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崇祯十三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视着前面那艘蜈蚣船。眼见世子将他重庆府的邱家表弟牵下了平台,他正欲回舱,却看到到蜈蚣船两侧的船桨突然变了节奏。两排船桨同时离开水面,向斜上方高高竖起,来了个蜈蚣亮翅。在玩什么花样?他不明白。
王行俭从船头回来,瞧见廖大亨假寐,便感叹道:“廖公,世子心思机巧,真异于常人也!他那艘蜈蚣船,拖着我等这艘官船,竟能行走如飞!只是我等之船反让世子之船拖着,下官有些惶恐!”
“惶恐什么!”廖大亨微微睁开了眼睛,“他一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爱玩的年纪!他拖着老夫,在官军水师面前显摆一番,不知有多么得意!”
“知世子者,唯廖公也!”王行俭赞叹道。
“藩抚和谐,也是为官功夫!”
廖大亨露出微笑,眼睛也睁开了。
“没了王府的银子,你我哪里找银子养兵去!短了银子,只怕那些武人立即便要翻脸,纵兵抢掠地方!湖广消息说,楚王不肯出银子,宋一鹤(注二)又拿不出银子,那左平贼便自己动手找吃喝,抢得襄阳、郧阳两府哭爹叫娘,最近好像连承天府也开始叫苦了!宋一鹤拜折弹劾,左平贼上书自辩道,他不让兵士们抢掠,兵士们便要哗变。是抢掠还是哗变,让朝廷自己选择!皇帝还能说什么?只能下诏斥责地方!”
王行俭听着有些心虚。他接到消息说,合州士绅正在串联,准备到按台衙门状告赵 荣贵。赵 荣贵抢的东西,他自己也有份。廖大亨说这番话,是不是在敲打自己?
好在廖大亨并没有接着就这个话题继续往下:“所以啊,藩抚和谐,便是今日之大局!地方上要更加注意。他天家贵种,又是少年心性,犯浑打泼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这些个大臣,人人饱读诗书,犯不着与他计较,总以不伤和气为限。”
王行俭反应过来。原来廖抚讲的是内江王到重庆府来垦田一事!
上月初,内江王派了他的长子到重庆,下码头便与王应熊的独子王阳禧发生了冲突。不几日,王阳禧告到知府衙门,说内江王在巴县以北圈占的荒田,都是他王家的。内江王长子则派太监传话,说蜀藩奉旨垦荒。只要是荒地,管他哪家的,照垦不误。谁垦荒便是谁的!
这事情因为牵连了许多士绅的利益,更涉及对皇帝旨意的理解,王行俭不敢擅专,已经呈文二台三司,想必廖大亨已经看过。
“下官难呀!”
王行俭赶忙将其中一应关节细细说明。他着重强调,重庆府的荒田确实不少,但普通百姓能有多少?只怕中等之家也没有几亩,大部分都是显贵人家的。
“这有何难?”
廖大亨听完王行俭的陈述,笑着捋捋胡须:“传旨正使走了,副使还没走呢!问问钦差便可知道圣意!王大人可知这钦差是谁?”
王行俭摇摇头。
廖大亨便笑道:“武清侯家的,世袭锦衣卫副千户,名叫李存良,这次毛遂自荐,要随大军出征。既然他是世袭勋贵,又是天子亲兵,老夫便让他署了护国军之副监军。”
王行俭一听就知道王家要倒霉。武清侯家是孝定太后一脉,那是正宗的外戚,与帝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会站到致仕的内阁大臣一边?再说王家在重庆的权势虽大,但人脉并不好。两年前因为王家横行乡里,被人在京师告了御状,罪状至四百八十余条。虽然点名告的人是王应熙,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兄王应熊逃不了干系,而且御状中还明确提到了王家敛财的数额:一百七十万两银子。若是李存良旧事重提,将此事捅到天子跟前,正缺银子的皇帝说不定会打王家的歪主意。
王行俭还在脑中纠结此事,却听见廖大亨又道:“以老夫看,士绅们总把田荒着可不行!他们家大业大,少收三五石也无妨。可老夫就缺这三五石!你知道,皇上逼得紧,要老夫拿银子保乌纱。若是赋税不足额,老夫这乌纱帽也便戴不稳!你重庆一府去年便有欠税若干,若是清了税便好说,若是清不了……内江王不来,本抚也要来!本抚的章程就是:谁能交税,谁便来垦田!管他的是藩王还是流民!”
