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沉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突出重围:迟暮英雄方英达
方英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威严的老者。虽已满头银发,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英武。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轻轻摆动手臂,眉宇间的凛然之气使平日里在下属面前威风八面的军官噤若寒蝉。微微有些驼背,却有一种别样的沧桑。这种沧桑由岁月磨砺而出,这种沧桑造就了一位老者的魅力。
身着军装的他令人敬畏,脱下军装的他另人爱戴。他戎马一生,却向往和平,善待生命。家中养着一大群白鸽;他对待部下十分严厉,对待家人却百般慈爱,也不乏幽默和情趣。他一边喂鸽子,一边对女儿说:“方英达将军在与方怡总经理争夺朱海鹏的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想我就是从这句话开始喜欢方英达的,听他将女儿唤作“三儿”感觉他像家中的长辈那样和蔼可亲。
我也为他的痴情所感染,他常常捧着妻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娶你是我的一大成就啊,这是粟裕将军说的。”铮铮硬汉的似水柔情更让人感动。
他是伟岸的英雄,多情的英雄;也是迟暮的英雄,悲壮的英雄。当他坐在指挥部外看着自己曾经纵横驰骋的沙场,心中是否有一丝凄怆?当他忍耐着病痛的折磨独自走向寂静的山冈,心中是否也感到怅惘?
黄昏时分,晚风已凉。望着他在夕阳下苍老的背影,我觉得忧伤。想起孟德公跨越千年的感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走了,全体将士用庄严的军礼为他饯行,漫天的白鸽守卫着他的英魂。
他走了,我反而平静。若像他一样,从从容容地来,堂堂正正地活,轰轰烈烈地走,这一生可也不枉了。
誓言无声:无声的誓言,无声的痛
失眠,看到了中央台重播的誓言无声。极好,情节是次要的,情感是内核。极感人,成功之处在于故事背后涌动的某种情愫。近年来少有的悲剧,无法言说的悲哀。无声的誓言,无声的痛。“能说的痛算不了痛”而这种痛恰恰不可以表达,郁积在我心里成了一个结,它让我喘不过气,欲哭无泪。这真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发黄的色调,让它成为一种回忆,回忆如果是痛苦的,那就是永恒的遗憾,不可弥补。更残酷的是它把伤疤揭开,让你仔细的观察血淋淋的伤口,哪怕这样的场景只一瞬,也是无法承受的。也许如烟往事回忆起来都会让人伤感。比如箭杆胡同。第一次明白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是怎样的伤感,第一次了解注定走向悲剧的爱情是怎样的凄美。
两代特工眼含泪花又生生没让它流下,用全部的生命和深深的痛楚践行无声的誓言。
特别喜欢前面的那段独白,一个老人在回忆他的成长史,他的初恋。
导演在解读一个成长中男人与一位成熟男人的微妙关系。
片尾曲词动人,曲平淡,黑鸭子缺乏力度,应再有个主唱。“知道你昂着头,知道你含着泪”两句话就把感情饱满又坚强的人的形象刻画出来了,妙极。感人之至。
雪白血红:疑似深刻
一个知识分子总想做官、标榜英雄,曾经辉煌,但最终遭遇背叛直至落魄。归隐山林后重又追随时代的脚步。
一个只为一个男人活的女人。
这就是雪白血红讲给我们的故事,一个没有新意的弃妇的故事,一个转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的故事。
竟然看进去了,且越看越有味道。先前以为缺点的小说味也成了优点,即文学味。可剧中内涵须用旁白揭示不也是镜头语言的一种悲哀吗?开始的不想看是因为它太直面现实、太残酷。后来发现残酷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它残酷地揭开了知识分子伪善的面具,让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血淋淋地展现于观众面前;它残酷地表达了爱情的虚无,在主人公连同观众稍有一丝感动时,编导马上拉回冰冷的现实。它残酷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
它不同于一般地电视剧因为它不仅在讲故事,还承载了许许多多的思想、情感。一些新鲜手法的大胆使用,使它具有了一些先锋话剧的色彩。
它是一部历史剧。生动地呈现了人物在历史变迁中命运沉浮,呈现了历史洪流中的众生相。人物的性格特征、命运起伏无不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时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爱情的思考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故而它又是一部情感剧。马奇与丁小丽在年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上都相去甚远,但他们却相爱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畸恋,注定要生发众多的问题。连当事人也不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不是真爱。
它还是一部思想剧。谁有权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本剧一直引领我们去思考。结局有时是令人沮丧的,于是主人公玩世不恭,他对自己嘲笑和怜悯,他对命运无奈和挣扎。他追求幸福却又不愿承担责任,他做着自己不齿、唾弃的事,他生活在矛盾和痛苦中。
作者要么有丰富的思想,要么只是展现自己的生活经历。他想告诉观众很多,却又无从说起,于是凌乱不堪、前后矛盾。丁小丽这个人物到底意义何在?贤妻良母吧,当初为何以血的代价投奔马奇?女强人吧,为何又甘愿回到乡下?作者想歌颂英雄还是歌颂普通人?丁小丽与马奇一个留守,一个跋涉,谁更伟大?还是都很卑微?许多情节都值得大书特书,可都一闪而过,只留下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疑惑。
和平卫士:不能承受的往事之轻
 ... -->>
突出重围:迟暮英雄方英达
方英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威严的老者。虽已满头银发,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英武。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轻轻摆动手臂,眉宇间的凛然之气使平日里在下属面前威风八面的军官噤若寒蝉。微微有些驼背,却有一种别样的沧桑。这种沧桑由岁月磨砺而出,这种沧桑造就了一位老者的魅力。
身着军装的他令人敬畏,脱下军装的他另人爱戴。他戎马一生,却向往和平,善待生命。家中养着一大群白鸽;他对待部下十分严厉,对待家人却百般慈爱,也不乏幽默和情趣。他一边喂鸽子,一边对女儿说:“方英达将军在与方怡总经理争夺朱海鹏的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想我就是从这句话开始喜欢方英达的,听他将女儿唤作“三儿”感觉他像家中的长辈那样和蔼可亲。
我也为他的痴情所感染,他常常捧着妻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娶你是我的一大成就啊,这是粟裕将军说的。”铮铮硬汉的似水柔情更让人感动。
他是伟岸的英雄,多情的英雄;也是迟暮的英雄,悲壮的英雄。当他坐在指挥部外看着自己曾经纵横驰骋的沙场,心中是否有一丝凄怆?当他忍耐着病痛的折磨独自走向寂静的山冈,心中是否也感到怅惘?
