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小说 (2/2)
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灭世法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格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这样的事‘,但决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能够一个个地确定人物自己的非我们所有的思想中的一切最隐蔽的活动,那些与我们不同的本能所产生的一切神秘的希求,他那器官、神经、血液、肌肤和与我们特殊的体质所决定的暧昧的冲动。'这就是说: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塑造着人物,但人物却对作者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作者三番五次地进行艺术构思,修改自己的人物性格,要人物活起来站起来,是典型又是个性;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一旦活起来站起来,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思想性格、个人气质来思考,说话,做事,行动,抒发内心情绪。这时候,他常常要跟他的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笔就只好顺着人物自身的行动进行写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只有在进行认真、深刻的艺术构思后才会出现,草率从事是写不出真正的小说人物的。
(三)小说人物的个性特征需要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在小说写作中,细节描写对人物的个性化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真实的典型的细节首先是行动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方面的,或者是心理活动方面的,以及其它方面的。作家刘真从创作中体会到:'作品中的细节,就象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部来决定的。''一个细节很难构成一篇小说,可它常常是一篇小说的引线或基础。'(首先要攻下的难关)
学习小说写作,一定要下功夫寻找这样的细节--看似无所谓却有重要意义的细节。因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正是由许多适当而具有力的典型细节来完成的。唯有把许多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有机地贯串起来,组织起来,才能达到从典型环境中描写典型性格的目的。
另外,有的作者还常常通过写人物小传分析人物性格。这种人物小传对作者掌握人物性格有一定帮助,初学者也可在习作小说时采用。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莉沙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故事是什么呢?'故事是一些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早餐后中餐,星期一后是星期二,死亡后腐烂等等。就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而言,它只有一个优点:使读者想要知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故事虽是最低下和最简陋的文学肌体,却是小说这种非常复杂肌体中的最高因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22页)
然而,初学写作者必须了解,小说的故事和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小说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臆造由于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并进行了巧妙的组织,读者会觉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还要真实可信。当然,发挥想象构思故事绝对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胡编瞎造,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为构成作品情节的基础,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中,选取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经过提炼的加工改造的功夫,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这种提炼的加工改造,就是情节典型化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根据提炼出的主题,从人物性格出发虚构故事情节,这是小说构思的基本原则。学习写作小说必须懂得情节及其与故事的区别。情节是什么?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屿、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爱?摩?福斯特指出:'情节是小说中较高级的一面','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小说面面观)
传统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破题、开端、发展、**和结局等五个环节。当代小说的情节安排已经不受这些环节的限制,如有的没有破题,直接写开端;有的可在**中暗示结局。
在写作时,情节通常是由场面和线索构成的。场面,指小说中被处理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关系,它是比事件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线索,指把人物活动贯穿起来完成情节发展的事物或事件。短篇小说多为一根情节线索,也有两根的,一是主线,一是次线;一是明线,一是暗线。安排故事和情节需要使用'大纲'。一般来说,'大纲'包括:1、主要人物表;2、故事要点;3、重要场面;4、作品主题;5、篇章结构。这样的'备忘录'式的大纲,虽然在实际写作时会有修改,但是它比没有大纲要好得多,尤其对初学写作小说的人更为重要。六、精于首尾,善于叙述一篇好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必须简单;二是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所谓好的开头,不仅仅是个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小说如何截取生活片断、恰当地'切入'的问题,是小说的总体构思的问题。好的开头必须直截了当,引进人物,展开故事。至于结尾,在短篇小说写作中同样重要。这是因为好的结尾可以提高和深化作品的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优秀短篇小说的结尾,或给人以人生哲理的思索,或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或使人掩卷深思对于整个作品的叙述的技巧--写的技巧,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王蒙指出:'构思得差不多了,靠写。写,不仅仅是把想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写,是创造的最重要的阶段。正是在写的过程中,你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内心活动才空前活跃起来。'那末,怎样来叙写?可以像写章回体小说那样去叙写,也可以像书信那样去叙写;可以连贯性地叙写,也可以间断性地叙写应该看到,短篇小说的叙写是十分自由的。
叙写中的时间如何安排是个技巧问题,这是因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的重要的地位。'(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构思注意
