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夜谈会㈡ (2/2)
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普天之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保一方平安。世间从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扯远了!”
“我的理想?你们士大夫,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不想这样,我想的就是有一些财产,将来娶妻生子,好好过日子,就太好了。你们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敢说我这个理想代表这全天下之人,百姓可不管谁来当皇帝,只有能养家糊口,官府不要太过分,逢天灾皇帝减点税赋,就算得上百年难遇的世了。所以,一个好朝廷,就看百姓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判断一个官吏称不称职,也是如此,光自己清廉,那还是不够滴!”
“朝颓朝廷,国家是国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为什么?朝廷乃一家一姓之朝廷,而国家却是千家万户之组成。所以说,朝廷灭亡了,也就是改姓了,但是国家却存在。当今天下,西夏、金、宋与蒙古皆是一国。你们三位要承认,你们忠的是金国皇帝,如果你们真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要恢复汉家天下,最起码要恢复到徽钦二帝之时的宋朝吧?要是没有了汉人皇帝,那真是亡国了,至少要一碗水端平吧?你们可不要去蒙古人那告密,我可不会承认说过这样的话!”
“我心目中的世,可不是万国来贺,四夷皆服之类的。那都是虚的,你们知道这天下到底有多大?所以只要是我汉人兵锋所指,皆以操汉话为荣,异族百姓皆习汉字改汉姓,对了,还要习惯使筷箸!要有实实在在官府治理。”
“这天下并非越大越好,要是岭南发生叛乱,我们身处这阿勒坛之北的所在,恐怕最快也要一年半之后才知道,这如何及时平乱?要是传驿的路上有所阻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呢!包可怕的是,要是遇到一个不肖的地方官,那就小事变成大祸事。正所谓,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唐时,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何其广也,若一小族反叛,长安的皇帝却茫然不知”
众人围做火堆旁,一边啃着鲜美的羊肉,一边品尝着梁诗若小妹妹穿花般斟上的马奶子酒。赵诚一边塞满了嘴羊肉,一边阔论高谈着。
王敬诚、刘翼和何进起初还比较拘谨,一旦谈开了,就热烈了起来,耶律文山也偶尔插上一两句。可是赵诚一番上通天文下达地理,博古通今和有理有据的论点,让所有人都放弃了辩论的权利,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余自以为学贯古今,今日方知,余不过是一坐井观天之辈!”王敬诚叹道。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刘翼将手中的骨头扔得老远“尽信书不如无书,从今往后,当别寻治天下之法!”
“这个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也,有识不在年高!”何进恭敬地行了个礼,让赵诚觉得挺得意。
梁诗若一个晚上,就半张着小子冖着赵诚天花乱坠地胡侃,看她的那两位新任西席如孩童般频频点头,最后不敢有一句反对之语,她对赵诚开始崇拜起来。
耶律文山今天挺高兴,赵诚那一番关于商人的言论,让他有茅塞顿开兼扬眉吐气之感,对赵诚愈发尊重起来。
夜深了,赵诚讲了一个晚上,已经十分困了,连打了几个哈欠,起身睡觉去了。几位新来者看着赵诚小小的背影,一时有些荒唐的感觉。王敬诚对着耶律文山问道:“管家,赵公子真的没有老师吗?他小小年纪,学识却如此广博,纵是一老学究穷极一生,恐怕也不及他学识的十分之一。”
“这个嘛”事实上,耶律文山也只比这几位早那么一些天,所以他自以为高人一等,有些摆架子“这说来就话长了,传说中”
耶律文山半是道听途说,半是添油加醋地将赵诚那传奇的出身说了一遍,王敬诚等人俱都震惊无比,他们被蒙古军掳至蒙古,虽都学会蒙古语,但从未有蒙古人会跟他们这些汉人奴隶谈这些隐秘之事。
“要不是天意如此,倒也无从解释这其中的缘故!”王敬诚道,旋而又问“他果真姓赵吗?”
“只可惜,他生在蒙古。”刘翼却说道。
众人一时无语,久久才散了去。
保一方平安。世间从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扯远了!”