重庆府在元末明初之时,因为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所以明玉珍选在重庆建都,而不是千年蜀都成都。洪武立国,赋税征收水平也照顾了四川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重庆府的赋税征收水平大大高于成都府。重庆府二十州县,赋税征收额度达到了四川总赋税的三分之一。而成都府号称天府之国,又有三十六州县,每年的征收额度却只有十六万余石。
这粮额一代代承继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三饷杂税都按照粮额数字推比,也就是说,重庆府二十州县要承担的赋税额度依然是四川的三分之一,约百万两银子,平均一县每年便要交五万两银子!
廖抚在表明自身的态度,更是在严厉警告自己,王行俭对此一清二楚。可要让重庆府的士绅出那么多的银子,或者是放弃那么多的土地,那廖大亨的乌纱帽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却保不住!想到这里,王行俭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其实,士绅们也把土地看得太重了些。土里刨得出多少银子?”廖大亨眯上了眼睛,继续养神,“如今成都那边,盛行的是投资钱庄和机器局赚钱。”
“正巧下官想问一问,那机器局有没有造船的打算?”
难怪王行俭见着前头的船便夸世子“心思机巧”,原来他们有造船的打算!
蜀地出川下江南之船,往往有去无回。老板卖了货物,便将船一起折价卖了。只因船只逆流而上,还要拉纤通过三峡的急流险滩,路途上耗费的时间太久,耗费的人工成本也太高。四川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重庆又有漂木之便,造船业是十分有利可图的。
廖大亨想透了,不露声色地睁开眼道:“老夫这倒是不知。不过可以帮你打听一二。只是王大人,你得先把事情说清楚了……”
注一:一斤(明制)铁弹的直径约为5.2cm。
注二:宋一鹤,时任湖广巡抚。
视着前面那艘蜈蚣船。眼见世子将他重庆府的邱家表弟牵下了平台,他正欲回舱,却看到到蜈蚣船两侧的船桨突然变了节奏。两排船桨同时离开水面,向斜上方高高竖起,来了个蜈蚣亮翅。在玩什么花样?他不明白。
王行俭从船头回来,瞧见廖大亨假寐,便感叹道:“廖公,世子心思机巧,真异于常人也!他那艘蜈蚣船,拖着我等这艘官船,竟能行走如飞!只是我等之船反让世子之船拖着,下官有些惶恐!”
“惶恐什么!”廖大亨微微睁开了眼睛,“他一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爱玩的年纪!他拖着老夫,在官军水师面前显摆一番,不知有多么得意!”
“知世子者,唯廖公也!”王行俭赞叹道。
“藩抚和谐,也是为官功夫!”
廖大亨露出微笑,眼睛也睁开了。
“没了王府的银子,你我哪里找银子养兵去!短了银子,只怕那些武人立即便要翻脸,纵兵抢掠地方!湖广消息说,楚王不肯出银子,宋一鹤(注二)又拿不出银子,那左平贼便自己动手找吃喝,抢得襄阳、郧阳两府哭爹叫娘,最近好像连承天府也开始叫苦了!宋一鹤拜折弹劾,左平贼上书自辩道,他不让兵士们抢掠,兵士们便要哗变。是抢掠还是哗变,让朝廷自己选择!皇帝还能说什么?只能下诏斥责地方!”
王行俭听着有些心虚。他接到消息说,合州士绅正在串联,准备到按台衙门状告赵 荣贵。赵 荣贵抢的东西,他自己也有份。廖大亨说这番话,是不是在敲打自己?
好在廖大亨并没有接着就这个话题继续往下:“所以啊,藩抚和谐,便是今日之大局!地方上要更加注意。他天家贵种,又是少年心性,犯浑打泼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这些个大臣,人人饱读诗书,犯不着与他计较,总以不伤和气为限。”
王行俭反应过来。原来廖抚讲的是内江王到重庆府来垦田一事!
