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繁华一梦四十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里铺分县辖区地形有点像一块马蹄铁,西面就是大王山、青云山和老松林。南面有莲花山和白花山,北面是葫芦山、老母山。东面和富安县接壤,倒是没有大山,不过如果和富安县合并,加上龙隐山,合并后的州县就是在一个盆地之中。
十里铺通往云贵,走陆路的话一般就是穿过白花山到叙州,经过叙州走五尺道去昭通府。这条路也是十里铺众多马帮、挑夫运送物资到云贵的主要路线。走这条路,到达昭通府后,分道云南贵州都方便。如果走水路过江阳府,销售范围就只能覆盖贵州东南地区才比较划算了。
大王山、青云山、小半个老松林再往西就是沐屏县,也就是十里铺人所说的邻县。而大半个老松林再往西就是威震县,十里铺通往省府其中一条大道就要经过威震县。十里铺到省城一般走两条路,一条是官道,走资州、雄州、龙泉驿到省城;另一条路就是经过威震县、资州西部地区、华阳县到省城。
威震县境内,几乎全是大大小小的山。像青云山、大王山、老松林这样的山在威震县境内比比皆是。因此自古以来,威震县都是土匪横行的地方。隋朝开皇年间,因为威震县土匪反叛势力众多,威名远震,朝廷在此地置县干脆就取名威震县。上千年来,威震县确实也当得起威名远震这个称号,大大小小土匪山寨林立,从来就没有被消灭干净过。
不过,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威震县的土匪们也自发的制定了很多的规矩。比如只按照标准收取过路费,没有反抗不会轻易伤人或者掳掠妇女;还有不阻拦骑马报信的人,不阻拦流民队伍,不阻拦迎亲送葬队伍等等。他们也知道,如果他们不讲这些规矩,把通道断绝了,他们也就没有了财源。人家大不了绕一点路不走你这边过就是了。但是,土匪山寨之间的抢占山头地盘,互相吞并他们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
上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没有停止过在威震县的剿匪,不过基本上都收效甚微。出动大军吧,一方面是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土匪就地化身山民,你总不可能把老百姓全给杀了吧。这些土匪本来就是有肥羊就抢,没生意就种地的农民。如果朝廷军队小打小闹的剿匪,那还是算了吧,教训太多了,那就是给土匪送武器。
威震县的土匪们不管互相之间如何争斗,但遇到朝廷剿匪时,他们大多都是会达成攻守同盟的默契的。也不是没有被朝廷收买的土匪山寨,但是,这样的山寨等朝廷军队退去后,基本上都会被其他山寨瓜分了。
最近几十年,各地叛乱不断、天灾不绝,大量的溃兵、残匪、流民又加入了威震县的土匪队伍。威震县的土匪势力越发壮大起来。威震县及周边的朝廷军队、民团武装更不敢轻言剿匪了。因此,威震县成了周边府州县一些作奸犯科人的最佳藏身地。
山寨人员多了,战力强了,原本是好事,但是在这个缺粮严重、民不聊生的时候要养活手下这么多土匪,对于各个山寨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大多数山寨自己种植的那点田地根本就收不了多少粮食,山寨周边的村子,那些村民们自己都食不果腹了,又能抢到多少?打地主的主意?大地主这些山寨不一定打得过,小地主打了又没多少东西。打城镇?算了吧,攻城战,土匪们的土枪大刀是打不赢民团、巡检兵丁们的鸟枪弓箭的。
很多土匪山寨无奈之下,现在开始做起了刀客、杀手生意。其实就是派一些有点功夫的土匪去帮雇主杀人。不过大部分小山寨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人员。只有少数几个山寨凭借着干杀手的活真正拓展了自己的收入来源,其中做得最出名的就是清风寨。
清风寨坐落在威震县西南部山区的清风岭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土匪山寨,只不过里面的土匪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清风寨的土匪头子姓张,外号神枪无敌张天王。这个张天王是湖南人,据说从小跟着高人练习的杨家枪和呼家枪。长大后他先是跟着曾国藩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军,后来曾经做到了陕甘防守大营的一个协领。他当初在镇压回民反叛中,因为自己指挥失误吃了败仗,无奈之下只好当了逃兵,最后辗转到了威震县清风寨落草为寇。估计这个张天王也有一些真本事,二十多年过去,他成了清风寨大当家的。
