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徐霞客游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石坠落时不一起砸死这个不孝之子。〕船夫把船泊在画山下吃早餐。我于是登上画山山麓,与静闻选了块岩石盘坐在这景色优美的地方,上方覆盖着彩色的石璧,下边蘸着绿色的水波,简直是置身于图画之中了。崖壁的半中腰,有个洞向北,远望它非常深,上下都无处落脚。如果沿着石纹之间有梯子或石阶,不仅只是空中楼阁,也如置身在图画中隐居在岩穴中。返回来登上船,又向北行一里,上了小散滩。又往北二里,上了大散滩。又往北七里是锣鼓滩,河滩上有两块岩石似大象的形状,在东岸。此处江的西岸,有座圆峰端庄秀丽;江的东岸,有很多高岩突兀。此山南面的岩洞中,有水从洞中流出,顺着突出的岩石向下飞洒坠入江中,势同悬空的瀑布。粤中都是石峰拔地而起,水顺势四处流淌,无须穿破壑谷腾空而下。此条瀑布从高高的岩洞中流出,尤其奇妙绝伦。
又向北行八里,路过拦州。西北岸上有座山峰全部穿透,开初望见它,怀疑就是龙门的穿洞,按里程来计算它,才知道是另一座穿洞的山峰,先前因为夜里行船错过了它罢了。船转向西北行,又走三里,是冠岩。这之前江东岸有高峻的山崖,红绿之色鲜明映照,色彩的艳丽似画山。冠岩就在它的北面,山上层层石崖突出来,俨然似上朝时戴的帽子。北面的山麓,就有弯窿的洞穴向西临江,水从洞中派出来,外边与江流相通。划着船进去,洞口非常高,洞内更加宏大明朗,全部垂吊着钟乳石柱,可惜通水流的洞穴低低下伏,无从溯流远入。洞壁上有临海人王宗沐题的诗,〔别号敬所,是嘉靖癸丑年(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上级学官。〕诗不怎么好,当时跟着应和的有几十人,〔是吉人刘天授等人。〕全都刻在洞壁上。观览玩赏了很久,划船出洞,望见隔江处群峰聚合,回想起先前在拦州见到的有穿洞的山应当对着它的正面,可惜山回水转,连它是哪些山峰也没能辩认出来。不久,举头望见北边有一个明亮的山洞,另外悬在江东岸山峰的半山腰,就近在冠岩的北边。急忙呼叫船夫停船登岸,并叫他驾船在南田站等候。我于是望着东北方的山峰赶过去,一里,抵达山侧。起先踏着草丛登上嵘岩,随即弯腰穿过丛莽荆棘,半里越过岭坳。估计那透亮的洞穴在东面,而南面的山崖悬绝不可攀,反身沿山崖往北稍稍走下悬空的石阶,见到有一处垒砌石块堵住隘口的地方,心知离洞不远了。越往北下去,就果然见山洞穿透到南面。这座山非常薄,上部隆起如像合起来的手掌,中央裂开一道缝。北面下方全是累累巨石,南面便是悬崖悬空横亘着,所以登上洞去的路不由南面而从北面了。洞右又有旁洞和重叠的石室,外边罗列着稀疏的石棱,中间悬着圆柱,裂隙似分开的炜慢,向东北进去更深,似乎从前有人居住。洞北边又不时听到笑语之声,认为距有人的地方不远了,以为从北面取道,可以就近到达南田站。此时轰轰雷声催雨,连忙出了透亮的山洞。在北隅巨石的缝隙间,有许多叠累着的石块和丛生的荆棘,曲曲折折走过几处,望见北边有一间茅屋很近,但绝对不可通行。不得已,仍旧越过西面的山坳,沿着先前走过的丛莽往南下山,幸好雷声隆隆雨却没下下来。一里路,转到西北隅,又见到一个洞,南北横向贯通。它北峰的山麓,〔从冠岩前来,这里是北峰。〕北头也穿透了,但不怎么高敞。仍出了南面的洞口,于是往西北行走在平旷的田野中。稻禾已将开花,可田干枯得没有一滴水,此时风雨忽然来临,我为此感到十分庆幸。