上月初,内江王派了他的长子到重庆,下码头便与王应熊的独子王阳禧发生了冲突。不几日,王阳禧告到知府衙门,说内江王在巴县以北圈占的荒田,都是他王家的。内江王长子则派太监传话,说蜀藩奉旨垦荒。只要是荒地,管他哪家的,照垦不误。谁垦荒便是谁的!
这事情因为牵连了许多士绅的利益,更涉及对皇帝旨意的理解,王行俭不敢擅专,已经呈文二台三司,想必廖大亨已经看过。
“下官难呀!”
王行俭赶忙将其中一应关节细细说明。他着重强调,重庆府的荒田确实不少,但普通百姓能有多少?只怕中等之家也没有几亩,大部分都是显贵人家的。
“这有何难?”
廖大亨听完王行俭的陈述,笑着捋捋胡须:“传旨正使走了,副使还没走呢!问问钦差便可知道圣意!王大人可知这钦差是谁?”
王行俭摇摇头。
廖大亨便笑道:“武清侯家的,世袭锦衣卫副千户,名叫李存良,这次毛遂自荐,要随大军出征。既然他是世袭勋贵,又是天子亲兵,老夫便让他署了护国军之副监军。”
王行俭一听就知道王家要倒霉。武清侯家是孝定太后一脉,那是正宗的外戚,与帝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会站到致仕的内阁大臣一边?再说王家在重庆的权势虽大,但人脉并不好。两年前因为王家横行乡里,被人在京师告了御状,罪状至四百八十余条。虽然点名告的人是王应熙,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兄王应熊逃不了干系,而且御状中还明确提到了王家敛财的数额:一百七十万两银子。若是李存良旧事重提,将此事捅到天子跟前,正缺银子的皇帝说不定会打王家的歪主意。
王行俭还在脑中纠结此事,却听见廖大亨又道:“以老夫看,士绅们总把田荒着可不行!他们家大业大,少收三五石也无妨。可老夫就缺这三五石!你知道,皇上逼得紧,要老夫拿银子保乌纱。若是赋税不足额,老夫这乌纱帽也便戴不稳!你重庆一府去年便有欠税若干,若是清了税便好说,若是清不了……内江王不来,本抚也要来!本抚的章程就是:谁能交税,谁便来垦田!管他的是藩王还是流民!”
重庆府在元末明初之时,因为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所以明玉珍选在重庆建都,而不是千年蜀都成都。洪武立国,赋税征收水平也照顾了四川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重庆府的赋税征收水平大大高于成都府。重庆府二十州县,赋税征收额度达到了四川总赋税的三分之一。而成都府号称天府之国,又有三十六州县,每年的征收额度却只有十六万余石。
这粮额一代代承继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三饷杂税都按照粮额数字推比,也就是说,重庆府二十州县要承担的赋税额度依然是四川的三分之一,约百万两银子,平均一县每年便要交五万两银子!
廖抚在表明自身的态度,更是在严厉警告自己,王行俭对此一清二楚。可要让重庆府的士绅出那么多的银子,或者是放弃那么多的土地,那廖大亨的乌纱帽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却保不住!想到这里,王行俭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其实,士绅们也把土地看得太重了些。土里刨得出多少银子?”廖大亨眯上了眼睛,继续养神,“如今成都那边,盛行的是投资钱庄和机器局赚钱。”
“正巧下官想问一问,那机器局有没有造船的打算?”
难怪王行俭见着前头的船便夸世子“心思机巧”,原来他们有造船的打算!
蜀地出川下江南之船,往往有去无回。老板卖了货物,便将船一起折价卖了。只因船只逆流而上,还要拉纤通过三峡的急流险滩,路途上耗费的时间太久,耗费的人工成本也太高。四川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重庆又有漂木之便,造船业是十分有利可图的。
廖大亨想透了,不露声色地睁开眼道:“老夫这倒是不知。不过可以帮你打听一二。只是王大人,你得先把事情说清楚了……”
注一:一斤(明制)铁弹的直径约为5.2cm。
注二:宋一鹤,时任湖广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