清风岭坐落在威震县西南部山区,这里群山林立,山寨众多,大小土匪势力好几十个。这里不在十里铺通往省城的大道上,只有一条通往嘉州道路从清风岭下通过。每年从这条道路上往来的客商并没有多少,而那些其他行人队伍也抢不出什么钱财来,因此,包括清风寨在内的附近土匪山寨实际上一直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其实这一带的所谓土匪,都是些交不起租子的农民而已。
张天王当了清风寨的大当家后,当然不愿意继续过这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如果当了土匪还不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还不如当初不当逃兵。因此,他开始冥思苦想改变清风寨穷困的状态。
吞并其他山寨?没用。那些山寨比清风寨还不如,就清风寨的百多号人他都养不活,吞并其他山寨只会加重负担。跑到大道上去打劫?也不行,那些大道边的山寨不会同意。他如果坏了绿林规矩,清风寨会被其他山寨联合吞并的。清风寨被吞并了,小喽啰们应该会没什么事,就是换个大当家而已,但他就不行了,肯定会被杀了了事。
就在张天王苦思无果、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清风岭往嘉州方向走二十里左右,大道边上有个镇子叫马踏镇。马踏镇是十里铺通往嘉州的大道跟叙州、沐屏县通往省城的西向大道交汇处,因此这里还比较繁华。
马踏镇最大的客栈有两家,一家叫王家客栈,一家叫刘家客栈。顾名思义,两家客栈东家一家姓王,一家姓刘。好几十年了,两家客栈东家传了几代人了,但两家客栈的敌对关系却从来没有缓和过。因为王、刘两家是世仇。
马踏镇南面有两个相邻的村子,一个叫王家寨,村里面大部分田地都是王家的。另一个村子叫刘家堡,村里面大部分田地也属于地主刘家。几十年前,两个村子因为争夺水源发生了械斗,两边都死了不少人,关键是两个地主家的直系子弟也都死了几个。这种事情都是帮亲不帮理的,两个村子的人都觉得错在对方,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互不来往,在镇上遇到也是互不相让,两边都巴不得对方人死绝了才好。
&nbs... -->>
十里铺分县辖区地形有点像一块马蹄铁,西面就是大王山、青云山和老松林。南面有莲花山和白花山,北面是葫芦山、老母山。东面和富安县接壤,倒是没有大山,不过如果和富安县合并,加上龙隐山,合并后的州县就是在一个盆地之中。
十里铺通往云贵,走陆路的话一般就是穿过白花山到叙州,经过叙州走五尺道去昭通府。这条路也是十里铺众多马帮、挑夫运送物资到云贵的主要路线。走这条路,到达昭通府后,分道云南贵州都方便。如果走水路过江阳府,销售范围就只能覆盖贵州东南地区才比较划算了。
大王山、青云山、小半个老松林再往西就是沐屏县,也就是十里铺人所说的邻县。而大半个老松林再往西就是威震县,十里铺通往省府其中一条大道就要经过威震县。十里铺到省城一般走两条路,一条是官道,走资州、雄州、龙泉驿到省城;另一条路就是经过威震县、资州西部地区、华阳县到省城。
威震县境内,几乎全是大大小小的山。像青云山、大王山、老松林这样的山在威震县境内比比皆是。因此自古以来,威震县都是土匪横行的地方。隋朝开皇年间,因为威震县土匪反叛势力众多,威名远震,朝廷在此地置县干脆就取名威震县。上千年来,威震县确实也当得起威名远震这个称号,大大小小土匪山寨林立,从来就没有被消灭干净过。
不过,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威震县的土匪们也自发的制定了很多的规矩。比如只按照标准收取过路费,没有反抗不会轻易伤人或者掳掠妇女;还有不阻拦骑马报信的人,不阻拦流民队伍,不阻拦迎亲送葬队伍等等。他们也知道,如果他们不讲这些规矩,把通道断绝了,他们也就没有了财源。人家大不了绕一点路不走你这边过就是了。但是,土匪山寨之间的抢占山头地盘,互相吞并他们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
上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没有停止过在威震县的剿匪,不过基本上都收效甚微。出动大军吧,一方面是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土匪就地化身山民,你总不可能把老百姓全给杀了吧。这些土匪本来就是有肥羊就抢,没生意就种地的农民。如果朝廷军队小打小闹的剿匪,那还是算了吧,教训太多了,那就是给土匪送武器。
