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崔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段中,意象也是呈现一种并列式组合的形态,有关生命主题的意象群,统统由一个词‘既然’贯通,一气呵成。诗人对生命的静观是具体且细致的,似乎更加注重一种博大的精神,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漫漫的时间长河里,我们的能与不能,是与不是,并不会随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我们的太阳风我们的海之声我们夏季的云层’,一系列宏大且激昂的意象的罗列,使读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作者并不回避生命体的脆弱,却更注意其社会价值。正如诗中所写的一样:“让我们痛苦一场吧哭干幽怨把泪酿成酒精让我们学会真正的浪漫学会驾驭人生”这种冷僻沉静的审视,深化了生命存在必然需要面对的种种,此乃静观。诗末尾‘放飞那沉重的翅膀,恢复轻松的表情’则是对生命的张扬。细细地品读之后,我们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自我的审视,期盼获得一个‘轻松的表情’。暗自思忖过后,振翅飞翔。
东方龙种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中国风的诗歌:“那条龙骑梦而来逐着今晚的灯火而来寻着电吉他的琴弦滑来五千年的风雨使那条龙伏在聚光灯下恨恨地喘息五千年的记忆只作了一件色泽斑斓的道具我们是龙种事龙种呵东方的一群龙种一群穿梭在中国梦里的龙种呵一群在龙的生物基因里躁动不安的龙种龙说我们腾飞今天正是好时日因为我们健美而刚猛我们腾飞就因为我们是龙是龙是龙啊——”作为一名中国人,当你读到这样感情澎湃的诗句,内心会不会同样波澜起伏?我们是东方的龙,曾经沉睡的巨龙,如今抬头的瞬间,世界都会匍匐在面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诗人在诗中的笔调是激昂的,由此可见他在完成整首诗的过程中也是完成了一次民族魂的洗礼。‘龙’反复出现,只因为我们都是龙种,我们为此自豪。‘长江’,‘黄河’,‘钱塘江’,‘汨罗江’又何尝不是一条条的巨龙,只因为它们是中华大地的传奇。
2云江诗歌意象的审美品质
诗与非诗的界限表现在两个层面,内在层面表现在有无诗美发现,外在层面表现在有无意象化的直观而又间接的方式。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一首诗歌在诗意和诗美之间的权衡,除了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起兴,双关等外,最关键的就是意象的呈现。诗歌是一种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手段,而意象能让这所有要表现的对象间接化和陌生化。诗人总是刻意地将自己的主观情绪转化为种种直观,具体,鲜活,生动的意象来加以呈现。也正是源于此,意象本身就使得诗思,诗美与读者之间形成一层薄纱。读者可望不可即,可闻不可摸,只有不断去想象与体味,在完成诗歌阅读的同时,也就是在本质上完成一次间接而陌生的意象审美。对于云江诗歌意象审美品质的分析,我从中择取了造型美,组合美,朦胧美三个角度,结合云江诗歌意象分类建构中的五种意象类型(现代生活意象,爱情意象,乡土意象,历史人物意象,文化意象)进行分析,希望能达到以管窥豹的效果。
2。1云江笔下意象的造型美
云江的诗歌就像是精美的雕塑,特别注重‘意象造型’,把那些转瞬即逝的难以捕捉的东西塑造成立体感极强的形象。诗人善于在对立统一的规范中做出差异互补的特殊性艺术处理,从而创造出相反相成的具有极大审美空间和富有弹性的诗歌意象。这种有意为之的造型艺术,我分为以下两类:
其一,意象定格,主题飞升。
诗人把在心底久久深藏的抽象意念,通过空间可以感觉的视觉形象加以表现,让瞬间定格成为永恒,烙在读者的脑海。其具体表现在从意蕴到形象,由抽象到具体,从内到外的一种透视。他的许多优秀的诗篇都是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土壤培育出繁花似锦的鲜明的意象,然后在一首或者一段诗歌之后暗蕴一个主题。让深邃的思想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把整些个意象内涵得以提升。这些意象宛如绿叶,而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分外鲜明和传神。