那在西面隔江屏风样矗立着的山,都是弯隆的石崖陡削的绝壁,在陆路上望它,更觉得山势峥嵘;东面就是石峰并立,后面衬托着高峻的峰峦。共走四里到达南田释,找船没找到,就濒江往北走,又行一里,才进了船。船夫在夜色里冒雨行船,又行五里,停泊在斗米、寸金二滩之间。半夜昂首远视,萤火虫组成的军阵照亮了山峦,远近交相映照。以非常微小的身躯而构成极奇异的景象,集合众小却现出宏大的景观,我没想到山都能够自己描绘自己,那就再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描绘的了。
二十七日黎明时出了峡口,上了寸金滩,二里路来到卖柴埠。西面山峰石崖并立,沉香堂在那里。又向西北行三里,山的北麓有洞嵌入江中,船转向东走,来不及进去。往东三里,到了碧岩。这个岩洞向北,石嘴饮吸着江水。它的上方削崖高悬,洞嵌在当中,虽不怎么深,可一柱正当洞口,依傍着云雾迎着江流,船帆拂拭着它的下方,筛慢般的岩石环绕在它的上方,也是临空观览远景的奇异胜地。从这里往北转去五里,路过豆豉井。又往西北行五里,到大墟,集市村落十分兴盛,登岸买蔬菜面粉。又向西北行五里,到横山岩。这个岩洞向东,俯瞰江流,点缀着石室,与碧岩很相似。右侧有个洞穴,向旁侧穿透到南边,南面又开有一个洞,十分宽大,有洞口有隐秘之处。深处西头上去就深入到昏黑幽暗之中,深处往南下坠之处,全镶嵌着空洞,通明透亮‘洞口在那下坠深处的东面,十分空阔,靠临江流,与前洞口并肩而立。又往北行五里,是龙门塘。往南望横山岩,西面穿透顶峰,虽似乎是穿通的石洞,却无从往上登。又向西五里,是新江口,又在夜色中行船十里才停泊下来。
二十八日黎明撑船,急忙推开船篷,已过了崖头山。十多里水路,抵达水月洞北的城下,命令顾仆随船前往浮桥,我同静闻经过文昌门外,又往西走到宁远门南边,过了南关桥。找到拓碑的工匠,所拓的碑帖仍然没有几张,急切地催促他。于是由宁远门进城,经过靖江王城的后门,打算进去与给谷会面,询问游独秀峰的日期,可后门关闭着,不能进去。于是顺着王城往东出了东江门,命令顾仆拿上行李进城赶到赵时雨的寓所,但他的女儿出痘,便到他寓所对门的唐葵吾之处。听说融止已打算动身,可石头还未取来。饭后命令静闻前去找融止,到了却已经走了,只留下字条说:“等到八月间来取。”真是可笑呀。
二十九日命令静闻由靖江王城的正门进去会见纷谷。我同顾仆再次出宁远门催促拓碑的人。到这时拓工才买来纸带上工具为前去拓碑做准备,我仍返回寓所。中午太炎热不能去别的地方,唯有躺下休息而已。下午,静闻前来述说,给谷的话十分不在意。我起初准备再度到省城时,登一次独秀峰后,马上前往柳州,不料登峰的日期既已拖延,拓碑还要推迟,心中十分怅怅不乐。三十日我在唐家寓所。因为连日来午日灼灼炎热威烈,阵雨不时暴淋,既厌倦去山中跋涉,又厌烦在街市中行走。只是命令静闻一人前去水月洞观察拓碑的人,下午回来报告,明天应该会移到龙隐岩去拓了。
六月初一日在唐家寓所。这天异常炎热,我暂且休息不出门。听说给谷因为焚香祭灵的事与靖江王有不快之事,所以要等待很久。可此时谣传衡州、永州已被流寇包围了,王城也更加戒严,我便无意再等着去登独秀峰。而拓碑的人拖延时间索取财物,我也不能等待下去,只是先拓好的二副陆务观的碑帖,末尾一张少了两个字,命令他再去拓,可他重拓的这一副,反而掉了一张,到催他再去补时,他愈加拖拖拉拉,终于延迟了我的行期。
独秀山北面面临池水,西南两面的山麓,我都绕着走过它们的下方,西岩也已探察了两次,唯有东麓与绝顶未登上去过。它不同于其他山峰之处,只是亭台楼阁罢了。