威震县的土匪们不管互相之间如何争斗,但遇到朝廷剿匪时,他们大多都是会达成攻守同盟的默契的。也不是没有被朝廷收买的土匪山寨,但是,这样的山寨等朝廷军队退去后,基本上都会被其他山寨瓜分了。
最近几十年,各地叛乱不断、天灾不绝,大量的溃兵、残匪、流民又加入了威震县的土匪队伍。威震县的土匪势力越发壮大起来。威震县及周边的朝廷军队、民团武装更不敢轻言剿匪了。因此,威震县成了周边府州县一些作奸犯科人的最佳藏身地。
山寨人员多了,战力强了,原本是好事,但是在这个缺粮严重、民不聊生的时候要养活手下这么多土匪,对于各个山寨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大多数山寨自己种植的那点田地根本就收不了多少粮食,山寨周边的村子,那些村民们自己都食不果腹了,又能抢到多少?打地主的主意?大地主这些山寨不一定打得过,小地主打了又没多少东西。打城镇?算了吧,攻城战,土匪们的土枪大刀是打不赢民团、巡检兵丁们的鸟枪弓箭的。
很多土匪山寨无奈之下,现在开始做起了刀客、杀手生意。其实就是派一些有点功夫的土匪去帮雇主杀人。不过大部分小山寨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人员。只有少数几个山寨凭借着干杀手的活真正拓展了自己的收入来源,其中做得最出名的就是清风寨。
清风寨坐落在威震县西南部山区的清风岭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土匪山寨,只不过里面的土匪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清风寨的土匪头子姓张,外号神枪无敌张天王。这个张天王是湖南人,据说从小跟着高人练习的杨家枪和呼家枪。长大后他先是跟着曾国藩的湘军镇压了太平军,后来曾经做到了陕甘防守大营的一个协领。他当初在镇压回民反叛中,因为自己指挥失误吃了败仗,无奈之下只好当了逃兵,最后辗转到了威震县清风寨落草为寇。估计这个张天王也有一些真本事,二十多年过去,他成了清风寨大当家的。
清风岭坐落在威震县西南部山区,这里群山林立,山寨众多,大小土匪势力好几十个。这里不在十里铺通往省城的大道上,只有一条通往嘉州道路从清风岭下通过。每年从这条道路上往来的客商并没有多少,而那些其他行人队伍也抢不出什么钱财来,因此,包括清风寨在内的附近土匪山寨实际上一直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其实这一带的所谓土匪,都是些交不起租子的农民而已。
张天王当了清风寨的大当家后,当然不愿意继续过这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如果当了土匪还不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还不如当初不当逃兵。因此,他开始冥思苦想改变清风寨穷困的状态。
吞并其他山寨?没用。那些山寨比清风寨还不如,就清风寨的百多号人他都养不活,吞并其他山寨只会加重负担。跑到大道上去打劫?也不行,那些大道边的山寨不会同意。他如果坏了绿林规矩,清风寨会被其他山寨联合吞并的。清风寨被吞并了,小喽啰们应该会没什么事,就是换个大当家而已,但他就不行了,肯定会被杀了了事。
就在张天王苦思无果、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机会出现了。清风岭往嘉州方向走二十里左右,大道边上有个镇子叫马踏镇。马踏镇是十里铺通往嘉州的大道跟叙州、沐屏县通往省城的西向大道交汇处,因此这里还比较繁华。
马踏镇最大的客栈有两家,一家叫王家客栈,一家叫刘家客栈。顾名思义,两家客栈东家一家姓王,一家姓刘。好几十年了,两家客栈东家传了几代人了,但两家客栈的敌对关系却从来没有缓和过。因为王、刘两家是世仇。
马踏镇南面有两个相邻的村子,一个叫王家寨,村里面大部分田地都是王家的。另一个村子叫刘家堡,村里面大部分田地也属于地主刘家。几十年前,两个村子因为争夺水源发生了械斗,两边都死了不少人,关键是两个地主家的直系子弟也都死了几个。这种事情都是帮亲不帮理的,两个村子的人都觉得错在对方,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互不来往,在镇上遇到也是互不相让,两边都巴不得对方人死绝了才好。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