“我的理想?你们士大夫,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不想这样,我想的就是有一些财产,将来娶妻生子,好好过日子,就太好了。你们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敢说我这个理想代表这全天下之人,百姓可不管谁来当皇帝,只有能养家糊口,官府不要太过分,逢天灾皇帝减点税赋,就算得上百年难遇的世了。所以,一个好朝廷,就看百姓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判断一个官吏称不称职,也是如此,光自己清廉,那还是不够滴!”
“朝颓朝廷,国家是国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为什么?朝廷乃一家一姓之朝廷,而国家却是千家万户之组成。所以说,朝廷灭亡了,也就是改姓了,但是国家却存在。当今天下,西夏、金、宋与蒙古皆是一国。你们三位要承认,你们忠的是金国皇帝,如果你们真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要恢复汉家天下,最起码要恢复到徽钦二帝之时的宋朝吧?要是没有了汉人皇帝,那真是亡国了,至少要一碗水端平吧?你们可不要去蒙古人那告密,我可不会承认说过这样的话!”
“我心目中的世,可不是万国来贺,四夷皆服之类的。那都是虚的,你们知道这天下到底有多大?所以只要是我汉人兵锋所指,皆以操汉话为荣,异族百姓皆习汉字改汉姓,对了,还要习惯使筷箸!要有实实在在官府治理。”
“这天下并非越大越好,要是岭南发生叛乱,我们身处这阿勒坛之北的所在,恐怕最快也要一年半之后才知道,这如何及时平乱?要是传驿的路上有所阻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呢!包可怕的是,要是遇到一个不肖的地方官,那就小事变成大祸事。正所谓,鞭长莫及,远水解不了近渴。唐时,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何其广也,若一小族反叛,长安的皇帝却茫然不知”
众人围做火堆旁,一边啃着鲜美的羊肉,一边品尝着梁诗若小妹妹穿花般斟上的马奶子酒。赵诚一边塞满了嘴羊肉,一边阔论高谈着。
王敬诚、刘翼和何进起初还比较拘谨,一旦谈开了,就热烈了起来,耶律文山也偶尔插上一两句。可是赵诚一番上通天文下达地理,博古通今和有理有据的论点,让所有人都放弃了辩论的权利,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余自以为学贯古今,今日方知,余不过是一坐井观天之辈!”王敬诚叹道。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刘翼将手中的骨头扔得老远“尽信书不如无书,从今往后,当别寻治天下之法!”
“这个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也,有识不在年高!”何进恭敬地行了个礼,让赵诚觉得挺得意。
梁诗若一个晚上,就半张着小子冖着赵诚天花乱坠地胡侃,看她的那两位新任西席如孩童般频频点头,最后不敢有一句反对之语,她对赵诚开始崇拜起来。
耶律文山今天挺高兴,赵诚那一番关于商人的言论,让他有茅塞顿开兼扬眉吐气之感,对赵诚愈发尊重起来。
夜深了,赵诚讲了一个晚上,已经十分困了,连打了几个哈欠,起身睡觉去了。几位新来者看着赵诚小小的背影,一时有些荒唐的感觉。王敬诚对着耶律文山问道:“管家,赵公子真的没有老师吗?他小小年纪,学识却如此广博,纵是一老学究穷极一生,恐怕也不及他学识的十分之一。”
“这个嘛”事实上,耶律文山也只比这几位早那么一些天,所以他自以为高人一等,有些摆架子“这说来就话长了,传说中”
耶律文山半是道听途说,半是添油加醋地将赵诚那传奇的出身说了一遍,王敬诚等人俱都震惊无比,他们被蒙古军掳至蒙古,虽都学会蒙古语,但从未有蒙古人会跟他们这些汉人奴隶谈这些隐秘之事。
“要不是天意如此,倒也无从解释这其中的缘故!”王敬诚道,旋而又问“他果真姓赵吗?”
“只可惜,他生在蒙古。”刘翼却说道。
众人一时无语,久久才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