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柿子上挂着霜,而树下那座雕像上郭老的笑容格外安详;我喜欢宋庆龄故居里爬满了藤蔓的葡萄架和独自摇曳的秋千,它们让我觉得那座花园很亲切;我喜欢老舍先生住过的那所小院,简朴、不张扬,一如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为人。
我近乎偏执地想要探访北京的每一个角落,试图以这种方式了解北京,同时也让北京接纳我。
北京像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
故宫、天坛、钟楼展示给我一个古典的北京。
故宫金碧辉煌的建筑,天坛郁郁葱葱的花草都让我心醉,然而我更沉迷于有些冷峻、有些粗粝的钟楼。
钟楼保留着历史原貌,没有做过多的修缮。虽砖石破损、杂草丛生,可我喜欢枯草里、砖石间渗透出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历史沧桑感。楼梯窄且陡,让人生出几分敬畏。拾级而上,登楼远眺,看到的是一片片破旧的民居,看到的是一个苍老的北京,老得已经跑不动的北京。
地铁、商业街、高架桥则展示给我一个时尚的北京。
我爱站在天桥上看车水马龙、高楼大厦,这时我才能明显感到自己身在大都会;我爱坐上地铁看神色匆匆的人们,看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灯箱,爱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行走。复兴门换乘站总是摩肩接踵,军博站入口处总是有很大的风。我还爱去新东安看电影,去东方新天地逛街,只看不买,逛着逛着就在巨大的购物广场里迷了路。
在这些地方我看到的是动感、前卫的北京,焕发着青青光彩的北京。
我就这样一个人走着,从正义路走到东交民巷,从琉璃厂走到大栅栏;走过清晨黄昏,走过风霜雨雪。
去古观象台的那天风特别大,天空阴沉。寒风吹得脑瓜疼,我很想要一顶帽子,可周围什么也没有。阴霾的天空下,神秘的浑天仪显得更加诡异。我望着天空,觉得自己有些孤单。我累了,这段旅程该告一段落了。
回去的路上下了那年的第一场雪。
从那个秋天以后,我融入了这座城市,也把这座城市放在了自己的心上。
我以为我把足迹布满整个城市就能属于这座城市,最后才沮丧地发现,偌大一座城竟没有自己的栖身之所。齐化门的芥末堆,前门的卤煮火烧,簋街的麻小我还没吃腻;紫竹院的草坪,西直门的日落,王府井的夜色我还没看烦;北京的市声、鸽哨我还没听够呢,居然就要离开了。不是离开一座城,而是离开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离开自己的过往。或者说,是这座城正在远离我,因为我的心,还留在那里
北京离开了我,我很想念它。
诗书滋味
刚上大学的时候,急于读书却不知读什么。四处抄书单,不管适不适合自己。
大一下学期,法制史研究所的刘广安教授给我们班上课。他是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大。像他这种身份本是无需给本科生代课的,可他主动要求来昌平。除了打破教材纵向体系分专题讲课的“博导气魄”他还给我们列了一份书单。也许刘老师本人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份书单给我今后的书海生涯指明了航向。
这份书单包括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唐德刚的胡适杂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费孝通散文等书籍。刘老师还分别为它们附加了言浅意深、言简意赅之类的他自己的评语。
这份书单我认认真真地抄下来,一本本找来看。黄仁宇让历史变得鲜活,冯友兰让哲学变得平易,费孝通帮你看清社会的本质。这些名家共同的特点便是深入浅出,深奥复杂的道理都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娓娓道来,而且不故弄玄虚,一个问题不讲明白决不罢休。冯友兰用几大段文字解释何为“顿悟”费孝通用扔进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比喻世态炎凉。这些例子每次回想起来都倍感生动有趣,而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令人终生难忘。
这不仅是一份书单,它向我敞开了一扇门,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通向大师心灵的大门,通向学术殿堂的大门。在它的引领下我又读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美学四讲等书籍,这些有思想的书使我的大学生活不致于虚度,也渐渐把我塑造成一个有思想的人,这些思想必将使我受益终生。
