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朱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只顾说要得,你娃儿哪个管?”修英立即转变口气。
“我管!”罗玉兰突然接口。
修英讥笑:“嘿嘿,七老八十了,你管得了?”
罗玉兰确实苍老了,满脸皱纹,白发耀眼,那顶平绒帽虽深,却也盖不住脑后白发。
女军人说:“政府还要办托儿所幼儿园,把妇女从家里解放出来。”
修英惶恐地看外孙一眼,说:“算了算了,还是我管。”说着,立即抱过女军人怀里的外孙,生怕送去托儿所,仿佛就像‘把娃儿关起来,撒饭给他们吃’那句谣言。
众人笑了。其实,修英所谓管,不过是抱抱外孙,逗笑罢了,洗喂睡大多是吴妈包干,跟早年抚养立本立惠兄妹一样。
“听说你喜欢唱歌演剧?”女军人问立惠。
“读中学演过。”立惠摸摸微粗的腰肢,“要不是奶娃儿,我去跳秧歌舞了。”
“怕啥子?跳几次腰杆就细了。你这身材跳起来一定好看。”
“我有个二哥,二胡拉得很好听。”
“正好正好,我们想排《兄妹开荒》,春节演出,就是没找到配乐的。”
“大姐,你算找对人了,我给他讲。”
“你若有空,明天就去报到。我们正在筹备妇联,等你。”
从此,立惠一出门,修英抱着外孙四处走,去邻居家摆龙门阵,开口就说:“全县有三十多万妇女,和男人一样多,我们立惠管三十多万人哩,你我都归她管。”大多人羡慕地望着她,如同仰望高山。有邻居告之罗玉兰,罗玉兰说:“莫听她鬼扯。”
这天,修英问立惠:“一个月给你好多银元?”
“我们是供给制,每天十六两大米,每月两块银元零用。”
当时旧秤十六两为一斤,即是每天一斤大米,仅够吃。修英一瘪嘴:“那么一点啦!你管三十几万人,我还默到几百块银元哩。”
“做梦!”罗玉兰一瘪嘴。
立惠则说:“妈,你想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要遭改造。”
“哪么改造?”修英紧张起来。
立惠想了想,故意吓妈:“关起来,闭门思过。”
修英脸色变白,央求一般:“女儿,莫吓我哟。”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之言,并非颠扑不破,朱家又是喜事双临。前天,重庆的立本来信说,他已考上国家干部,分配到重庆市政府商业处工作,春节将回家团圆。想到团圆之喜悦,罗玉兰如同细娃儿,兴奋难眠。如今,朱家已有三位国家干部,响当当的烈属加干属,涪州独一无二。从此,修英出入巷道,高昂头颅,目不旁顾,对老太婆罗玉兰也不例外。有两个是我生的,你呢?
果然,今年春节非同往常。腊月二十八中午吃团圆饭,除上海的刘嘉外,全部到齐。令人瞩目的,朱川和立本着中山装,兰色;立惠留短发着列宁服,青色;长袍马褂,烟枪手镯,去他妈的!一个比一个精神,一个比一个标准。罗玉兰看得出神。朱川还带来漂亮同事兼未婚妻,介绍说:“她是李梅,本城人。”全家瞠目结舌:涪州美女藏得好深啊。
堂屋门口贴副大红春联:解放全靠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横联:新中国万岁,是“朱羲之”朱川写好拿回家贴上的。更有不同,上下两张饭桌没再摆进堂屋,破格摆在前天井里,对天对地,光明磊落。按习俗,上桌多是朱家老人贵客和男人,坐满八位,下桌多是女人小孩和雇佣,可多可少。多年习惯,今年想改,罗玉兰要胡大银坐上桌,和她坐一方,说:“我不是看你儿子当了乡长,巴结你,我是看你在朱家好多年,出了好多力。”
仲信也劝他坐上桌,胡大银坚决不干,只好和吴妈入下桌,挨肩而坐。
更为特别者,正当入桌之际,县军管会朱主任和秘书提包年礼,赶来参加朱家团年。朱家早知军管会主任姓朱,但多数没见过。修英曾对仲信说:“早晓得也姓朱,爹不得吓死了。”
此刻,见朱家正入席,朱主任用蹩脚川话大声说:“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们朱氏家族,今天一起团年,要不要得?”
“要得要得。”朱家笑着站起,一齐鼓掌。朱川慌忙站起,走到主任左侧,邀请主任上桌,主任和秘书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看那满桌正宗川菜,多是猪头猪腿猪身猪脏等等“猪家”,朱主任故意瞪大眼睛,道:“嗨,今天又是朱家吃‘猪家’,打内战啊!”