水的迷惑是一首由现代生活意象组接起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全篇分为四个小节,以组诗的形式呈现。读完每一个小节,都会有一幅挥之不去的图画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第一小节中,是一幅众人围坐在一根蜡烛旁边黯然神伤的情景;第二小节中,是诗人假想的没有水后世界的惨淡模样;第三小节中,是一个女人守着一只苹果独自流泪的场景;第四小节中,苹果早已干枯,孩子们根本流不出泪水,只好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全诗出现最多的几个意象莫过于‘孩子’,‘女人’,‘苹果’,‘阳光’,‘海’,几乎在每一个小节都有出现。且看一小节的内容:“女人的目光是唯一的水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女人。她再也不肯轻易闭上,眼睛,她是最后的妻子,最后的母亲。她在犹豫,面前还有最后一只苹果。吃或者不吃,都让她难过。”单单是从这么一小节,我们并不能了解到整首诗歌的主题,可却能定在某个画面,永远不能忘怀。你可能想到‘女人如水’,‘泪是盐水’等等。只是当你把每一小节仔仔细细的品味揣摩一番,你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希望’两个字。水的迷惑,水,生命的源泉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当你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你还会去奢求什么?这就是诗人在定格之后质的飞升。
其二,简笔素描,浓墨重彩以及乐质语言并存。
在云江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诗歌常常色彩浓重,以此来渲染加强诗歌意象的鲜明度,仿佛一幅幅色调凝重的西方油画,以协调的光色和匀称的构图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些诗歌却恰恰相反,透出中国式水墨丹青的韵味来,就是那么几笔简单的勾勒,几个棱角分明的意象,我们便为这神来之笔迷醉了;还有些诗歌则是从乐感,以音乐的角度寻找形象,从而进一步的弹奏优雅动听的旋律。
<恨不相逢>十首是这种艺术造型的典型之作,这是一首由爱情意象组合起来的诗歌,诗中对于爱的渴望与‘恨不相逢’的心态描写到了极致。整首诗歌充满着音乐美,绘画美的韵味,是云江爱情诗歌中的一次新的超越。在第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一片洒满碎金子的水域,一声声狗吠赤白蓝黄,蝶影迸进黄色的花香,空中浮动着一行行黑色的翅膀”金子,赤白蓝黄,黄色,黑色如此之多的颜色入诗,带给我们一个色彩缤纷的感官世界。在第三首中,诗人这么写道:“你走后花儿全部萎谢了,酒后的人们也四散离去。你走的无迹可寻,人们的身后却是道路纵横。”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一幅离别时的凄惨的场景,整个世界也仿佛只有黑白两种色泽。整首诗里,乐质的语言也是比比皆是,如:“有歌声从远方飘来”“一声声的狗吠”“独我听了一夜的雨声”“初闻鸟鸣是湿润的”等等。这些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样在听觉上也是一次饱餐。诗中不仅有画且有着动听的声音,有着浓浓的感情。诗至如此,确也无憾了。
2。2云江笔下意象的组合美
