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梁群英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十七章明海澄斩台喊屈冤

    梁群英法场呼挺刑

    第二天梁群英、宋祖琳、韩玉婉起来后给知州辞行,知州要亲自送他们一程,被三人婉言谢绝。三个人沿着官道继续向北赶去。韩玉婉问梁群英道:梁贤士,不知在龙潭渡口给你出的那副上联,你何时才能对出来?梁群英嘻嘻一笑道:昨天晚上我就对出来了,不信请听。“风中点蜡流半边留半边。”可好?宋祖琳、韩玉婉都拍手大笑道:好下联,好下联。

    三个人在路上走了一天多,才来到了进在京畿的固安县城。来到固安县城时,天已经大后晌了。他们就住在县城里,要好好歇一歇,等明天再赶路。他们走路走的实在太太疲乏了,一觉睡到日出三竿才起来。吃过饭,贿过账,离开了店房,走在大街上。看到成群结队的人们,潮水般地向洗菜市口涌去。梁群英、宋祖琳、韩玉婉都很纳闷,梁群英向一位白发苍苍的问道:请问这老丈,这么多的人都一起奔向西菜市口,是看啥稀奇的?那老者看了看梁群英三个人,摇头叹息地说道:今日要出斩明海澄——明园外。有的人是看热闹,可还有很多人是欠他的人情,去为他送行的。宋祖琳一脸茫然地说道,不对啊!处决人犯都是在秋后,怎没会在二月?老者道:你有所不知,这明海澄一案是一桩冤案。知县知道明海澄故旧多,怕有人为明海澄从中斡旋,把这桩冤案翻过来,因此,知县不得不提前行刑。梁群英、宋祖琳、韩玉婉三个人也随着人流来到西菜市口。只见西菜市口行刑场上,阴风惨惨,杀气腾腾。刀斧手身穿绛红大袍,玄色腰带,右臂赤胸在外,磨得雪亮的鬼头刀刀勾朝外,宽厚的刀背压在多毛的前胸上。不耐烦地轻轻跺着脚,横肉快快饱绽的脸上泛着黑红的光。那是行刑前喝了半斤老烧刀子的缘故,酒壮英雄胆呐!行刑场四周布满了衙役,约有一百多人。这么多的丙丁,有些是从外县借调来的。知县萧平山深知到,明海澄非同一般的平民百姓,弄不好会有他的朋友和收到他恩惠的人聚集在一起前来劫法场的。因此行刑时非常谨慎。

    正中面南的一座高台上摆着一张公案桌,桌上放着亡命斩牌。知县萧平山一身簇新的官袍,素金顶戴,鸂濑补服,立在公安桌后,双手据案,大声说道: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时的萧平山不知是得意还是愤怒地看了一眼自制的一面竖旗,宝蓝缎面儿,四周镶着血红的流苏,中间一行大字是他的手书:

    钦命进士出身七品知县萧

    旗上的几个黄子迎着寒光刺人眼目。眼中透着杀气地看了看,衙役们从囚车上拉出来身插亡命牌的明海澄,咬牙切齿地说道:本县为大清执行法度,按扶百姓,今日处决死囚明海澄,操刀手准备行刑。

    扎——刽子手答应一声道:请老爷下令。这时的明海澄想到,昔日成汤文王有夏台羑里之囚,孙膑司马迁有刖足腐邢之辱。这些都是圣贤,尚能忍辱待时。我明海澄也是相知满天下,有不少身居高官和富甲一方的缙绅朋友。当初我何不差人投递与那些相知,让他们为我鸣冤叫屈,或者是为我疏通关节,就是流徙千里,也比死了好.眼下已经为时晚矣!想到此,不由自主地高喊一声,冤——枉——啊——!

    还未到午时,知县萧平山的手从签筒里抽出斩字牌正要向地上掼,且慢!梁群英高喊一声。萧平山的手立刻停在那里,瞪着一双带血的眼怒吼道:谁在下边喧哗?知县怕有人劫法场,还真有人跳出来闹事。场内黒雅雅的人群,立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呼啦一下都把目光投向了梁群英,一个个都伸着脖子瞪着眼瞅着。梁群英正要向台上走去,宋祖琳拉了一下梁群英的袍子,不让他多管闲事。梁群英听知县问话,义正词严地答道:出斩人犯都是在秋后。不按时勾决,必请圣上御旨。没有圣上御旨,违时擅自勾决人犯,更属居心不测!请拿出圣上的御旨让人看一看吧?

    千人走路,一人领头。受过明海澄恩惠的人恨不得替他去死,尤其是一家几十口人,如没有明海澄的周济,全家人会死的一个不剩。受人点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真君子,烈丈夫,早就商量着要去京城击登文鼓,告御状,为明海澄鸣冤,只是缺一个领头的。如今在刑场上,有人站出来向知县发难,真是一呼百诺,众人响应。

    萧平山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是胆怯还是气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弹簧似的跳起来,啪地将公案桌一击,声嘶力竭地喝道:将滋事之人给我拿下,守在萧平山身旁的几个彪形大汉,答应一声,就向梁群英扑去,这时他们才看清楚要抓的是一位公进京的孝廉。只见他气质不凡,不卑不亢地望着萧平山说道:你不要虚张声势,既然没有圣上的御旨,又没有臬司的衮单。且人犯临刑呼冤,就应该即可停刑再勘。大清国有名典——条条款款你都违犯了,现在你还敢拿滋事的人。眼下还不收回成命更待何时?

