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穿越清朝的太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口气,精神也为之一畅,信步走回行宫。大概是没了心里的包袱,这一夜睡的格外香甜。第二天辰时初刻,苍梧那边已经传来消息,肃顺已经拿住,包括他的两个心腹国子监祭酒兰轻卓、吏部尚书陈恩。
网,现正秘密押往京城。想想这个受宠多年、权倾朝束手就缚,大伙犹自不敢确定,直到辰末,醇王亲自快马加鞭赶来,奏报属实。一时间行宫里欢声雷动。连着宫女、太监们平日里备受内务府克扣,这时也都跟着扬眉吐气起来。
只有恭王奕监。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肃顺算是废了,自己也就没了用处,等回到京城,指不定这假太监还想什么阴招对付自己呢。一边提心吊胆。一边又想自己跟肃顺两人争斗多年,处心积虑,到头来却成了替他人做嫁衣裳,一念至此,不禁兔死狐悲,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伤心归伤心,该办的事情却不敢不办。当即奉两宫及小皇帝回京,同时飞马报知京中留守,立刻动手清除肃党!
一行人兴高采烈,两顶大轿。皇后带着小皇帝在前,懿妃在后,再加上护驾的队伍,浩浩荡荡迤逦南行。未正一刻便到了德胜门外,文武百官在此接驾,报名磕头。轿子便走得慢了。等进了德胜门,由鼓楼经过地安门,向东往南,由天安门入宫,换乘软轿,到了历朝太后所住的慈宁宫,已是薄暮时分了。皇后叫过萧然道:“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萧然早有算计,不暇思索的道:“现在这局面。非得恭王才能压得住,咱们还得靠着他。传恭王来,让他安排。”
皇后当即吩咐人下去传。不一时回来奏报,说恭王已经进宫。正在养心殿候驾。跟懿妃一齐赶过去,才一迈进门槛儿,就瞧着奕儿愣愣的出身,连请安都忘了。萧然好意提醒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谁知奕心里正在琢磨地就是他,听声转头,一瞧见萧然,猛一哆嗦,捧在手上的大帽子都吓掉了。懿妃跟皇后都是一怔,对视了一眼,道:“六爷身子不豫?用不用叫传太医?”
奕小毛病。”
政变发动,到了现在这一步,所有的细节奕了。皇后跟懿妃只是问了一下明天该做什么,召见那些臣工,到时说些什么话,至于其他,一概由他来安排。这个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萧然是否会急着报私仇,回起话来未免提心吊胆。偏赶上这天中午萧然吃咸了,一个劲儿的咳嗽,每咳嗽一声,奕都是极有眼色的人,自然瞧见了,心里好生奇怪,嘴上却不便说破。
萧然这时的意图,还是要保着恭王的。这一点其实奕白,单凭两宫太后,暂时还不足以控制时局,必须留下他这么一个傀儡。要不是因为这个,只怕自己下场比肃六还要惨些呢!
风水轮流转,只是对于这个假太监来说,未免转地太快了些
—
现在着手要做的问题,就是如何顺利接收政权。这要分成几个大步,首先,是清除肃顺的党羽,这一步走起来要极为慎重。倘或搞株连,不分青红皂白的一网打尽,牵扯到的官员只怕要成百上千,对于大清朝内忧外患的局势来说,无疑就会造成雪崩一样的灭顶之灾。顾命八大臣垮台了,那些倚他们为靠山的人,本来就惶惶不可终日,逼得急了,只怕还要生出别的变故。
所以现下要做的,就是把肃顺地党羽分开,诸如兰轻卓一类的死党,必须除去;但是平日里只是观风望色、趋利避害的那些人,暂时可以不动,以安民心。至于安插在皇宫里的眼线,则必须全力清除,宁可错杀,不可漏网!
第二步,是对于驻扎在外的巡抚、督抚一类的封疆大吏,除了曾国藩已经不必顾虑,其他与肃顺关系密切地,有四川总督骆秉章,两广总督劳崇光,湖广总督官文,代理安徽巡抚彭玉麟,河南巡抚严树霖,以及新近接了胡林翼遗缺的湖北巡抚李续宜。中枢变故,势必引起这些人的猜疑,而一旦发动,或联名上奏,或搁拒上谕,甚至是武力兵谏,那分量就可想而知了!
曾国藩作为马首,现在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却是奕最高明的一招好棋。有他坐镇江南,起码可以应一时之缓急。朝廷再下旨安抚,京城这边,必须一切尽快,只要肃顺、端华、载垣人头落地,那么一切也就好办多了。
第三,就是要组建新的军机,这是政权是否能够顺利过度的最关键。奕这次政变造成的开缺,也由他来一手操办,甄别人选。
最后一步,就是要如何给肃顺等人定罪,处斩并昭告天下。毕竟一个是骨重臣,两个铁帽子亲王,不能说砍头就砍头,总要有个名目。奕从袖子里取出一道奏本,拣着要紧的罪名逐条念给两宫太后听“一、假赞襄政务之名,诸事并不请旨,擅自主持,专擅朝政。两宫皇太后面谕,亦敢违阻不行。二、御史董元醇条奏皇太后垂帘等事,擅改谕旨,且当面咆哮,目无君上。三、每言亲王等不可召见,意存离间。四、肃顺扈从梓宫回京,辄敢私带眷属随行”
刚念到这里,萧然在一旁猛一拍大腿,叫道:“啊呀!忘了大事!”奕“萧总管本王,本王忘了何事?”