初二日叫顾仆去催促拓工,而我同静闻再去七星岩、栖霞洞游览。由七星观左侧进入岩洞的“争奇门”字是曹能始书写的,即刻登上台阶是碧虚阁。此阁在摘星亭左方,与七星洞前的一片云同一方向,〔“一片云”三个字是巡抚都御史许如兰所写,字体十分古朴。〕而在洞稍南,下走上登的人都要先经过这里。我过去游览时急于去七星岩,认为此处轩阁不必麻烦移步前去,后来屡次经过它下方,见上面有岩石倒垂,心里喜爱它,到此时首先进去。就见它的匾额是款县人吴国仕题写的。“碧虚”的名称,从前在栖霞洞,而今天此处又沿袭了这个名字,莫非那是用于亭子,而此处是用于楼阁吗?我在阁中饮茶,仰视楼阁被瓦片遮住了,看不见岩洞顶;随后转入玄武座后,以为石窟仅到此处,可不料也是豁然通透,顶上仅岩石高高横跨如同桥梁。如果去掉其中的轩阁,那么前后通明透亮,也是穿山、水月岩之类,但铺了瓦装上重重门窗,让人感到坐在其中不感到是岩洞,真如所说的把竹子削方来掩饰上面断裂的裂纹那样的事了。楼阁后方透进亮光之处的下方,又用石块垒砌成墙垣,高处与楼阁平齐,以阻断行人出入。我询问这里的僧人:“岩洞中何必铺瓦?”回答说:“担心风雨斜溅,石钟乳下滴。”“楼阁后边何必堵上墙?”答:“担心外边山上岔路多,洞内难以隐居。”又讯问道:“为什么不把楼阁移建到岩洞后边,前边空出岩洞作为大门,以便通路出入;后面紧靠楼阁筑墙,以便居住防守,难道不是还名山的本来面目,把房屋迁离这要害之处,两者都各得其所!”答:“没有钱粮。”既然这样,岩洞中的建筑,岩洞后边的堵塞物,又是能饿着肚子在空中画成的吗?又询间:“墙外的后山,从哪里取道去?”必须往南从大岩庵走。此庵就是花桥北面的第一座寺庵,庵里的僧人自称是七星老庵,我从前进去过,见到后边有李彦弼碑的地方。〕我点头同意他,于是出来,仍登上摘星亭,由一片云进入七星岩前洞。由楼阁后面往东上登几十级台阶,见到一小块平地,岩石盘绕在其中。于是向北出了后洞。洞右壁外面的山崖之上,石窍裂开,岩石如奇葩高悬,云状的石棱凌乱不堪。我急忙脱下衣服攀援而上,一连上去两层重叠着的石完,全都有门户排列窗权稀疏、莲花下垂筛慢飞扬的气势,它北面的下方就是栖霞洞呈弯隆状向西盘空而起了。洞外右壁上保存了些古代碑刻,有范文穆的大成碧虚亭铭,连同将赴成都酌别七人的题名都在其中。〔这七个人就是壶天观铭所题的名字,在栖霞洞的碑刻,它们的年月都是乙未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二十八日。〕碧虚亭因为唐代郑冠卿进入栖霞洞遇见日华、月华二君赠诗,诗中有“不因过去行方便,哪能今朝会碧虚”的句子,便拿来命名亭子,是范石湖铭文中所说的“亭子是老先生命名的而我为它作了铭文”的地方了。今天亭子已荒废,而新安人吴公借用来命名南岩的楼阁,不如撤掉南岩的楼阁来在此处建亭,那么南岩的胜景不会被遮住,而此名也就名符其实了,难道不痛快吗!大体上此处的岩洞并列的有三个:栖霞洞在北面,而在下层穿透山的东西两面;七星岩居中,而弯弯曲曲通到山的西北面;南岩在南边,而在上层穿透山的东西两面。所以栖霞洞最长而且幽暗,七星岩里面转来转去却不贯通,南岩飞架高空而且空虚明亮。三个洞穴一同高悬,六个洞口各有不同,可说是异曲同工,无奈南岩的碧虚阁,反而人为地把它掩藏起来!栖霞洞再往北,又有朝云岩、高峙岩两个岩洞,都朝向西方。这是七星岩西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共有五个。
