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北宋穿越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方仲永对自己施政的成果是非常满意的,更是因为一代“完人”范仲淹回京了。
前生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讲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方仲永和一帮同学只是记住了这句话怎么翻译成现代文。
至于范文正公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事迹,重要吗?考试会考吗?
以至于老师说“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人”的时候,方仲永与同学们发出了很不厚道的哄笑。
老师您可别扯犊子了。这么个私德上毫无瑕疵,能力上善执政、能治水、精通兵事,还能写一手好诗词,当大学校长都能当得有声有色的全才。你直接说他是把内裤穿在外面的超人不就得了。还信誓旦旦地说,据史料记载,时人皆称之为“完人”。
完人是假,老师您在玩儿人才是真的吧?
不成想,魂穿后一打听,修宋史的元朝人脱脱不花还真没有瞎掰,这位范文正公还真得很厉害。(脱脱不花哭道,俺又没有得他一分钱的好处,用得着为一个前朝的臣子吹嘘嘛!)
要说这范仲淹也勉强算是个官N代了,祖上那也是曾经阔过的。只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能当了个相当于市级秘书的小官了。
据说,天要给某一个人降下大任,一定要给他制造点麻烦的。诸如丧父、丧母呀甚至是父母俱丧什么的,颇有些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意思。如包拯,父丧;如杨察,父丧;又如范仲淹,父早丧。
两岁的时候,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病逝于任所,母亲谢氏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吴县老家。掌书记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范墉为官又清廉,没有积下什么钱财,孤独寡母马上陷入了生活无着的窘境。
平江府推官朱文翰妻子新丧,经人撮合,谢氏带着整天只知道撒尿和泥的两岁儿子改嫁给了他。范仲淹小朋友就成了人憎狗讨厌的拖油瓶,还取了个新名字,朱说(同悦,不是什么猪说之类骂人的。)
不久,朱文翰调京任职,就把母子送回他的老家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生活。朱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并不宽裕。谢氏想让儿子早些赚钱补贴家用,就安排他到一家店铺当学徒。但仅仅干了一个月,朱说就炒了老板的鱿鱼,逃回家中,请求母亲让他继续上学。
朱文翰知道后,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夸奖他志存高远,支持他继续在本地私塾读书。
朱说就在新家住了下来,浑浑噩噩地过了十几年。
直到有一天,他的便宜哥哥外出做了些赌钱、喝花酒等等不健康的活动。一向讲究勤俭持家的范仲淹劝解说,爹爹的银钱来之不易,哥哥您要节省点花用才是。
早就看这个整天张口子曰闭口诗云的便宜弟弟不顺眼的便宜哥哥伤人的话是张口就来,我自花用我朱家的钱财,与你个外人何干?
范仲淹如同五雷轰顶般,问明母亲,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要是按照武侠、玄幻的套路,这个时候,范仲淹应该被反派打落悬崖,得授绝世神功,爆出顶级装备,一路打怪升级,最终破碎虚空才是。
可惜生活就是生活,哪怕是范仲淹这种自带主角光环的人,也要吃饭穿衣,也要有老师教导。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聪明的孩子不可怕,因为聪明人往往会偷懒;勤奋的孩子也不可怕,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学习,而不能“举一而知十”。最可怕是既聪明又勤奋的,他会很快掏空你的学识,让你很快就感觉到如果自己再去教他就是误人子弟。
很快,塾师就顶不住了,推荐范仲淹到一高僧慧通处学习。
慧通大师佛法高深,学识渊博。
朱说听慧通大师讲《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学业日益精进。进山一年后,参加科举考试,被举为学究,意思是精通《易》《诗》《书》《礼》《春秋》五经的人,朱说从此名声大振。
三年后,高僧也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就忽悠朱说,想更进一步,就要走出长山,走向更高更远的天地。
于是,朱说去了应天府大宋四大名校之一的南都书舍,投师在大儒戚同文门下,也就有了“断齑画粥”的典故。
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说即将赴京参加省试,能否成为...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方仲永对自己施政的成果是非常满意的,更是因为一代“完人”范仲淹回京了。
前生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讲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方仲永和一帮同学只是记住了这句话怎么翻译成现代文。
至于范文正公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事迹,重要吗?考试会考吗?