口气,精神也为之一畅,信步走回行宫。大概是没了心里的包袱,这一夜睡的格外香甜。第二天辰时初刻,苍梧那边已经传来消息,肃顺已经拿住,包括他的两个心腹国子监祭酒兰轻卓、吏部尚书陈恩。
网,现正秘密押往京城。想想这个受宠多年、权倾朝束手就缚,大伙犹自不敢确定,直到辰末,醇王亲自快马加鞭赶来,奏报属实。一时间行宫里欢声雷动。连着宫女、太监们平日里备受内务府克扣,这时也都跟着扬眉吐气起来。
只有恭王奕监。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现在肃顺算是废了,自己也就没了用处,等回到京城,指不定这假太监还想什么阴招对付自己呢。一边提心吊胆。一边又想自己跟肃顺两人争斗多年,处心积虑,到头来却成了替他人做嫁衣裳,一念至此,不禁兔死狐悲,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伤心归伤心,该办的事情却不敢不办。当即奉两宫及小皇帝回京,同时飞马报知京中留守,立刻动手清除肃党!
一行人兴高采烈,两顶大轿。皇后带着小皇帝在前,懿妃在后,再加上护驾的队伍,浩浩荡荡迤逦南行。未正一刻便到了德胜门外,文武百官在此接驾,报名磕头。轿子便走得慢了。等进了德胜门,由鼓楼经过地安门,向东往南,由天安门入宫,换乘软轿,到了历朝太后所住的慈宁宫,已是薄暮时分了。皇后叫过萧然道:“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萧然早有算计,不暇思索的道:“现在这局面。非得恭王才能压得住,咱们还得靠着他。传恭王来,让他安排。”
皇后当即吩咐人下去传。不一时回来奏报,说恭王已经进宫。正在养心殿候驾。跟懿妃一齐赶过去,才一迈进门槛儿,就瞧着奕儿愣愣的出身,连请安都忘了。萧然好意提醒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谁知奕心里正在琢磨地就是他,听声转头,一瞧见萧然,猛一哆嗦,捧在手上的大帽子都吓掉了。懿妃跟皇后都是一怔,对视了一眼,道:“六爷身子不豫?用不用叫传太医?”
奕小毛病。”
政变发动,到了现在这一步,所有的细节奕了。皇后跟懿妃只是问了一下明天该做什么,召见那些臣工,到时说些什么话,至于其他,一概由他来安排。这个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萧然是否会急着报私仇,回起话来未免提心吊胆。偏赶上这天中午萧然吃咸了,一个劲儿的咳嗽,每咳嗽一声,奕都是极有眼色的人,自然瞧见了,心里好生奇怪,嘴上却不便说破。
萧然这时的意图,还是要保着恭王的。这一点其实奕白,单凭两宫太后,暂时还不足以控制时局,必须留下他这么一个傀儡。要不是因为这个,只怕自己下场比肃六还要惨些呢!
风水轮流转,只是对于这个假太监来说,未免转地太快了些
—
现在着手要做的问题,就是如何顺利接收政权。这要分成几个大步,首先,是清除肃顺的党羽,这一步走起来要极为慎重。倘或搞株连,不分青红皂白的一网打尽,牵扯到的官员只怕要成百上千,对于大清朝内忧外患的局势来说,无疑就会造成雪崩一样的灭顶之灾。顾命八大臣垮台了,那些倚他们为靠山的人,本来就惶惶不可终日,逼得急了,只怕还要生出别的变故。
所以现下要做的,就是把肃顺地党羽分开,诸如兰轻卓一类的死党,必须除去;但是平日里只是观风望色、趋利避害的那些人,暂时可以不动,以安民心。至于安插在皇宫里的眼线,则必须全力清除,宁可错杀,不可漏网!
第二步,是对于驻扎在外的巡抚、督抚一类的封疆大吏,除了曾国藩已经不必顾虑,其他与肃顺关系密切地,有四川总督骆秉章,两广总督劳崇光,湖广总督官文,代理安徽巡抚彭玉麟,河南巡抚严树霖,以及新近接了胡林翼遗缺的湖北巡抚李续宜。中枢变故,势必引起这些人的猜疑,而一旦发动,或联名上奏,或搁拒上谕,甚至是武力兵谏,那分量就可想而知了!
曾国藩作为马首,现在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却是奕最高明的一招好棋。有他坐镇江南,起码可以应一时之缓急。朝廷再下旨安抚,京城这边,必须一切尽快,只要肃顺、端华、载垣人头落地,那么一切也就好办多了。
第三,就是要组建新的军机,这是政权是否能够顺利过度的最关键。奕这次政变造成的开缺,也由他来一手操办,甄别人选。
最后一步,就是要如何给肃顺等人定罪,处斩并昭告天下。毕竟一个是骨重臣,两个铁帽子亲王,不能说砍头就砍头,总要有个名目。奕从袖子里取出一道奏本,拣着要紧的罪名逐条念给两宫太后听“一、假赞襄政务之名,诸事并不请旨,擅自主持,专擅朝政。两宫皇太后面谕,亦敢违阻不行。二、御史董元醇条奏皇太后垂帘等事,擅改谕旨,且当面咆哮,目无君上。三、每言亲王等不可召见,意存离间。四、肃顺扈从梓宫回京,辄敢私带眷属随行”
刚念到这里,萧然在一旁猛一拍大腿,叫道:“啊呀!忘了大事!”奕“萧总管本王,本王忘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