与刘老师同时开设法制史课程的还有张守东老师。他是一位喜欢古典音乐志趣高雅的才子。讲课时句句经典,我只好狂记笔记,一句话也不肯落下。他向我们推荐了三篇论文。分别是季卫东的法治秩序的建构,梁治平的法辩,方流芳的公司词义考。如果说刘老师推荐的书让我更靠近真理,张老师推荐的论文则让我感受到了思想之美、理性之美。季卫东老师的论文讲程序的重要性,梁治平老师从文化角度分析法的变迁,方流芳老师另辟蹊径从语言学入手剖析制度的成因。三篇文章思想之深刻自不待言,语言之优美却大大超乎我的想像。印象中的论文都是枯燥无味的,而这三篇文章的语言却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这些文字当然不是文学那样充斥着形容比喻的感性语言,而是法学独有的逻辑之美、思辨之美。逻辑的力量和思想的重量让那些文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记得当时为这几篇文章做了好多读书卡片,抄到手软。
两年后,方老师来为本科生授课。我怀着仰慕之情前去听讲,到那儿才发现,能容纳四百人的阶四居然一个人也挤不进去了。
龙卫球老师说,择书不如撞书。没有老师指点的日子里,我经常游荡在图书馆的流通部、阅览室,还有读者服务部。遇到投缘的书便拿来看,随性至极。
流通部是后来在大家的争取下才开架借阅的。开架的那天我急匆匆地跑进图书馆,也不找书,只是在书架间走来走去。看着一排排自己可以随意取阅的书籍,闻着书中散发的淡淡墨香,我感到一股由衷的属于读书人的幸福。
去阅览室更多是为了消遣。一般是蹭大众电影看,这本当年很火的杂志,现在市面上好像很难买到。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评论,我会忍不住拍桌子,结局往往是差点被轰出阅览室。
有一天晚上抱了一摞三联生活周刊,只看“生活圆桌”一边看一边乐,把上自习的事忘到九霄云外。
买书的话,就去读者服务部。不用出校门还打折。书店不大,可书都是适合学生口味的,学术味很浓,不用像在大书店那样大海捞针。来服务部翻书是我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大部分学生只看不买,只为看看书市上有什么新书好书。我在这家书店翻完了海子的诗,那一段时间一天去好几次,一次站好久,站得脚疼。
离校前我又去了一趟服务部,三联出的钱穆、黄仁宇那两套书,学校出的王泽鉴的一系列书还安安静静地摆放在书架上,因为一直有人买,四年都没下架。我在老板诧异的目光下,依依不舍地看着那些书,又摸了摸暗红色的书架,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学校看累了就进城去看。一大早就去,去三联。在故宫角楼倒车,下了5路也不着急换车,习惯围着故宫跑一会儿。北京的冬天很冷,大清早更甚。可朝阳映照下的角楼的美令我亢奋,不由自主就跑了起来。向着冬天冰凉却耀眼的太阳跑,心情像清晨的空气一样干干净净。
书店规模不大不小,既能满足读者需要,又容易找到想要的书。店里放着轻音乐,角落里、楼梯两侧坐满了看书的人。这里新书的折旧率一定很高,可三联似乎也不介意,仿佛兼作书吧是三联的特色。更令我惊诧的是,店里备有供读者坐下看书的皮制的小板凳。我想三联比之其他书店就是胜在这宽容的气度上吧。我在这里读完了杨振宁文录。
四年下来,借的书还了,买的书送的送、卖的卖,所剩无几。只攒下了一袋子读书卡片。就因为这一袋子读书卡片,我看世界的眼光从此不同。
读书人不孤单。寂寞的时候,常常想起三联的招贴上的那句话: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我不想美化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图画里也有大块颓废、迷茫的色彩;我也不想把自己的过去描述得诗情画意,毕竟在大学里也有那么多不愉快,对大学放任自流的培养方式也有诸多不满。急于逃离自己拥有的生活,逃离后又急于去怀念总是透着文人的懦弱。我只想记录自己真实的经历,没想到提起笔来还是只有勇气写下温暖明亮的片段。
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都充满了复杂的感情。时光无法逆转,因此往事不堪回首。毕业典礼上,组织者播放了我们入学时的录像,看着四年前的自己,许多人都哭了。
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和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感情一样,深厚而复杂。在学校时,没有人佩带校徽,提起学校总是有那么多怨言,可我们一直在心底用一种含蓄而神圣的方式默念着它的名字:弘中华国志,通政情法意,求大道学术。
毕业了,我们以母校为荣,以法大人作为呼朋引伴的标签,以法大人的身份寻求归属感。
有人说,文学是用珍贵如金的文字保存一份又一份个人记忆。我不敢奢谈文学,只想用很个人的文字保存一份珍贵如金的记忆,以此来纪念我那永远逝去的大学生活。