下了栖霞洞,在寿佛寺稍作歇息,于是走过七星观,便向南进入大岩庵。远望南岩的后方,山石成丛密密层层,好像是可由庵外往东北登上去的样子。此时已过了中午,我说:“为什么不游完此地然后再吃中饭。”我于是从庵门右边的草坪中上去,静闻到山门下去遮荫,不能跟随了。抵达山坳之后,草丛中又有石阶,而右侧的崖石上刻有张孝祥的登七星山诗,张维依照韵脚应和他。共走一里,再往上,走到一块平地上,小石峰环列着拱卫它。石峰薄如纱帐,岩石如开放的花朵能分出花尊来。在它北壁的荆棘丛莽中,也有碑记,刻有文字的摩崖被凿洞的人破坏不能读了。大概此处西边就是南岩透出亮光的洞穴,被僧人堵墙阻断之处;北面就是七星岩的峰顶,与其他山峰攒聚在一起争斗并列的地方。从前的人上登七星岩,这是通往那里的正道,可今天却无人问津了。在草丛中找路,有条小径通到东南方的山坳中。顺着这条路走,共一里,往东南下山,见到一个岩洞,众神排列在其中,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下山后往西行,则曾公岩在望了。忽然间凉风袭人,赤日减了威烈,原来是阴凉的气流从洞中吹出来。此地有玄风洞,我过去找不到,先前由栖霞洞进去,将到达曾公岩时,先路过一个隘口,忽然寒风吹拂灯火,来到这里又阴风逼日,相信玄风洞应当不外就是此地,不过后来被曾公岩遮住罢了,不是两个洞。进了洞,又采来树叶擦拭崖壁,观览刘谊的曾公岩记及陈倩等人的诗,读完后,就在涧水中洗脚。很久以后出来,仰面见岩洞右边又有一个洞在山峰半中腰,与陈列神像的岩洞东西并列。拉住进洞来汲水的人打听它,说:“这里也有洞,已经不能登上去。”我再问其中的缘故,那人不回答便离开了。我急忙攀着石崖经由丛莽上去,就见洞口也是朝向东南如同曾公岩。起初由石峡中进去,遇到一处平坦舒展的地方,稍稍转向北去,那外边又有石完排列在东面,如分出窗楞,叠为窗口,外边透入多处亮光,里面岩石环绕如重重筛慢,好像堂屋里有内室一样。它后边便穿过石门向西进去,石门圆如圆圈,进入门内,渐渐转进渐渐幽深,昏暗得不能看清东西。于是转身而出,刚到洞外,就有一个人也攀着石缝历经险阻而来,是庆林观的道士。见我独自一人进洞,怀疑而跟踪进来,来到便说:“庆林观是古道观,而今观门迁动调换了方向,于是多有损伤,尊公必定精通风水术士的理论,求您为我指点指点。”我以学识浅薄推辞,并且打听这个岩洞叫什么名字,道士不告诉,强行邀我进观。刚下山,就见静闻因见我去了很久不见返回,也尾随而来了。此时已是日落之时,急忙辞别道士。道士送我出到道观前新换的门前时,我再次追问那个岩洞的名字,道士说:“岩洞其实没有名字。从前有和尚住在这里,都认为不利于道观,所以赶走了和尚并填塞了通往那里的路,尊公莫非也是有意于此地吗?只恐怕对道观不利吧。”我这才明白了他跟踪而来的意思,原来为了这而不是他说的那个原因,便笑了一笑与他告别了。不久,出到花桥以东的街上了。大体上此处的岩洞并列的也有三个:曾公岩在中间,而往下穿透到西边;陈列神像的岩洞在东面的上方,可很浅不旁通;庆林观后面的岩洞在西面的上方,却幽暗不能尽游。然而曾公岩与栖霞洞前后虽然分别有洞口,但中间相通实际上是一个洞。洞北面下方和洞并列的,又有两个岩洞,我从前游省春岩,先经过此处,也都是朝向东南。这是七星山东南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也一共是五个。至于说北麓省春岩的三个岩洞、会仙岩一个岩洞,旁边又有一个浅洞,是我昔日游历过的,也全部向北。这是七星山北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也一共是五个。一座山总共找到十五个洞。过了花桥后,与静闻到面馆补吃午餐。过了浮桥返回唐家寓所,却晚饭都熟了。