意象是诗歌的细胞,光有意象并不能构成诗。正如光有一大堆砖瓦不能成为楼房一样,为了完成诗歌的构建,就必须对意象进行组合。所谓意象组合,就是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它们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密集而又精致的意象群落。从而,让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呈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鲜活的画面来揣摩诗人的情感和心理。著名诗人戴望舒认为:“诗歌的存在在于它的组织。”也就是说,一个个意象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巧妙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方可以称作是诗。由此可以看出,意象组合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部分相加,最终实现的价值是要远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的。而这,也是诗歌中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然而,意象组合的实质就是意象的有序化并置。每个意象处在这种并置结构中,它的意义才得以确定,诗歌整体的意义才能彰显。在此,我只从意象组合方式,再结合云江诗歌意象的五种类型,来探讨云江笔下意象的组合美。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意象的叠加。就是在一个意象之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两个意象渗透交融成一体,这个新的意象同时具有两个意象的功能和特征,并产生更为强烈的表现力。且看向中国夜致敬这首由文化意象建构起来的诗歌中的诗句:“就这样引力被羽翼们蔑视了泛滥的盟誓被纯净的玄想淹没了脚在准备满足鞋子新的期待爱的脉络涌涨着性欲的潮汐誓言的沙粒不断聚集在岸上吮吸了灯光的乳汁眼睛因微笑而更加锐利光明”这里的‘泛滥的盟誓’,‘纯净的玄想’,‘爱的脉络’,‘性欲的潮汐’,‘誓言的沙粒’,‘灯光的乳汁’就是一种意象的叠加,要比单一的物象更富有表现力。
其二,意象群的组合。简而言之就是将丰富众多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意象加以集合。如此可以高度概括而集中地反映外部的感觉世界,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强化感情,简化语言,从而增强诗的容量。歌者这首由文化意象组合的诗歌这样写道:“哦我嗅到了那是游于八极之外的冥顽之舞那是腐殖土般的泼泼野气那是祥瑞之梦和吉庆之酩酊那是催人的布谷和倦卧的母牛之反刍。歌者万顷欢腾之波舞之蹈之那浪涌都错颈朝向这首谣曲那浪涌低之处已住满了欢乐和坦荡的情愫”作者在这一小节诗歌中,运用了意象群的手法,表现出了对某些现状的诅咒和不满,对敢于引吭高歌的勇士的赞美,对人的力量的自信,对生活的深沉审视,从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就是,歌者。其实,意象群的组合,大多是一种同一句式的排列。歌者这首诗的意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却被诗人以歌者的‘一曲高歌’一气呵成的‘唱’了出来。在无形之中,使得歌者这个核心意象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
其三,贯串式组合。这是以中心意象为主,次意象为辅,中心意象贯串次意象的组合方式。这种次意象不是对中心意象的直接摹写,往往是通过中心意象的联想派生出来的。老家是一首由乡土意象组建的诗歌。它的首节这么写道:“某朝某代某隐士遗下一片废院去听班上朝了种菊的锄就锈在土中地边尚留有两瓣蹄印篱笆上的牵牛仍然开的茂盛野狐们偶尔来此采集一些隐遗的诗句吟诵”老家的首节于整首诗歌而言,仅仅是个‘引子’,为后边几节的叙述做出铺垫。我们且看其中的核心意象‘隐士’,诸如‘废园’,‘锄’,‘蹄印’,‘牵牛’,‘野狐’都是由‘隐士’派生出来的。这些次意象都是用来描述隐士生活绝好的素材。经过诗人匠心独用的衔接,形成了一幅‘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仙界图谱。这样,几个次意象组成的唯美的图画,使得核心意象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又令人神往。