(一)'小说家的时钟':讲故事的要则之一是能同时天南海北,无所不知地讲,不但精通历史,通晓当今,还能洞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者的叙述中,所有已知的和预期的时间都集中在即刻发生的事件上。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家的时钟'同时报出不同的时间。这种时间说明:无论故事起初是怎样构思的,叙述总是象花筒似地把各个时间牵连在一起。最简单的叙述就是将各种感觉、回忆和推测的过程混为一体。小说作者安排故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他可以调整各事件所占的时间比例。一个重要的事件可以写得比它实际发生的过程更长一些;而漫长的历史用一段文字就可以概括叙述出来。这种叙述的灵活性正是小说作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用时间比例来表明每一事件的相对重要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小说家在写作时可以象一把扇子似地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既然每一篇故事根据自己的轻重缓急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计算时间的方法,那么作者如何计算时间就是非常重要的。
(二)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在叙写中,小说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把时钟拨快,有时把时钟拨慢,有时把指针倒回或拨前,但是,没有一个作者能全然不顾时间的顺序。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极为必要,没有任何小说可以摆脱它。'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同样的充满了时间性不管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实际上都是由两种生活合成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而我们的行为也显示出一种双重的忠诚。‘我只看了她五分钟,但那是值得的。‘这个简单的句子里就含有这种双重的忠诚。故事是叙述时间生活的,但在小说中--如果是好小说--则必须包含价值生活。'所以,叙写故事不能忽略自然的时间生活,但是更要注意社会的价值生活,必须匠心经营,写好价值生活。
(三)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小说的叙写应使读者有历史感。为此,小说作者在把自己的故事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的同时,他就应对历史负起责任。这就是说,小说场景的每一个细节,对话中的每一个片断以及书中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合乎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这样,在写作中就有了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所谓微观叙述,是指'按时序组织起来的一连串事件';所谓宏观叙述,是指'历史的一个片断'。这两种叙述使得作者能够正确处理'小说范畴里的时间安排和小说结构与历史前景间的关系。'(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
(四)三项基本选择:在对待时间的安排上,作者通常有三项基本的选择:一是按'时间一致'的原则来叙述,使小说里的事件在前后顺序上同阅读的顺序大致一样。二是用缩短或概述时间的办法去叙述,在故事的开端或结局之间略去若干年月。这样,读者的阅读时间和小说人物的行动时间是不一致的。三是用时序颠倒的方法进行叙述,阅读时间和行动时间有时一致又有时不一致。
(五)叙述时间的距离:时间在小说里除了起着'导演'的作用之外,又起着引起'悬念'的作用。'在一本我们称为严肃的小说中,我们同样也感到,或者应该感到时钟一小时又一小时地在轰响,日历一页又一页地掀过去。此外,时间还把读者牢牢地系在宏大的‘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叫它场景也未尝不可--,而这些‘现在‘是由一些中间性的情节连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在时间上前后移动,但是现在这一时刻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冰心的樱花赞。
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刘白羽写长江三日就以游程为主线来写,当然,全文还有一条哲理性的思绪线索:“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以上六种线索是较为人们常用的。
第三、创造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全篇着力于“淡淡的情趣”顺着沿路走来、伫立凝想的线索,通过描绘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树影、雾气、灯光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叶香、蛙鸣、蝉声,又可味可闻。更加上心情的抒写,巧妙的譬喻,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写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创造的。
构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鉴,更需自己创新。过去就有一个青年作者发明出一种“散文快速构思法”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编辑所重视。
短篇小说的选材
(一)撷新去陈,根据时代需要选材。短篇小说的题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人类涉足的领域、产生的事件,都可以经过选择作为作品的题材。但是,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考虑,我们就必须撷新去陈,尽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题材来写。
(二)以小见大,根据体裁特点选材。短篇小说这种体裁的形式特点,要求作者不能象写长篇小说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就象是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轮可以知道树龄一样,短篇小说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窥见整个人生。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了在短篇小说中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写作短篇小说时,都是选取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为题材的。因此,有经验的小说家在谈创作经验时就指出,创作短篇小说必须善于'截取'、'选择'。如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中就说过,短篇小说构思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广阔的、浩如烟海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而且你自己还一时说不清楚。这个过程叫作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你必须选择这样一个‘小‘,否则,你就无从构思无从下笔,就会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一般来说,作者应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这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得生动、深刻。当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从写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人和事开始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选材是短篇小说写作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选材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取可以写入小说中的题材--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具有从纷纭的生活现象中'捕捉'题材的能力。