石坠落时不一起砸死这个不孝之子。〕船夫把船泊在画山下吃早餐。我于是登上画山山麓,与静闻选了块岩石盘坐在这景色优美的地方,上方覆盖着彩色的石璧,下边蘸着绿色的水波,简直是置身于图画之中了。崖壁的半中腰,有个洞向北,远望它非常深,上下都无处落脚。如果沿着石纹之间有梯子或石阶,不仅只是空中楼阁,也如置身在图画中隐居在岩穴中。返回来登上船,又向北行一里,上了小散滩。又往北二里,上了大散滩。又往北七里是锣鼓滩,河滩上有两块岩石似大象的形状,在东岸。此处江的西岸,有座圆峰端庄秀丽;江的东岸,有很多高岩突兀。此山南面的岩洞中,有水从洞中流出,顺着突出的岩石向下飞洒坠入江中,势同悬空的瀑布。粤中都是石峰拔地而起,水顺势四处流淌,无须穿破壑谷腾空而下。此条瀑布从高高的岩洞中流出,尤其奇妙绝伦。
又向北行八里,路过拦州。西北岸上有座山峰全部穿透,开初望见它,怀疑就是龙门的穿洞,按里程来计算它,才知道是另一座穿洞的山峰,先前因为夜里行船错过了它罢了。船转向西北行,又走三里,是冠岩。这之前江东岸有高峻的山崖,红绿之色鲜明映照,色彩的艳丽似画山。冠岩就在它的北面,山上层层石崖突出来,俨然似上朝时戴的帽子。北面的山麓,就有弯窿的洞穴向西临江,水从洞中派出来,外边与江流相通。划着船进去,洞口非常高,洞内更加宏大明朗,全部垂吊着钟乳石柱,可惜通水流的洞穴低低下伏,无从溯流远入。洞壁上有临海人王宗沐题的诗,〔别号敬所,是嘉靖癸丑年(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上级学官。〕诗不怎么好,当时跟着应和的有几十人,〔是吉人刘天授等人。〕全都刻在洞壁上。观览玩赏了很久,划船出洞,望见隔江处群峰聚合,回想起先前在拦州见到的有穿洞的山应当对着它的正面,可惜山回水转,连它是哪些山峰也没能辩认出来。不久,举头望见北边有一个明亮的山洞,另外悬在江东岸山峰的半山腰,就近在冠岩的北边。急忙呼叫船夫停船登岸,并叫他驾船在南田站等候。我于是望着东北方的山峰赶过去,一里,抵达山侧。起先踏着草丛登上嵘岩,随即弯腰穿过丛莽荆棘,半里越过岭坳。估计那透亮的洞穴在东面,而南面的山崖悬绝不可攀,反身沿山崖往北稍稍走下悬空的石阶,见到有一处垒砌石块堵住隘口的地方,心知离洞不远了。越往北下去,就果然见山洞穿透到南面。这座山非常薄,上部隆起如像合起来的手掌,中央裂开一道缝。北面下方全是累累巨石,南面便是悬崖悬空横亘着,所以登上洞去的路不由南面而从北面了。洞右又有旁洞和重叠的石室,外边罗列着稀疏的石棱,中间悬着圆柱,裂隙似分开的炜慢,向东北进去更深,似乎从前有人居住。洞北边又不时听到笑语之声,认为距有人的地方不远了,以为从北面取道,可以就近到达南田站。此时轰轰雷声催雨,连忙出了透亮的山洞。在北隅巨石的缝隙间,有许多叠累着的石块和丛生的荆棘,曲曲折折走过几处,望见北边有一间茅屋很近,但绝对不可通行。不得已,仍旧越过西面的山坳,沿着先前走过的丛莽往南下山,幸好雷声隆隆雨却没下下来。一里路,转到西北隅,又见到一个洞,南北横向贯通。它北峰的山麓,〔从冠岩前来,这里是北峰。〕北头也穿透了,但不怎么高敞。仍出了南面的洞口,于是往西北行走在平旷的田野中。稻禾已将开花,可田干枯得没有一滴水,此时风雨忽然来临,我为此感到十分庆幸。那在西面隔江屏风样矗立着的山,都是弯隆的石崖陡削的绝壁,在陆路上望它,更觉得山势峥嵘;东面就是石峰并立,后面衬托着高峻的峰峦。共走四里到达南田释,找船没找到,就濒江往北走,又行一里,才进了船。船夫在夜色里冒雨行船,又行五里,停泊在斗米、寸金二滩之间。半夜昂首远视,萤火虫组成的军阵照亮了山峦,远近交相映照。以非常微小的身躯而构成极奇异的景象,集合众小却现出宏大的景观,我没想到山都能够自己描绘自己,那就再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描绘的了。