    待斩的明海澄,他的先人是康熙年间文渊博大学士明珠,曾祖父纳兰。性德,祖父明亮,为剿灭白莲教起义立过赫赫战功。他祖祖辈辈都在朝为官,代代承袭。明亮是一介武夫,威武有余,文质不足。明亮曾说过:“吾生明镜,明镜愚鲁。镜生海澄,海澄聪明过人,才高学广,不愿承袭。明海澄五岁时便熟娴诗律,八岁时即能赋文。如李青莲在世,王勃重生,也称得上名闻天下,才冠当今。原觉得掇青紫如拾针芥,他时常说道:”宁可直中取,不可区中求.”到后来确实任凭文章做的是花团锦簇,偏不中试官之意。连连应考,均不能高中,从此绝意于功名,不再进取。

    因他世代为官为宦,家资巨富,日常给养如候似相。因此改变了少年的志向,丧失了凌云之志。开始修园林植花草,广交朋友,不问世事,过着于世无争的日子。把祖辈积攒下来的巨财,用于购地植树,修建庄园。把庄园建在直隶省固安县城东南隅,占地足有一顷之阔。遍请能工巧匠,把个大院子建设的园中有景,景中有园,景中有景,景色各异,气象万千。亭台楼阁数不胜数,亭榭依假山,假山侧处溪水长流,假山顶上有喷泉。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要数百花圃,是明海澄十分在意的一项建设。花圃建成后,化大本钱到全国各地,购置奇花异草。多数花草喜暖恶寒,多生长于南方。当然也有不喜欢温暖的花,相梅花。

    北京近郊的丰台,是出产花卉的地方。花把式都有自己的祖传秘技,春有菊,夏有梅,能颠倒四时,很多家的花都是供给大内观赏的。明海澄不惜花重金把他们从丰台聘来,在园中养花,把整个院子装点的恰似世外桃源,美不胜收。园内还别具匠心地修建了春常住、避暑洞、秋天宅、寒天居、莫愁潭、忘怀亭、望月阁。。。。。。明海澄每日里在这儿弹琴吹箫,吟诗作画,朋友宾客来访,更是在这里饮酒弈棋,谈古论今,好不自在,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固安县知县萧平山祖籍江苏镇江,少年及第,又是书香门第,自持有才,具不走歪门邪道。一直留在京城未能补缺,也没有得到外放。眼看着还不及自己的马屁精,窝囊废,在六部中就职的就职,被放到外面做官的做官,而自己满腹的经纶,却得不到施展。他不得不另做打算,在家中东拼西凑,筹措一些银两,在吏部中上下打点,才被放到直隶省固安县做县令。十几年的县令才晋升到知县,他在近二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揣摩出两条。一是,要想官升,必有人撑。二是钱能通神。什么清官、奸官、糊涂官,都是一类货色!好名声也不过是善于钩誉罢了。

    萧平山自做了知县后,有意结交明海澄。他不但看中了明海澄为人忠厚、豪爽,家财万贯,有求必应。更为难得的是明海澄是官宦世家,朋友近枝,在官场上盘根错节。在当今身旁的重臣及各省的封疆大吏都不在少数,只是他自认清高,没有去结交而已。如能攀上他,结为知己,对以后升迁会大有好处。萧平山打定主意,派一个衙役带上自己的亲书,邀请明海澄来县衙赴宴。

    明海澄是一个侠肠傲骨,视功名利禄如敝屣,看贵富尤浮云。又加上才高气傲,目中无人。就是王侯将相,不来拜访,要他去见,他断然不肯,怎肯去见一个芝麻大的七品知县。若是换上势利眼的小人,那就不同了。为了结交巴结知县,还要挨风缉缝地央求他人引荐,投在门下,拜作恩师。四时八节的馈赠礼物,希图以小博大。若是知县来请,如同朝廷征招一般,是何等的荣耀,还要把名帖粘在墙壁上,炫耀给亲友。当然这是不肖者的所为,有气节的人未必如此,但是知县相请也没有不去的。

    萧平山派人前去相邀来县衙叙话,明海澄根本不理睬,一连相邀几回,明海澄也没有给这位知县面子。萧平山并不烦恼,按萧平山的话说就是,凡是大鱼都深藏在深水之中,相古时的姜子牙隐居于渭水河,诸葛孔明藏在卧龙岗,三清方得相见,你不来我去。

    萧平山又派人到明海澄家下书,约定到他家的日子。“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也许他们二人无缘,本来明海澄对萧平山无意,只是见他死乞白赖地厚着脸皮纠缠,明海澄勉强应允见他。可是第一回定下的日子,明海澄等候着他的到来,长等短等,一直等到日头偏西也没有来到。事后知县又派人向明海澄解释道:是贱内突患急病而不能赴约。第二回又派人去相约相见的日子,是知县的同年,为自己的小舅子犯科于萧平山的手下,要萧知县网开一面。耽误了相见的机会,又让明海澄等了一上午。第三回派亲信到明海澄家约定相见的日子,偏在这日府试科考时的房师进京,路过固安县,已经到了城门外。知县萧平山怎肯慢待。急忙梳洗,出衙上轿,到城外迎接恩师。知县设宴盛情款待,弟子与恩师久别重逢,弟子诚意挽留,恩师免不了在这里盘恒几日,方才上路。为此,明海澄对知县三回相约而不至,言而无信心里很是气愤。气愤归气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