这种'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的能力,对于小说创作极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选集后记中指出:'在横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各样环节茫然无知;在纵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看不清,那么,你就很少可能在繁复的社会现象中,恰好地选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为短篇小说的题材。'所以,短篇小说在选材时,不能只着眼于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着眼于把生活的侧面、片断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会的'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东西,从而由时代和社会的一角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全貌,使读者从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腾澎湃的大海。
对于短篇小说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同样要十分重视。'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总是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思想内容。他构思小说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这一主题,创造人物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好的小说总是有一个好的主题的。'([英]小说家的技巧)衡量一篇小说的美学价值,重要的并不是看题材本身,而是看作者对于题材所开掘的思想的深度--主题提炼的程度。所谓开掘,就是要深入发掘生活素材所内涵的本质意义的东西;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本质意义开掘得越深入,主题思想就越深刻,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美学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说,一篇没有好的主题的小说,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李师东在一个新的文学层面的诞生中评论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时指出:'八十年代的文学,是以对表现疆域的拓展的掘进、对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实验为其显著特征的。与前几茬作家相伴随的是冲突和对抗、张扬和摒弃、试验和沿袭、超前和滞后、创新和守成、反拨和建立等源远流长的话题。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感受到来自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的冲撞和对举。''在九十年代新的时空下,这一茬更为年轻的青年作家得以走上文坛,正在于他们明显疏离了前几茬作家习惯关心的话题,而与社会的新的变化和进展保持了同步相向的趋势把个人的情绪与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处境勾连在一起,谋求与九十年代社会的契合,体现中国社会新的进展,这正是他们的努力。以一种消解的姿态,达到对文学的整合,以反先锋的方式,回归到朴素的情感姿态,以个人化的方式,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这正是这个新生代作家群的文学用心。'(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生代小说系列'总序)应该指出:小说写作中对材料的分析与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分析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一个文学作家应当走的‘创作过程‘的道路,是和社会科学家研究过程的道路相反的。''社会科学家所取以为研究的资料者,是那些错综的自然的现象,文学作家的却是造成那些现象的活生生的人。社会科学家把那些现象比较分析,达到了结论;文学作家却是从那些活生生的人身上,--从他们相互的关系上,看明了某种现象,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它,如果作家有的是正确的眼光,深入的眼光,则他虽不作结论而结论自在其中了。'(茅盾论创作第466页)因此,小说作者的分析工作是与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体验、理解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它是融化在形象思维中的。
许多小说作者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有的作品的主题是在人物之前产生的,而有的主题是在有了人物之后才确定的。例如茅盾创作春蚕,是先有了主题,'其次便是处理人物,构造故事。'(我怎样写春蚕)而王蒙说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并不是先有了主题然后再去写的。他说:'夜的眼是什么先行呢?是感觉先行,感受先行,是对城市夜景的感受先行。这里头有我个人的感觉,但又不全都是。夜的眼就是写一个长期在农村、在边远地区的人对大城市、对我们生活的感受。这个感受饮食着深思对我们生活的深思,这个深思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它充满了深思。'王蒙又说:'夜的眼还有一个主题,这也是我在最近才明确的,就是写了我们生活中的转机。所谓‘转机‘,充满了艰难,充满着历史的负担,但又开始有了新的东西,大有希望。夜的眼里既有负担,又有希望;既有伤痕,又有跨越伤痕向前进的努力;既有思索,又有感受;既有想不清的地方,又有相当清楚的地方。我觉得夜的眼里包含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漫话小说创作)
总之,我们对小说的材料必须深入开掘,对主题必须刻苦提炼。而在构思时、写作中,是不能将主题提炼、人物刻划割裂开来的。可以是主题先行,也可以是人物先行,还可以是感受先行。而且,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即写成多主题的小说。
[编辑本段]
微型小说的写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修。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人意料。
对待微型小说的特点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争取在理论指导下站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实践,二要灵活运用,甚至不去联系,让它们在潜意识中随时起到作用。还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发扬精华,受到感应,并力求创新,出自己意。上述特点,特别是'博采众长'中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一些结构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种模式,供初学者学习。
格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这样的事‘,但决不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能够一个个地确定人物自己的非我们所有的思想中的一切最隐蔽的活动,那些与我们不同的本能所产生的一切神秘的希求,他那器官、神经、血液、肌肤和与我们特殊的体质所决定的暧昧的冲动。'这就是说: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构思塑造着人物,但人物却对作者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作者三番五次地进行艺术构思,修改自己的人物性格,要人物活起来站起来,是典型又是个性;人物性格一旦形成,一旦活起来站起来,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思想性格、个人气质来思考,说话,做事,行动,抒发内心情绪。这时候,他常常要跟他的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应该怎样描写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笔就只好顺着人物自身的行动进行写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只有在进行认真、深刻的艺术构思后才会出现,草率从事是写不出真正的小说人物的。