待到众人恍悟,哄堂大笑好久。
朱主任四十左右,个头高大,用北方腔学四川话,听来滑稽:“我是四川人咯,三天不吃大米饭,老子腰杆疼咯。”又是哄堂大笑一阵。
主任再道:“我是朱总司令家乡仪龙人咯,爬坡下坎,坐滑杆出来的。”
“主任,你说话,我们哪么听不懂?不像四川人。”立本说。
“走南闯北,南腔北调嘛。”
陪朱主任的秘书马上揭发:“朱主任是山东人,梁山泊开酒楼的旱地忽律朱贵是他祖宗。”
原来如此,上当了!大家笑得更欢。朱主任改说山东话了:“不错,我就是朱贵之后,朱氏门宗,一笔难写两个朱字。那么,今天学学梁山老祖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拿酒来!”
“要得!”立本跳起来,鼓掌响应,亲自选个大碗放到主任面前,倒满高粱烧酒。
朱主任也不看碗大而且倒满,举碗敬向罗玉兰:“晚辈我首先向辛亥革命功臣,三代三忠烈之家的老前辈朱大妈,敬酒半碗。祝老人寿比南山,精神永存。”
罗玉兰措手不及,慌忙站起:“我不喝酒。”
“大妈你坐着,晚辈敬你,可以不喝。”主任说毕,半碗酒下肚,吓坏众人。
不善应酬的罗玉兰轻松起来,笑着说:“大兄弟,你像梁山泊后人,英雄好汉。”
“大妈,我只算好汉,不算英雄。”朱主任笑罢,目光一扫,停在下桌的胡大银脸上,“那位大伯莫非是胡大伯?”朱川马上说:“主任,他就是,胡乡长的父亲,他孙子胡登科为救父亲,被土匪……,”
朱主任点点头,肃然起敬,端着剩下半碗酒离开上桌,走向下桌:“老人家,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和一个好孙子,为涪州解放,立下大功,我代表军管会向你致敬,祝你春节快乐,身体健康,颐养天年。”说罢,剩余半碗酒倾进肚,一滴不剩。
“不敢不敢。”胡大银眼眶潮润,一碗酒只管往嘴里倒,不皱眉头。
朱川补充:“主任,当年胡伯伯参加反清暴动,勇敢得很,徒手缴腰刀砍杀好多鞑子兵。”
“哦!果然老子英雄儿好汉。那就再敬老英雄半碗。”立本马上给主任倒满一碗。(未完待续)
bsp; “只顾说要得,你娃儿哪个管?”修英立即转变口气。
“我管!”罗玉兰突然接口。
修英讥笑:“嘿嘿,七老八十了,你管得了?”
罗玉兰确实苍老了,满脸皱纹,白发耀眼,那顶平绒帽虽深,却也盖不住脑后白发。
女军人说:“政府还要办托儿所幼儿园,把妇女从家里解放出来。”
修英惶恐地看外孙一眼,说:“算了算了,还是我管。”说着,立即抱过女军人怀里的外孙,生怕送去托儿所,仿佛就像‘把娃儿关起来,撒饭给他们吃’那句谣言。
众人笑了。其实,修英所谓管,不过是抱抱外孙,逗笑罢了,洗喂睡大多是吴妈包干,跟早年抚养立本立惠兄妹一样。
“听说你喜欢唱歌演剧?”女军人问立惠。
“读中学演过。”立惠摸摸微粗的腰肢,“要不是奶娃儿,我去跳秧歌舞了。”
“怕啥子?跳几次腰杆就细了。你这身材跳起来一定好看。”
“我有个二哥,二胡拉得很好听。”
“正好正好,我们想排《兄妹开荒》,春节演出,就是没找到配乐的。”
“大姐,你算找对人了,我给他讲。”
“你若有空,明天就去报到。我们正在筹备妇联,等你。”
从此,立惠一出门,修英抱着外孙四处走,去邻居家摆龙门阵,开口就说:“全县有三十多万妇女,和男人一样多,我们立惠管三十多万人哩,你我都归她管。”大多人羡慕地望着她,如同仰望高山。有邻居告之罗玉兰,罗玉兰说:“莫听她鬼扯。”
这天,修英问立惠:“一个月给你好多银元?”
“我们是供给制,每天十六两大米,每月两块银元零用。”
当时旧秤十六两为一斤,即是每天一斤大米,仅够吃。修英一瘪嘴:“那么一点啦!你管三十几万人,我还默到几百块银元哩。”
“做梦!”罗玉兰一瘪嘴。
立惠则说:“妈,你想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要遭改造。”
“哪么改造?”修英紧张起来。
立惠想了想,故意吓妈:“关起来,闭门思过。”
修英脸色变白,央求一般:“女儿,莫吓我哟。”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之言,并非颠扑不破,朱家又是喜事双临。前天,重庆的立本来信说,他已考上国家干部,分配到重庆市政府商业处工作,春节将回家团圆。想到团圆之喜悦,罗玉兰如同细娃儿,兴奋难眠。如今,朱家已有三位国家干部,响当当的烈属加干属,涪州独一无二。从此,修英出入巷道,高昂头颅,目不旁顾,对老太婆罗玉兰也不例外。有两个是我生的,你呢?