二十七日黎明时出了峡口,上了寸金滩,二里路来到卖柴埠。西面山峰石崖并立,沉香堂在那里。又向西北行三里,山的北麓有洞嵌入江中,船转向东走,来不及进去。往东三里,到了碧岩。这个岩洞向北,石嘴饮吸着江水。它的上方削崖高悬,洞嵌在当中,虽不怎么深,可一柱正当洞口,依傍着云雾迎着江流,船帆拂拭着它的下方,筛慢般的岩石环绕在它的上方,也是临空观览远景的奇异胜地。从这里往北转去五里,路过豆豉井。又往西北行五里,到大墟,集市村落十分兴盛,登岸买蔬菜面粉。又向西北行五里,到横山岩。这个岩洞向东,俯瞰江流,点缀着石室,与碧岩很相似。右侧有个洞穴,向旁侧穿透到南边,南面又开有一个洞,十分宽大,有洞口有隐秘之处。深处西头上去就深入到昏黑幽暗之中,深处往南下坠之处,全镶嵌着空洞,通明透亮‘洞口在那下坠深处的东面,十分空阔,靠临江流,与前洞口并肩而立。又往北行五里,是龙门塘。往南望横山岩,西面穿透顶峰,虽似乎是穿通的石洞,却无从往上登。又向西五里,是新江口,又在夜色中行船十里才停泊下来。
二十八日黎明撑船,急忙推开船篷,已过了崖头山。十多里水路,抵达水月洞北的城下,命令顾仆随船前往浮桥,我同静闻经过文昌门外,又往西走到宁远门南边,过了南关桥。找到拓碑的工匠,所拓的碑帖仍然没有几张,急切地催促他。于是由宁远门进城,经过靖江王城的后门,打算进去与给谷会面,询问游独秀峰的日期,可后门关闭着,不能进去。于是顺着王城往东出了东江门,命令顾仆拿上行李进城赶到赵时雨的寓所,但他的女儿出痘,便到他寓所对门的唐葵吾之处。听说融止已打算动身,可石头还未取来。饭后命令静闻前去找融止,到了却已经走了,只留下字条说:“等到八月间来取。”真是可笑呀。
二十九日命令静闻由靖江王城的正门进去会见纷谷。我同顾仆再次出宁远门催促拓碑的人。到这时拓工才买来纸带上工具为前去拓碑做准备,我仍返回寓所。中午太炎热不能去别的地方,唯有躺下休息而已。下午,静闻前来述说,给谷的话十分不在意。我起初准备再度到省城时,登一次独秀峰后,马上前往柳州,不料登峰的日期既已拖延,拓碑还要推迟,心中十分怅怅不乐。三十日我在唐家寓所。因为连日来午日灼灼炎热威烈,阵雨不时暴淋,既厌倦去山中跋涉,又厌烦在街市中行走。只是命令静闻一人前去水月洞观察拓碑的人,下午回来报告,明天应该会移到龙隐岩去拓了。
六月初一日在唐家寓所。这天异常炎热,我暂且休息不出门。听说给谷因为焚香祭灵的事与靖江王有不快之事,所以要等待很久。可此时谣传衡州、永州已被流寇包围了,王城也更加戒严,我便无意再等着去登独秀峰。而拓碑的人拖延时间索取财物,我也不能等待下去,只是先拓好的二副陆务观的碑帖,末尾一张少了两个字,命令他再去拓,可他重拓的这一副,反而掉了一张,到催他再去补时,他愈加拖拖拉拉,终于延迟了我的行期。
独秀山北面面临池水,西南两面的山麓,我都绕着走过它们的下方,西岩也已探察了两次,唯有东麓与绝顶未登上去过。它不同于其他山峰之处,只是亭台楼阁罢了。
