德川家康二十八将说法的来源。不过,马援却并不是在二十八将里头的人。为什么呢?因为马援这个人的女儿,后来进入了皇室,于是他就成了皇族的人员,而如果把身边的人也放进去的话似乎不太好,因此马援就不算在二十八将里头了。
马援这个人,一直都住在西北边境,本来他的身份并不高,但由于善于经营之故,因此后来成了大牧场的主人。而既然在边境经营牧场的话,就当然会碰到边境的异民族、也就是游牧民族的攻击。在此时,他与之作战而获得胜利,并从中习得了军事方面的知识。
其后,当天下大乱之时,他感到能够统一天下的,应该就是这个人了,所以就成了光武帝的部下。之后则以将军的身份活跃。是以马援的活跃,虽是在光武帝手下,但却是在天下统一之后,其中最有名的,乃是平定发生于交趾(今越南)的大叛乱。当时,越南在秦始皇时,已经被划入中国之领域,由越南方面所见的独立战争,自中国王朝看来却是一种叛乱。
这时的马援虽然年岁已大,但仍十分活跃。当超过六十岁的他还准备前往前线之际,光武帝曾以年事已高为由想要阻止他,没想到他却把一匹狂马牵到光武帝面前,乘上它飞也似地来回奔驰,而光武帝也只能苦笑着说:你果真是瞿铄呀!最后也只好由得他去了。此后,瞿铄这个词,就被和来代表年岁已大但却依然充满活力的人,是相当有名的典故。
在后汉这个时代,或是说光武帝这个人,和前汉武帝是个性完全不同的人,他极力避免无益的军事行动。就算是马援出兵越南这件事,也是因为大家早就认定那是中华帝国领土的一部份,因而才派马援前去镇平叛乱的。如果那里不是自己的领土的话,光武帝是绝对不会出兵的。也就是说,大家必须认识到当时的越南乃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一部份,也许,在从非常左翼的历史观下所写的历史事典中可能会看到认为光武帝乃是侵略,而越南人则是起而反抗与之作战的说法,但这和近代所谓的侵略之概念是完全不同且不正确的。
也因此,后汉的对外方面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充满朝气,然而就算如此,却还是能够完全守住国内的和平。光武帝本在统一了天下之后,不但努力于内政的充实,进行了不少改革,同时还严格取缔恶劣的役人。也因此,所谓的西域,在前汉时代虽然已经被视为中国的势力圈,然而光武帝却认为那是外国而不做无谓的动作,自然也就不再向西域出兵。而匈奴就趁机进入,造成了西域的混乱。在光武帝死后,有个叫做耿恭的人,他进入西域立下不少战绩,不过,他最有名的事情却是在被匈奴大军围困,已方受到孤立,连水都没有的时候,他只好向天诉求,结果竟掘土成涌泉,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接下来,这儿可说是联系上了班超的西域大冒险。关于班超这个人,井上靖所著的异域之人可说是最有名的,而这个人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故事的主角。当他以后汉使者的身份前往楼兰之时,最初虽然受到礼遇,但某一天突然待遇变差——我想大概是饮食的菜变差之类的事情吧!——不过,班超却正确地判断出事有蹊跷,那就是——匈奴的使者出现了。因此对方就受到礼遇,而对我方则变得冷淡。于是,他便定下了计划,以我方极少的人数,对匈奴的使者——带有数百人的军队,从人数看来是根本难以与之为敌的展开了奇袭,并将其击倒。当时,他的部下曾提出希望他不要乱来的建议,然而他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吼了回去,因此才实行了奇袭计划。其后他也率领着军队,在西域诸国中,守护着那些与后汉友好的国家,另一方面则与匈奴作战,在沙漠中渡过其生涯。
大体上,班超这个人的家族,其实并不是那种武勇的家系,反而比较偏向文官的感觉,他的兄长乃是班固,而妹妹叫做班昭,这个班固就是汉书的作者。
因此,班超这个人自小就被称为鬼子——家中代代都是与书本为伍,但就只有这个小孩嫌恶每天读书的生活——最后竟然还前往沙漠求发展。当其打倒匈奴使者时,所率领的士兵竟只有区区三十六人,然而在战斗之后,匈奴所遗弃之尸体则超过上百,因而打响名声。
接下来,他在西域也待了不少时间,大概是有二十几年吧!这时后汉的朝廷中曾发生不少的权力斗争,连发明纸的蔡伦都被卷入其中,最后因而自杀。
而如果要说到这个时代其他名将的话,还有窦固这么一个人。这人除了是个大贵族之外,发掘班超的也是这个人。他是在北方和西域作战有功的人,曾越过天山山脉,在远征中获得极大的胜利,虽然不为日本人所知,但确实可说是代表后汉时代的一位名将。再加上他不但有钱,还常常援助穷人,因此也受到相当的赞誉。
至于在此之后的数十年,就比较没有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