果然,今年春节非同往常。腊月二十八中午吃团圆饭,除上海的刘嘉外,全部到齐。令人瞩目的,朱川和立本着中山装,兰色;立惠留短发着列宁服,青色;长袍马褂,烟枪手镯,去他妈的!一个比一个精神,一个比一个标准。罗玉兰看得出神。朱川还带来漂亮同事兼未婚妻,介绍说:“她是李梅,本城人。”全家瞠目结舌:涪州美女藏得好深啊。
堂屋门口贴副大红春联:解放全靠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横联:新中国万岁,是“朱羲之”朱川写好拿回家贴上的。更有不同,上下两张饭桌没再摆进堂屋,破格摆在前天井里,对天对地,光明磊落。按习俗,上桌多是朱家老人贵客和男人,坐满八位,下桌多是女人小孩和雇佣,可多可少。多年习惯,今年想改,罗玉兰要胡大银坐上桌,和她坐一方,说:“我不是看你儿子当了乡长,巴结你,我是看你在朱家好多年,出了好多力。”
仲信也劝他坐上桌,胡大银坚决不干,只好和吴妈入下桌,挨肩而坐。
更为特别者,正当入桌之际,县军管会朱主任和秘书提包年礼,赶来参加朱家团年。朱家早知军管会主任姓朱,但多数没见过。修英曾对仲信说:“早晓得也姓朱,爹不得吓死了。”
此刻,见朱家正入席,朱主任用蹩脚川话大声说:“哈哈,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们朱氏家族,今天一起团年,要不要得?”
“要得要得。”朱家笑着站起,一齐鼓掌。朱川慌忙站起,走到主任左侧,邀请主任上桌,主任和秘书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看那满桌正宗川菜,多是猪头猪腿猪身猪脏等等“猪家”,朱主任故意瞪大眼睛,道:“嗨,今天又是朱家吃‘猪家’,打内战啊!”
待到众人恍悟,哄堂大笑好久。
朱主任四十左右,个头高大,用北方腔学四川话,听来滑稽:“我是四川人咯,三天不吃大米饭,老子腰杆疼咯。”又是哄堂大笑一阵。
主任再道:“我是朱总司令家乡仪龙人咯,爬坡下坎,坐滑杆出来的。”
“主任,你说话,我们哪么听不懂?不像四川人。”立本说。
“走南闯北,南腔北调嘛。”
陪朱主任的秘书马上揭发:“朱主任是山东人,梁山泊开酒楼的旱地忽律朱贵是他祖宗。”
原来如此,上当了!大家笑得更欢。朱主任改说山东话了:“不错,我就是朱贵之后,朱氏门宗,一笔难写两个朱字。那么,今天学学梁山老祖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拿酒来!”
“要得!”立本跳起来,鼓掌响应,亲自选个大碗放到主任面前,倒满高粱烧酒。
朱主任也不看碗大而且倒满,举碗敬向罗玉兰:“晚辈我首先向辛亥革命功臣,三代三忠烈之家的老前辈朱大妈,敬酒半碗。祝老人寿比南山,精神永存。”
罗玉兰措手不及,慌忙站起:“我不喝酒。”
“大妈你坐着,晚辈敬你,可以不喝。”主任说毕,半碗酒下肚,吓坏众人。
不善应酬的罗玉兰轻松起来,笑着说:“大兄弟,你像梁山泊后人,英雄好汉。”
“大妈,我只算好汉,不算英雄。”朱主任笑罢,目光一扫,停在下桌的胡大银脸上,“那位大伯莫非是胡大伯?”朱川马上说:“主任,他就是,胡乡长的父亲,他孙子胡登科为救父亲,被土匪……,”
朱主任点点头,肃然起敬,端着剩下半碗酒离开上桌,走向下桌:“老人家,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和一个好孙子,为涪州解放,立下大功,我代表军管会向你致敬,祝你春节快乐,身体健康,颐养天年。”说罢,剩余半碗酒倾进肚,一滴不剩。
“不敢不敢。”胡大银眼眶潮润,一碗酒只管往嘴里倒,不皱眉头。
朱川补充:“主任,当年胡伯伯参加反清暴动,勇敢得很,徒手缴腰刀砍杀好多鞑子兵。”
“哦!果然老子英雄儿好汉。那就再敬老英雄半碗。”立本马上给主任倒满一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