初二日叫顾仆去催促拓工,而我同静闻再去七星岩、栖霞洞游览。由七星观左侧进入岩洞的“争奇门”字是曹能始书写的,即刻登上台阶是碧虚阁。此阁在摘星亭左方,与七星洞前的一片云同一方向,〔“一片云”三个字是巡抚都御史许如兰所写,字体十分古朴。〕而在洞稍南,下走上登的人都要先经过这里。我过去游览时急于去七星岩,认为此处轩阁不必麻烦移步前去,后来屡次经过它下方,见上面有岩石倒垂,心里喜爱它,到此时首先进去。就见它的匾额是款县人吴国仕题写的。“碧虚”的名称,从前在栖霞洞,而今天此处又沿袭了这个名字,莫非那是用于亭子,而此处是用于楼阁吗?我在阁中饮茶,仰视楼阁被瓦片遮住了,看不见岩洞顶;随后转入玄武座后,以为石窟仅到此处,可不料也是豁然通透,顶上仅岩石高高横跨如同桥梁。如果去掉其中的轩阁,那么前后通明透亮,也是穿山、水月岩之类,但铺了瓦装上重重门窗,让人感到坐在其中不感到是岩洞,真如所说的把竹子削方来掩饰上面断裂的裂纹那样的事了。楼阁后方透进亮光之处的下方,又用石块垒砌成墙垣,高处与楼阁平齐,以阻断行人出入。我询问这里的僧人:“岩洞中何必铺瓦?”回答说:“担心风雨斜溅,石钟乳下滴。”“楼阁后边何必堵上墙?”答:“担心外边山上岔路多,洞内难以隐居。”又讯问道:“为什么不把楼阁移建到岩洞后边,前边空出岩洞作为大门,以便通路出入;后面紧靠楼阁筑墙,以便居住防守,难道不是还名山的本来面目,把房屋迁离这要害之处,两者都各得其所!”答:“没有钱粮。”既然这样,岩洞中的建筑,岩洞后边的堵塞物,又是能饿着肚子在空中画成的吗?又询间:“墙外的后山,从哪里取道去?”必须往南从大岩庵走。此庵就是花桥北面的第一座寺庵,庵里的僧人自称是七星老庵,我从前进去过,见到后边有李彦弼碑的地方。〕我点头同意他,于是出来,仍登上摘星亭,由一片云进入七星岩前洞。由楼阁后面往东上登几十级台阶,见到一小块平地,岩石盘绕在其中。于是向北出了后洞。洞右壁外面的山崖之上,石窍裂开,岩石如奇葩高悬,云状的石棱凌乱不堪。我急忙脱下衣服攀援而上,一连上去两层重叠着的石完,全都有门户排列窗权稀疏、莲花下垂筛慢飞扬的气势,它北面的下方就是栖霞洞呈弯隆状向西盘空而起了。洞外右壁上保存了些古代碑刻,有范文穆的大成碧虚亭铭,连同将赴成都酌别七人的题名都在其中。〔这七个人就是壶天观铭所题的名字,在栖霞洞的碑刻,它们的年月都是乙未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二十八日。〕碧虚亭因为唐代郑冠卿进入栖霞洞遇见日华、月华二君赠诗,诗中有“不因过去行方便,哪能今朝会碧虚”的句子,便拿来命名亭子,是范石湖铭文中所说的“亭子是老先生命名的而我为它作了铭文”的地方了。今天亭子已荒废,而新安人吴公借用来命名南岩的楼阁,不如撤掉南岩的楼阁来在此处建亭,那么南岩的胜景不会被遮住,而此名也就名符其实了,难道不痛快吗!大体上此处的岩洞并列的有三个:栖霞洞在北面,而在下层穿透山的东西两面;七星岩居中,而弯弯曲曲通到山的西北面;南岩在南边,而在上层穿透山的东西两面。所以栖霞洞最长而且幽暗,七星岩里面转来转去却不贯通,南岩飞架高空而且空虚明亮。三个洞穴一同高悬,六个洞口各有不同,可说是异曲同工,无奈南岩的碧虚阁,反而人为地把它掩藏起来!栖霞洞再往北,又有朝云岩、高峙岩两个岩洞,都朝向西方。这是七星岩西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共有五个。