,柿子上挂着霜,而树下那座雕像上郭老的笑容格外安详;我喜欢宋庆龄故居里爬满了藤蔓的葡萄架和独自摇曳的秋千,它们让我觉得那座花园很亲切;我喜欢老舍先生住过的那所小院,简朴、不张扬,一如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为人。
我近乎偏执地想要探访北京的每一个角落,试图以这种方式了解北京,同时也让北京接纳我。
北京像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
故宫、天坛、钟楼展示给我一个古典的北京。
故宫金碧辉煌的建筑,天坛郁郁葱葱的花草都让我心醉,然而我更沉迷于有些冷峻、有些粗粝的钟楼。
钟楼保留着历史原貌,没有做过多的修缮。虽砖石破损、杂草丛生,可我喜欢枯草里、砖石间渗透出的“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历史沧桑感。楼梯窄且陡,让人生出几分敬畏。拾级而上,登楼远眺,看到的是一片片破旧的民居,看到的是一个苍老的北京,老得已经跑不动的北京。
地铁、商业街、高架桥则展示给我一个时尚的北京。
我爱站在天桥上看车水马龙、高楼大厦,这时我才能明显感到自己身在大都会;我爱坐上地铁看神色匆匆的人们,看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灯箱,爱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行走。复兴门换乘站总是摩肩接踵,军博站入口处总是有很大的风。我还爱去新东安看电影,去东方新天地逛街,只看不买,逛着逛着就在巨大的购物广场里迷了路。
在这些地方我看到的是动感、前卫的北京,焕发着青青光彩的北京。
我就这样一个人走着,从正义路走到东交民巷,从琉璃厂走到大栅栏;走过清晨黄昏,走过风霜雨雪。
去古观象台的那天风特别大,天空阴沉。寒风吹得脑瓜疼,我很想要一顶帽子,可周围什么也没有。阴霾的天空下,神秘的浑天仪显得更加诡异。我望着天空,觉得自己有些孤单。我累了,这段旅程该告一段落了。
回去的路上下了那年的第一场雪。
从那个秋天以后,我融入了这座城市,也把这座城市放在了自己的心上。
我以为我把足迹布满整个城市就能属于这座城市,最后才沮丧地发现,偌大一座城竟没有自己的栖身之所。齐化门的芥末堆,前门的卤煮火烧,簋街的麻小我还没吃腻;紫竹院的草坪,西直门的日落,王府井的夜色我还没看烦;北京的市声、鸽哨我还没听够呢,居然就要离开了。不是离开一座城,而是离开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离开自己的过往。或者说,是这座城正在远离我,因为我的心,还留在那里
北京离开了我,我很想念它。
诗书滋味
刚上大学的时候,急于读书却不知读什么。四处抄书单,不管适不适合自己。
大一下学期,法制史研究所的刘广安教授给我们班上课。他是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大。像他这种身份本是无需给本科生代课的,可他主动要求来昌平。除了打破教材纵向体系分专题讲课的“博导气魄”他还给我们列了一份书单。也许刘老师本人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份书单给我今后的书海生涯指明了航向。
这份书单包括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唐德刚的胡适杂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费孝通散文等书籍。刘老师还分别为它们附加了言浅意深、言简意赅之类的他自己的评语。
这份书单我认认真真地抄下来,一本本找来看。黄仁宇让历史变得鲜活,冯友兰让哲学变得平易,费孝通帮你看清社会的本质。这些名家共同的特点便是深入浅出,深奥复杂的道理都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娓娓道来,而且不故弄玄虚,一个问题不讲明白决不罢休。冯友兰用几大段文字解释何为“顿悟”费孝通用扔进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比喻世态炎凉。这些例子每次回想起来都倍感生动有趣,而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令人终生难忘。
这不仅是一份书单,它向我敞开了一扇门,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通向大师心灵的大门,通向学术殿堂的大门。在它的引领下我又读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美学四讲等书籍,这些有思想的书使我的大学生活不致于虚度,也渐渐把我塑造成一个有思想的人,这些思想必将使我受益终生。