(三)小说人物的个性特征需要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在小说写作中,细节描写对人物的个性化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真实的典型的细节首先是行动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方面的,或者是心理活动方面的,以及其它方面的。作家刘真从创作中体会到:'作品中的细节,就象活人身上的细胞,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谓作品的高度,深度,是由它的细部来决定的。''一个细节很难构成一篇小说,可它常常是一篇小说的引线或基础。'(首先要攻下的难关)
学习小说写作,一定要下功夫寻找这样的细节--看似无所谓却有重要意义的细节。因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正是由许多适当而具有力的典型细节来完成的。唯有把许多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有机地贯串起来,组织起来,才能达到从典型环境中描写典型性格的目的。
另外,有的作者还常常通过写人物小传分析人物性格。这种人物小传对作者掌握人物性格有一定帮助,初学者也可在习作小说时采用。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所有小说都具有的最高要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伊莉沙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故事是什么呢?'故事是一些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早餐后中餐,星期一后是星期二,死亡后腐烂等等。就故事在小说中的地位而言,它只有一个优点:使读者想要知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故事虽是最低下和最简陋的文学肌体,却是小说这种非常复杂肌体中的最高因素。'(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22页)
然而,初学写作者必须了解,小说的故事和一般意义上的故事是有很大区别的。小说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臆造由于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并进行了巧妙的组织,读者会觉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还要真实可信。当然,发挥想象构思故事绝对不是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胡编瞎造,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作为构成作品情节的基础,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中,选取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经过提炼的加工改造的功夫,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这种提炼的加工改造,就是情节典型化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根据提炼出的主题,从人物性格出发虚构故事情节,这是小说构思的基本原则。学习写作小说必须懂得情节及其与故事的区别。情节是什么?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屿、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的性格、典型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和青年作家的谈话)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爱?摩?福斯特指出:'情节是小说中较高级的一面','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小说面面观)
传统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破题、开端、发展、**和结局等五个环节。当代小说的情节安排已经不受这些环节的限制,如有的没有破题,直接写开端;有的可在**中暗示结局。
在写作时,情节通常是由场面和线索构成的。场面,指小说中被处理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关系,它是比事件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线索,指把人物活动贯穿起来完成情节发展的事物或事件。短篇小说多为一根情节线索,也有两根的,一是主线,一是次线;一是明线,一是暗线。安排故事和情节需要使用'大纲'。一般来说,'大纲'包括:1、主要人物表;2、故事要点;3、重要场面;4、作品主题;5、篇章结构。这样的'备忘录'式的大纲,虽然在实际写作时会有修改,但是它比没有大纲要好得多,尤其对初学写作小说的人更为重要。六、精于首尾,善于叙述一篇好的故事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必须简单;二是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兴趣;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所谓好的开头,不仅仅是个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小说如何截取生活片断、恰当地'切入'的问题,是小说的总体构思的问题。好的开头必须直截了当,引进人物,展开故事。至于结尾,在短篇小说写作中同样重要。这是因为好的结尾可以提高和深化作品的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优秀短篇小说的结尾,或给人以人生哲理的思索,或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或使人掩卷深思对于整个作品的叙述的技巧--写的技巧,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王蒙指出:'构思得差不多了,靠写。写,不仅仅是把想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固定下来,写,是创造的最重要的阶段。正是在写的过程中,你的思维活动、感情活动、内心活动才空前活跃起来。'那末,怎样来叙写?可以像写章回体小说那样去叙写,也可以像书信那样去叙写;可以连贯性地叙写,也可以间断性地叙写应该看到,短篇小说的叙写是十分自由的。
叙写中的时间如何安排是个技巧问题,这是因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的重要的地位。'(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构思注意
(一)'小说家的时钟':讲故事的要则之一是能同时天南海北,无所不知地讲,不但精通历史,通晓当今,还能洞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者的叙述中,所有已知的和预期的时间都集中在即刻发生的事件上。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家的时钟'同时报出不同的时间。这种时间说明:无论故事起初是怎样构思的,叙述总是象花筒似地把各个时间牵连在一起。最简单的叙述就是将各种感觉、回忆和推测的过程混为一体。小说作者安排故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他可以调整各事件所占的时间比例。一个重要的事件可以写得比它实际发生的过程更长一些;而漫长的历史用一段文字就可以概括叙述出来。这种叙述的灵活性正是小说作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之一:用时间比例来表明每一事件的相对重要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小说家在写作时可以象一把扇子似地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既然每一篇故事根据自己的轻重缓急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计算时间的方法,那么作者如何计算时间就是非常重要的。