黄昏时分,晚风已凉。望着他在夕阳下苍老的背影,我觉得忧伤。想起孟德公跨越千年的感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走了,全体将士用庄严的军礼为他饯行,漫天的白鸽守卫着他的英魂。
他走了,我反而平静。若像他一样,从从容容地来,堂堂正正地活,轰轰烈烈地走,这一生可也不枉了。
誓言无声:无声的誓言,无声的痛
失眠,看到了中央台重播的誓言无声。极好,情节是次要的,情感是内核。极感人,成功之处在于故事背后涌动的某种情愫。近年来少有的悲剧,无法言说的悲哀。无声的誓言,无声的痛。“能说的痛算不了痛”而这种痛恰恰不可以表达,郁积在我心里成了一个结,它让我喘不过气,欲哭无泪。这真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发黄的色调,让它成为一种回忆,回忆如果是痛苦的,那就是永恒的遗憾,不可弥补。更残酷的是它把伤疤揭开,让你仔细的观察血淋淋的伤口,哪怕这样的场景只一瞬,也是无法承受的。也许如烟往事回忆起来都会让人伤感。比如箭杆胡同。第一次明白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是怎样的伤感,第一次了解注定走向悲剧的爱情是怎样的凄美。
两代特工眼含泪花又生生没让它流下,用全部的生命和深深的痛楚践行无声的誓言。
特别喜欢前面的那段独白,一个老人在回忆他的成长史,他的初恋。
导演在解读一个成长中男人与一位成熟男人的微妙关系。
片尾曲词动人,曲平淡,黑鸭子缺乏力度,应再有个主唱。“知道你昂着头,知道你含着泪”两句话就把感情饱满又坚强的人的形象刻画出来了,妙极。感人之至。
雪白血红:疑似深刻
一个知识分子总想做官、标榜英雄,曾经辉煌,但最终遭遇背叛直至落魄。归隐山林后重又追随时代的脚步。
一个只为一个男人活的女人。
这就是雪白血红讲给我们的故事,一个没有新意的弃妇的故事,一个转了一大圈又回到起点的故事。
竟然看进去了,且越看越有味道。先前以为缺点的小说味也成了优点,即文学味。可剧中内涵须用旁白揭示不也是镜头语言的一种悲哀吗?开始的不想看是因为它太直面现实、太残酷。后来发现残酷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特点。它残酷地揭开了知识分子伪善的面具,让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血淋淋地展现于观众面前;它残酷地表达了爱情的虚无,在主人公连同观众稍有一丝感动时,编导马上拉回冰冷的现实。它残酷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
它不同于一般地电视剧因为它不仅在讲故事,还承载了许许多多的思想、情感。一些新鲜手法的大胆使用,使它具有了一些先锋话剧的色彩。
它是一部历史剧。生动地呈现了人物在历史变迁中命运沉浮,呈现了历史洪流中的众生相。人物的性格特征、命运起伏无不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时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爱情的思考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故而它又是一部情感剧。马奇与丁小丽在年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上都相去甚远,但他们却相爱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种畸恋,注定要生发众多的问题。连当事人也不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不是真爱。
它还是一部思想剧。谁有权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爱情?本剧一直引领我们去思考。结局有时是令人沮丧的,于是主人公玩世不恭,他对自己嘲笑和怜悯,他对命运无奈和挣扎。他追求幸福却又不愿承担责任,他做着自己不齿、唾弃的事,他生活在矛盾和痛苦中。
作者要么有丰富的思想,要么只是展现自己的生活经历。他想告诉观众很多,却又无从说起,于是凌乱不堪、前后矛盾。丁小丽这个人物到底意义何在?贤妻良母吧,当初为何以血的代价投奔马奇?女强人吧,为何又甘愿回到乡下?作者想歌颂英雄还是歌颂普通人?丁小丽与马奇一个留守,一个跋涉,谁更伟大?还是都很卑微?许多情节都值得大书特书,可都一闪而过,只留下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疑惑。
和平卫士:不能承受的往事之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