与刘老师同时开设法制史课程的还有张守东老师。他是一位喜欢古典音乐志趣高雅的才子。讲课时句句经典,我只好狂记笔记,一句话也不肯落下。他向我们推荐了三篇论文。分别是季卫东的法治秩序的建构,梁治平的法辩,方流芳的公司词义考。如果说刘老师推荐的书让我更靠近真理,张老师推荐的论文则让我感受到了思想之美、理性之美。季卫东老师的论文讲程序的重要性,梁治平老师从文化角度分析法的变迁,方流芳老师另辟蹊径从语言学入手剖析制度的成因。三篇文章思想之深刻自不待言,语言之优美却大大超乎我的想像。印象中的论文都是枯燥无味的,而这三篇文章的语言却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这些文字当然不是文学那样充斥着形容比喻的感性语言,而是法学独有的逻辑之美、思辨之美。逻辑的力量和思想的重量让那些文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记得当时为这几篇文章做了好多读书卡片,抄到手软。
两年后,方老师来为本科生授课。我怀着仰慕之情前去听讲,到那儿才发现,能容纳四百人的阶四居然一个人也挤不进去了。
龙卫球老师说,择书不如撞书。没有老师指点的日子里,我经常游荡在图书馆的流通部、阅览室,还有读者服务部。遇到投缘的书便拿来看,随性至极。
流通部是后来在大家的争取下才开架借阅的。开架的那天我急匆匆地跑进图书馆,也不找书,只是在书架间走来走去。看着一排排自己可以随意取阅的书籍,闻着书中散发的淡淡墨香,我感到一股由衷的属于读书人的幸福。
去阅览室更多是为了消遣。一般是蹭大众电影看,这本当年很火的杂志,现在市面上好像很难买到。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评论,我会忍不住拍桌子,结局往往是差点被轰出阅览室。
有一天晚上抱了一摞三联生活周刊,只看“生活圆桌”一边看一边乐,把上自习的事忘到九霄云外。
买书的话,就去读者服务部。不用出校门还打折。书店不大,可书都是适合学生口味的,学术味很浓,不用像在大书店那样大海捞针。来服务部翻书是我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大部分学生只看不买,只为看看书市上有什么新书好书。我在这家书店翻完了海子的诗,那一段时间一天去好几次,一次站好久,站得脚疼。
离校前我又去了一趟服务部,三联出的钱穆、黄仁宇那两套书,学校出的王泽鉴的一系列书还安安静静地摆放在书架上,因为一直有人买,四年都没下架。我在老板诧异的目光下,依依不舍地看着那些书,又摸了摸暗红色的书架,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学校看累了就进城去看。一大早就去,去三联。在故宫角楼倒车,下了5路也不着急换车,习惯围着故宫跑一会儿。北京的冬天很冷,大清早更甚。可朝阳映照下的角楼的美令我亢奋,不由自主就跑了起来。向着冬天冰凉却耀眼的太阳跑,心情像清晨的空气一样干干净净。
书店规模不大不小,既能满足读者需要,又容易找到想要的书。店里放着轻音乐,角落里、楼梯两侧坐满了看书的人。这里新书的折旧率一定很高,可三联似乎也不介意,仿佛兼作书吧是三联的特色。更令我惊诧的是,店里备有供读者坐下看书的皮制的小板凳。我想三联比之其他书店就是胜在这宽容的气度上吧。我在这里读完了杨振宁文录。
四年下来,借的书还了,买的书送的送、卖的卖,所剩无几。只攒下了一袋子读书卡片。就因为这一袋子读书卡片,我看世界的眼光从此不同。
读书人不孤单。寂寞的时候,常常想起三联的招贴上的那句话: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我不想美化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图画里也有大块颓废、迷茫的色彩;我也不想把自己的过去描述得诗情画意,毕竟在大学里也有那么多不愉快,对大学放任自流的培养方式也有诸多不满。急于逃离自己拥有的生活,逃离后又急于去怀念总是透着文人的懦弱。我只想记录自己真实的经历,没想到提起笔来还是只有勇气写下温暖明亮的片段。
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都充满了复杂的感情。时光无法逆转,因此往事不堪回首。毕业典礼上,组织者播放了我们入学时的录像,看着四年前的自己,许多人都哭了。
我们对母校的感情和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感情一样,深厚而复杂。在学校时,没有人佩带校徽,提起学校总是有那么多怨言,可我们一直在心底用一种含蓄而神圣的方式默念着它的名字:弘中华国志,通政情法意,求大道学术。
毕业了,我们以母校为荣,以法大人作为呼朋引伴的标签,以法大人的身份寻求归属感。
有人说,文学是用珍贵如金的文字保存一份又一份个人记忆。我不敢奢谈文学,只想用很个人的文字保存一份珍贵如金的记忆,以此来纪念我那永远逝去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