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生死都要与你相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章
命运之事难以言喻!明明前一刻生死难卜,处于饥寒交迫之境的人,竟在一瞬间峰回路转,咸鱼翻身,旁人称羡,说她命好运也好。
真是这样吗?
多年来,她一直这样问自己──那个在官道旁乞讨的她,跟在皇宫中不愁吃穿的她,到底哪一个好?
她竟然不知道答案
心宝,原不是她的本名,事实上,她也没有本名。她出生时,家中唯一的男丁,也就是她的哥哥,染病丧命;重男轻女的爹娘伤心不已,心里更是笃定认为,一定是刚出生的她带来祸害。
于是她的爹娘为她取名殇儿,除了这个不太好听的小名之外,她没有本名一来纪念哥哥,二来也注定了她在本生家庭的悲惨命运。
心宝从来不怪爹娘,任凭爹娘使唤才五岁多的她负担繁重的家务,甚至一个小女娃必须帮着爹操持农务,耕作家中的那一口田。
那时的她,虽然得不到爹娘的爱,每每面对的都是爹娘的责备与怒骂,但她知道,那只是因为爹娘太思念哥哥了,不能怪爹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李师傅教她的。
话说,连她的名字,那个笔画多又难写的“殇”字也是李师傅教的。虽然李师傅教她写这个字时,一直皱着眉头,说哪有爹娘把女儿的名字取成这样
不过李师傅也称赞她,说他没看过像她这样聪颖的女娃,才五、六岁就学会写这么多字,假以时日,说不定她也能成为个名闻青史的咏絮才。
七岁前的生活又忙又累,但至少知道家在哪里;七岁之后,一切都变了,就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一瞬间天崩地裂,人没有力量能够抵抗命运。
她七岁那一年,世道差,北方的干旱让农地难耕,而听说南方却是洪涝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随处可闻有人饿死。
她原本住在京城东方一个靠近山脚的小村落,后来因为干旱实在太严重了,爹娘决定弃田而走,另觅生路。
可是因为身边的粮食与盘缠有限,他们竟然在半路上丢下了她,只因为娘刚生下了她的弟弟。在两相抉择下,这个决定做得似乎毫不为难。
她永远记得那一刻的心情,站在路上,尽管心里害怕,但是她不哭也不闹。她能体谅,爹娘本来就不喜欢她,现在多了弟弟,这个家就更无她容身之处!
人是不能抗拒命运的
流离失所的人很多,人潮几乎塞满了官道两侧,她一个七岁的小女娃走在人群中,脚步比别人慢,可是竟然一点都不突兀,好像也没有人在乎,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无家可归。
她就跟着一群人,走了好远一段路,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有时,她也跟着就在路边乞讨,向偶尔会来官道上施放赈粮的京城大户人家要点吃喝。
终于他们走到了天子脚下,原来人群往这里移动,是因为这里搭起了个棚子,官府在这里放粮,施粥给灾民们喝。
听有些灾民说,朝廷已经大开天下所有粮仓,尽量赈济灾民,显然朝廷至少还有心要解决问题,不会放万千子民自生自灭。
只是大家也都说,当今皇上体弱多病、卧病在床,无法理政,靠着一班大臣撑起朝政,未来还是一片茫然。
这些她都不懂,她太小了,只知道那一碗热腾腾的粥让她第一次觉得原来活着是这种感觉,原来李师傅说人是铁、饭是钢,铁不跟钢斗,是这个道理
她喝完,站起身却看到棚子内外许多老人家躺在地上,饿了好长一段时间,又走了这么远的路,恐怕是走不到大锅前去领那一碗粥了。
她看着,心一紧,捧着自己的碗,跑到发粥的锅前,对着发粥的人说:“那里的爷爷、奶奶都走不过来”
后头有人叫喊着,要她不准插队,被发粥的人狠狠一瞪,所有人顿时不敢吭声;一旁负责主持赈济的官员看到,心里一沉思。
“我我可以帮忙送。”她自告奋勇。
“你吃饱了吗?”官员还是要她先顾自己。
她用力点头,那官员再想了想,下令“再开一锅,让小女娃帮忙送总不能走这么远的路,最后死在粥棚,那太冤了。”
于是她开始在棚子内穿梭,捧着一碗又一碗热腾腾的粥,送去给棚内外那些倒在地上的灾民。
一碗接着一碗,从早到晚,她几乎不停。她瘦弱的身躯就在人群间穿梭,看到有老人家无法走上前来,就主动帮忙端。
许多老人家看到,痛哭流涕的接过,大口大口唏哩呼噜喝着粥,一声感谢都说不清楚当然,也有人倒在地上... -->>
【第一章
命运之事难以言喻!明明前一刻生死难卜,处于饥寒交迫之境的人,竟在一瞬间峰回路转,咸鱼翻身,旁人称羡,说她命好运也好。
真是这样吗?