以至于老师说“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人”的时候,方仲永与同学们发出了很不厚道的哄笑。
老师您可别扯犊子了。这么个私德上毫无瑕疵,能力上善执政、能治水、精通兵事,还能写一手好诗词,当大学校长都能当得有声有色的全才。你直接说他是把内裤穿在外面的超人不就得了。还信誓旦旦地说,据史料记载,时人皆称之为“完人”。
完人是假,老师您在玩儿人才是真的吧?
不成想,魂穿后一打听,修宋史的元朝人脱脱不花还真没有瞎掰,这位范文正公还真得很厉害。(脱脱不花哭道,俺又没有得他一分钱的好处,用得着为一个前朝的臣子吹嘘嘛!)
要说这范仲淹也勉强算是个官N代了,祖上那也是曾经阔过的。只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能当了个相当于市级秘书的小官了。
据说,天要给某一个人降下大任,一定要给他制造点麻烦的。诸如丧父、丧母呀甚至是父母俱丧什么的,颇有些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意思。如包拯,父丧;如杨察,父丧;又如范仲淹,父早丧。
两岁的时候,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病逝于任所,母亲谢氏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吴县老家。掌书记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范墉为官又清廉,没有积下什么钱财,孤独寡母马上陷入了生活无着的窘境。
平江府推官朱文翰妻子新丧,经人撮合,谢氏带着整天只知道撒尿和泥的两岁儿子改嫁给了他。范仲淹小朋友就成了人憎狗讨厌的拖油瓶,还取了个新名字,朱说(同悦,不是什么猪说之类骂人的。)
不久,朱文翰调京任职,就把母子送回他的老家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生活。朱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并不宽裕。谢氏想让儿子早些赚钱补贴家用,就安排他到一家店铺当学徒。但仅仅干了一个月,朱说就炒了老板的鱿鱼,逃回家中,请求母亲让他继续上学。
朱文翰知道后,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夸奖他志存高远,支持他继续在本地私塾读书。
朱说就在新家住了下来,浑浑噩噩地过了十几年。
直到有一天,他的便宜哥哥外出做了些赌钱、喝花酒等等不健康的活动。一向讲究勤俭持家的范仲淹劝解说,爹爹的银钱来之不易,哥哥您要节省点花用才是。
早就看这个整天张口子曰闭口诗云的便宜弟弟不顺眼的便宜哥哥伤人的话是张口就来,我自花用我朱家的钱财,与你个外人何干?
范仲淹如同五雷轰顶般,问明母亲,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要是按照武侠、玄幻的套路,这个时候,范仲淹应该被反派打落悬崖,得授绝世神功,爆出顶级装备,一路打怪升级,最终破碎虚空才是。
可惜生活就是生活,哪怕是范仲淹这种自带主角光环的人,也要吃饭穿衣,也要有老师教导。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聪明的孩子不可怕,因为聪明人往往会偷懒;勤奋的孩子也不可怕,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学习,而不能“举一而知十”。最可怕是既聪明又勤奋的,他会很快掏空你的学识,让你很快就感觉到如果自己再去教他就是误人子弟。
很快,塾师就顶不住了,推荐范仲淹到一高僧慧通处学习。
慧通大师佛法高深,学识渊博。
朱说听慧通大师讲《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学业日益精进。进山一年后,参加科举考试,被举为学究,意思是精通《易》《诗》《书》《礼》《春秋》五经的人,朱说从此名声大振。
三年后,高僧也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就忽悠朱说,想更进一步,就要走出长山,走向更高更远的天地。
于是,朱说去了应天府大宋四大名校之一的南都书舍,投师在大儒戚同文门下,也就有了“断齑画粥”的典故。
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说即将赴京参加省试,能否成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