下了栖霞洞,在寿佛寺稍作歇息,于是走过七星观,便向南进入大岩庵。远望南岩的后方,山石成丛密密层层,好像是可由庵外往东北登上去的样子。此时已过了中午,我说:“为什么不游完此地然后再吃中饭。”我于是从庵门右边的草坪中上去,静闻到山门下去遮荫,不能跟随了。抵达山坳之后,草丛中又有石阶,而右侧的崖石上刻有张孝祥的登七星山诗,张维依照韵脚应和他。共走一里,再往上,走到一块平地上,小石峰环列着拱卫它。石峰薄如纱帐,岩石如开放的花朵能分出花尊来。在它北壁的荆棘丛莽中,也有碑记,刻有文字的摩崖被凿洞的人破坏不能读了。大概此处西边就是南岩透出亮光的洞穴,被僧人堵墙阻断之处;北面就是七星岩的峰顶,与其他山峰攒聚在一起争斗并列的地方。从前的人上登七星岩,这是通往那里的正道,可今天却无人问津了。在草丛中找路,有条小径通到东南方的山坳中。顺着这条路走,共一里,往东南下山,见到一个岩洞,众神排列在其中,但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下山后往西行,则曾公岩在望了。忽然间凉风袭人,赤日减了威烈,原来是阴凉的气流从洞中吹出来。此地有玄风洞,我过去找不到,先前由栖霞洞进去,将到达曾公岩时,先路过一个隘口,忽然寒风吹拂灯火,来到这里又阴风逼日,相信玄风洞应当不外就是此地,不过后来被曾公岩遮住罢了,不是两个洞。进了洞,又采来树叶擦拭崖壁,观览刘谊的曾公岩记及陈倩等人的诗,读完后,就在涧水中洗脚。很久以后出来,仰面见岩洞右边又有一个洞在山峰半中腰,与陈列神像的岩洞东西并列。拉住进洞来汲水的人打听它,说:“这里也有洞,已经不能登上去。”我再问其中的缘故,那人不回答便离开了。我急忙攀着石崖经由丛莽上去,就见洞口也是朝向东南如同曾公岩。起初由石峡中进去,遇到一处平坦舒展的地方,稍稍转向北去,那外边又有石完排列在东面,如分出窗楞,叠为窗口,外边透入多处亮光,里面岩石环绕如重重筛慢,好像堂屋里有内室一样。它后边便穿过石门向西进去,石门圆如圆圈,进入门内,渐渐转进渐渐幽深,昏暗得不能看清东西。于是转身而出,刚到洞外,就有一个人也攀着石缝历经险阻而来,是庆林观的道士。见我独自一人进洞,怀疑而跟踪进来,来到便说:“庆林观是古道观,而今观门迁动调换了方向,于是多有损伤,尊公必定精通风水术士的理论,求您为我指点指点。”我以学识浅薄推辞,并且打听这个岩洞叫什么名字,道士不告诉,强行邀我进观。刚下山,就见静闻因见我去了很久不见返回,也尾随而来了。此时已是日落之时,急忙辞别道士。道士送我出到道观前新换的门前时,我再次追问那个岩洞的名字,道士说:“岩洞其实没有名字。从前有和尚住在这里,都认为不利于道观,所以赶走了和尚并填塞了通往那里的路,尊公莫非也是有意于此地吗?只恐怕对道观不利吧。”我这才明白了他跟踪而来的意思,原来为了这而不是他说的那个原因,便笑了一笑与他告别了。不久,出到花桥以东的街上了。大体上此处的岩洞并列的也有三个:曾公岩在中间,而往下穿透到西边;陈列神像的岩洞在东面的上方,可很浅不旁通;庆林观后面的岩洞在西面的上方,却幽暗不能尽游。然而曾公岩与栖霞洞前后虽然分别有洞口,但中间相通实际上是一个洞。洞北面下方和洞并列的,又有两个岩洞,我从前游省春岩,先经过此处,也都是朝向东南。这是七星山东南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也一共是五个。至于说北麓省春岩的三个岩洞、会仙岩一个岩洞,旁边又有一个浅洞,是我昔日游历过的,也全部向北。这是七星山北面的洞了,它们的数目也一共是五个。一座山总共找到十五个洞。过了花桥后,与静闻到面馆补吃午餐。过了浮桥返回唐家寓所,却晚饭都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