(二)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在叙写中,小说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把时钟拨快,有时把时钟拨慢,有时把指针倒回或拨前,但是,没有一个作者能全然不顾时间的顺序。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极为必要,没有任何小说可以摆脱它。'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同样的充满了时间性不管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实际上都是由两种生活合成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而我们的行为也显示出一种双重的忠诚。‘我只看了她五分钟,但那是值得的。‘这个简单的句子里就含有这种双重的忠诚。故事是叙述时间生活的,但在小说中--如果是好小说--则必须包含价值生活。'所以,叙写故事不能忽略自然的时间生活,但是更要注意社会的价值生活,必须匠心经营,写好价值生活。
(三)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小说的叙写应使读者有历史感。为此,小说作者在把自己的故事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的同时,他就应对历史负起责任。这就是说,小说场景的每一个细节,对话中的每一个片断以及书中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必须合乎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这样,在写作中就有了微观叙述和宏观叙述。所谓微观叙述,是指'按时序组织起来的一连串事件';所谓宏观叙述,是指'历史的一个片断'。这两种叙述使得作者能够正确处理'小说范畴里的时间安排和小说结构与历史前景间的关系。'(乔纳森?雷班现代小说写作技巧)
(四)三项基本选择:在对待时间的安排上,作者通常有三项基本的选择:一是按'时间一致'的原则来叙述,使小说里的事件在前后顺序上同阅读的顺序大致一样。二是用缩短或概述时间的办法去叙述,在故事的开端或结局之间略去若干年月。这样,读者的阅读时间和小说人物的行动时间是不一致的。三是用时序颠倒的方法进行叙述,阅读时间和行动时间有时一致又有时不一致。
(五)叙述时间的距离:时间在小说里除了起着'导演'的作用之外,又起着引起'悬念'的作用。'在一本我们称为严肃的小说中,我们同样也感到,或者应该感到时钟一小时又一小时地在轰响,日历一页又一页地掀过去。此外,时间还把读者牢牢地系在宏大的‘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叫它场景也未尝不可--,而这些‘现在‘是由一些中间性的情节连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在时间上前后移动,但是现在这一时刻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伊莉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
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第一、确定体裁。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并且选取了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笔,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你感到要向父母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觉得寒山寺的钟特别吸引人,并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则可以偏重于回忆,写成小米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第二、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那末,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写荔枝蜜就是利用感情线索,才把儿时记忆、从化疗养、荔枝树林、苏轼诗词、喜尝蜂蜜、参观蜂场、赞扬蜜蜂、农民劳动和夜晚梦蜂等事串连起来的。
二是事物线索。如曹靖华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发扬延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奋斗精神,就搜罗记忆中有关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也是以物为线索的,如冰心的樱花赞。
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鹜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能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杨朔的海市、贾平凹的丑石等。
五是景物线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山景物记、西湖即景。
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刘白羽写长江三日就以游程为主线来写,当然,全文还有一条哲理性的思绪线索:“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文无定法”散文的线索很多,以上六种线索是较为人们常用的。
第三、创造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全篇着力于“淡淡的情趣”顺着沿路走来、伫立凝想的线索,通过描绘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树影、雾气、灯光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叶香、蛙鸣、蝉声,又可味可闻。更加上心情的抒写,巧妙的譬喻,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写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创造的。
构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鉴,更需自己创新。过去就有一个青年作者发明出一种“散文快速构思法”为青春、采石等刊物的编辑所重视。
短篇小说的选材
(一)撷新去陈,根据时代需要选材。短篇小说的题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人类涉足的领域、产生的事件,都可以经过选择作为作品的题材。但是,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考虑,我们就必须撷新去陈,尽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题材来写。
(二)以小见大,根据体裁特点选材。短篇小说这种体裁的形式特点,要求作者不能象写长篇小说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就象是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轮可以知道树龄一样,短篇小说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窥见整个人生。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了在短篇小说中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写作短篇小说时,都是选取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为题材的。因此,有经验的小说家在谈创作经验时就指出,创作短篇小说必须善于'截取'、'选择'。如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中就说过,短篇小说构思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广阔的、浩如烟海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而且你自己还一时说不清楚。这个过程叫作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你必须选择这样一个‘小‘,否则,你就无从构思无从下笔,就会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一般来说,作者应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这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得生动、深刻。