多年来,她一直这样问自己──那个在官道旁乞讨的她,跟在皇宫中不愁吃穿的她,到底哪一个好?
她竟然不知道答案
心宝,原不是她的本名,事实上,她也没有本名。她出生时,家中唯一的男丁,也就是她的哥哥,染病丧命;重男轻女的爹娘伤心不已,心里更是笃定认为,一定是刚出生的她带来祸害。
于是她的爹娘为她取名殇儿,除了这个不太好听的小名之外,她没有本名一来纪念哥哥,二来也注定了她在本生家庭的悲惨命运。
心宝从来不怪爹娘,任凭爹娘使唤才五岁多的她负担繁重的家务,甚至一个小女娃必须帮着爹操持农务,耕作家中的那一口田。
那时的她,虽然得不到爹娘的爱,每每面对的都是爹娘的责备与怒骂,但她知道,那只是因为爹娘太思念哥哥了,不能怪爹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李师傅教她的。
话说,连她的名字,那个笔画多又难写的“殇”字也是李师傅教的。虽然李师傅教她写这个字时,一直皱着眉头,说哪有爹娘把女儿的名字取成这样
不过李师傅也称赞她,说他没看过像她这样聪颖的女娃,才五、六岁就学会写这么多字,假以时日,说不定她也能成为个名闻青史的咏絮才。
七岁前的生活又忙又累,但至少知道家在哪里;七岁之后,一切都变了,就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一瞬间天崩地裂,人没有力量能够抵抗命运。
她七岁那一年,世道差,北方的干旱让农地难耕,而听说南方却是洪涝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随处可闻有人饿死。
她原本住在京城东方一个靠近山脚的小村落,后来因为干旱实在太严重了,爹娘决定弃田而走,另觅生路。
可是因为身边的粮食与盘缠有限,他们竟然在半路上丢下了她,只因为娘刚生下了她的弟弟。在两相抉择下,这个决定做得似乎毫不为难。
她永远记得那一刻的心情,站在路上,尽管心里害怕,但是她不哭也不闹。她能体谅,爹娘本来就不喜欢她,现在多了弟弟,这个家就更无她容身之处!
人是不能抗拒命运的
流离失所的人很多,人潮几乎塞满了官道两侧,她一个七岁的小女娃走在人群中,脚步比别人慢,可是竟然一点都不突兀,好像也没有人在乎,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无家可归。
她就跟着一群人,走了好远一段路,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有时,她也跟着就在路边乞讨,向偶尔会来官道上施放赈粮的京城大户人家要点吃喝。
终于他们走到了天子脚下,原来人群往这里移动,是因为这里搭起了个棚子,官府在这里放粮,施粥给灾民们喝。
听有些灾民说,朝廷已经大开天下所有粮仓,尽量赈济灾民,显然朝廷至少还有心要解决问题,不会放万千子民自生自灭。
只是大家也都说,当今皇上体弱多病、卧病在床,无法理政,靠着一班大臣撑起朝政,未来还是一片茫然。
这些她都不懂,她太小了,只知道那一碗热腾腾的粥让她第一次觉得原来活着是这种感觉,原来李师傅说人是铁、饭是钢,铁不跟钢斗,是这个道理
她喝完,站起身却看到棚子内外许多老人家躺在地上,饿了好长一段时间,又走了这么远的路,恐怕是走不到大锅前去领那一碗粥了。
她看着,心一紧,捧着自己的碗,跑到发粥的锅前,对着发粥的人说:“那里的爷爷、奶奶都走不过来”
后头有人叫喊着,要她不准插队,被发粥的人狠狠一瞪,所有人顿时不敢吭声;一旁负责主持赈济的官员看到,心里一沉思。
“我我可以帮忙送。”她自告奋勇。
“你吃饱了吗?”官员还是要她先顾自己。
她用力点头,那官员再想了想,下令“再开一锅,让小女娃帮忙送总不能走这么远的路,最后死在粥棚,那太冤了。”
于是她开始在棚子内穿梭,捧着一碗又一碗热腾腾的粥,送去给棚内外那些倒在地上的灾民。
一碗接着一碗,从早到晚,她几乎不停。她瘦弱的身躯就在人群间穿梭,看到有老人家无法走上前来,就主动帮忙端。
许多老人家看到,痛哭流涕的接过,大口大口唏哩呼噜喝着粥,一声感谢都说不清楚当然,也有人倒在地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