当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从写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人和事开始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选材是短篇小说写作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选材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取可以写入小说中的题材--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具有从纷纭的生活现象中'捕捉'题材的能力。这种'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的能力,对于小说创作极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选集后记中指出:'在横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各样环节茫然无知;在纵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看不清,那么,你就很少可能在繁复的社会现象中,恰好地选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为短篇小说的题材。'所以,短篇小说在选材时,不能只着眼于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着眼于把生活的侧面、片断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会的'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东西,从而由时代和社会的一角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全貌,使读者从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腾澎湃的大海。
对于短篇小说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同样要十分重视。'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总是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思想内容。他构思小说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这一主题,创造人物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好的小说总是有一个好的主题的。'([英]小说家的技巧)衡量一篇小说的美学价值,重要的并不是看题材本身,而是看作者对于题材所开掘的思想的深度--主题提炼的程度。所谓开掘,就是要深入发掘生活素材所内涵的本质意义的东西;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本质意义开掘得越深入,主题思想就越深刻,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美学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说,一篇没有好的主题的小说,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李师东在一个新的文学层面的诞生中评论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时指出:'八十年代的文学,是以对表现疆域的拓展的掘进、对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实验为其显著特征的。与前几茬作家相伴随的是冲突和对抗、张扬和摒弃、试验和沿袭、超前和滞后、创新和守成、反拨和建立等源远流长的话题。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感受到来自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的冲撞和对举。''在九十年代新的时空下,这一茬更为年轻的青年作家得以走上文坛,正在于他们明显疏离了前几茬作家习惯关心的话题,而与社会的新的变化和进展保持了同步相向的趋势把个人的情绪与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处境勾连在一起,谋求与九十年代社会的契合,体现中国社会新的进展,这正是他们的努力。以一种消解的姿态,达到对文学的整合,以反先锋的方式,回归到朴素的情感姿态,以个人化的方式,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这正是这个新生代作家群的文学用心。'(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生代小说系列'总序)应该指出:小说写作中对材料的分析与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分析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一个文学作家应当走的‘创作过程‘的道路,是和社会科学家研究过程的道路相反的。''社会科学家所取以为研究的资料者,是那些错综的自然的现象,文学作家的却是造成那些现象的活生生的人。社会科学家把那些现象比较分析,达到了结论;文学作家却是从那些活生生的人身上,--从他们相互的关系上,看明了某种现象,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它,如果作家有的是正确的眼光,深入的眼光,则他虽不作结论而结论自在其中了。'(茅盾论创作第466页)因此,小说作者的分析工作是与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体验、理解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它是融化在形象思维中的。
许多小说作者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有的作品的主题是在人物之前产生的,而有的主题是在有了人物之后才确定的。例如茅盾创作春蚕,是先有了主题,'其次便是处理人物,构造故事。'(我怎样写春蚕)而王蒙说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并不是先有了主题然后再去写的。他说:'夜的眼是什么先行呢?是感觉先行,感受先行,是对城市夜景的感受先行。这里头有我个人的感觉,但又不全都是。夜的眼就是写一个长期在农村、在边远地区的人对大城市、对我们生活的感受。这个感受饮食着深思对我们生活的深思,这个深思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它充满了深思。'王蒙又说:'夜的眼还有一个主题,这也是我在最近才明确的,就是写了我们生活中的转机。所谓‘转机‘,充满了艰难,充满着历史的负担,但又开始有了新的东西,大有希望。夜的眼里既有负担,又有希望;既有伤痕,又有跨越伤痕向前进的努力;既有思索,又有感受;既有想不清的地方,又有相当清楚的地方。我觉得夜的眼里包含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漫话小说创作)
总之,我们对小说的材料必须深入开掘,对主题必须刻苦提炼。而在构思时、写作中,是不能将主题提炼、人物刻划割裂开来的。可以是主题先行,也可以是人物先行,还可以是感受先行。而且,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即写成多主题的小说。
[编辑本段]
微型小说的写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修。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人意料。
对待微型小说的特点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争取在理论指导下站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实践,二要灵活运用,甚至不去联系,让它们在潜意识中随时起到作用。还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发扬精华,受到感应,并力求创新,出自己意。上述特点,特别是'博采众长'中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一些结构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种模式,供初学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