其四,荒诞的组合。所谓荒诞组合是指对意象做极度的夸张,变形之后再以超现实的形式加以复合的一种意象处理方式。诗中的内容是现实中存在的,但它的组合方法和结果是现实中所没有的,所以它是荒诞的超现实的。在野眼这首由现代生活意象组接起来的诗歌中这样写道:“隔壁的某某醉卧在月下月亮在宣纸上躲出一片空白他被自己的眼皮封存着微笑满腹的目光把他谋杀了他微笑着世间弥漫辐射尘”‘纸上躲出空白’,‘被眼皮封存’,‘目光把他谋杀’都是非理性的组合,如此则给诗歌的意象带来一种怪诞离奇,复杂多变,漂浮不定的效果,产生一种荒诞美。现实中的物象被变形,扭曲,秩序感逐渐丧失,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诗歌效果。
其五,复沓式组合。是指某些意象以相似的句式在诗中反复出现,从而达到渲染情感气氛,强调表达效果的组合方法。另一种倾诉是一首由爱情意象组合而成的诗歌。其中的每一小节结尾分别是:“我为什么没有翅膀?我为什么没有泪水?我为什么还要远行?为什么独我不肯离去?我为什么还在幻想?我为什么还要为你祈祷?”这就是一种复沓,加强了情感的力量,但并不是简单的字面的重复,而是竭力向意义的深层掘进,实现深度上的超越。
其六,意象的跳跃。就是指各组意象之间有意省略中介,抽掉关联词句,一个意象向另一个意象过度时不做交代性叙述,表面看起来互相脱节,难以理解,实际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且看突围方式这首由现代生活意象构成的诗歌的前几句:“马蹄一天天迫近光电激射道路网状的穿插预报的天气永久式的验证广告在报纸上眨眼酒杯之手正在挥泪如雨屏幕上裸乳一样的亮色玻璃上的呵气握手微笑唾液中的口红以及柜台上免费供应的避孕药具瀑布一样的灯火叫卖声夹杂着炊烟式的回忆?”这首诗里的意象跳跃十分明显,集中表现在空间的跳跃。通过意象的跳跃,诗人有意在描述一种生存的状态,忙碌,疲惫,却又不得不马不停蹄。在这种隐性的情感线索下,所有的跳跃都不会显得零乱,破碎,突兀,而是对情感表达的更加蓬发。诗人通过意象的跳跃,打破了情感与事件的连续性,逻辑的有序性,犹如一座座孤立的小岛,需要读者自己逐一解读,使得读者的思维空间一直处于一个跳动的状态,完成诗歌阅读中另外的‘突围方式’。
其七,多种组合方式的交融。通常在写诗的过程中,诗人并不会使用单一的组合方式,完成诗歌的创造,而是习惯于多管齐下,使用多种意象组合方式追求一种陌生化的美感。如怀抱猫咪的少妇这首由爱情意象构建的诗歌中有这样的诗句:“葡萄的触须鼓足勇气的刚刚触到你的手该死的猫就醒了。”这是我找到的他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仅此一句足以超越好多人了。诗人对于意象巧妙的组合,让我们叹为观止。葡萄,触须,手,猫,意象简而又简。可即便如此,经过诗人别出心裁的组合之后,呈现给我们的是‘含苞待放’的诗美时空。在此,有夸张变形,有荒诞的成分,有意象的叠映,诗人使用多种组合方法,完成了事件的叙述。‘刚刚触到你的手,该死的猫就醒了’,仅此两句,我们可以模拟多少场景。怀春的少女,如未熟的葡萄一般羞涩的爱恋。抑或是久别后的重逢。云江的诗中,总会有一只与众不同的眼,常常于平静的语词喷发,而后降落在整个句子上,于是所有的情感都沸腾了。我们的心也因此而生动起来。像一只只偷腥的猫,在窃喜某种语气,某种氛围,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嘲笑那只该死的猫咪吧。不得不说,赵云江是一位感觉性诗人,我甚至找不出任何可以反驳自己的例子。感觉,于诗歌而言,的确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可以说,这是诗歌的‘海洛因’,而诗人作为‘始作俑者’,始终如一,不停地感觉自己的感觉。
2。3云江笔下意象的朦胧美
真正成熟的诗歌意象都是多变的,这是意象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诗歌生命张力的来源。那么,诗歌的生命张力又是来源于何处呢?我认为,诗歌的张力主要是来自于诗歌的弹性,即意象的暗示性和多义性。如此,可以给读着留下更多的空白,诗歌的魅力也会更好的彰显。在特定的语境中,作者没有明确讲出来的情感,完完全全由意象来呈现,就会对不同心理层面和审美结构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暗示,从而带来多种多样以至于无穷无尽的审美结果。在此,我选取云江诗歌中典型的三首诗歌进行详尽的分析。弹铗,鱼眼睛,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均是三首由现代生活意象贯穿始终的诗歌,只不过这些意象蒙上了一层迷雾,富有玄性色彩。‘弹铗’,‘鱼眼睛’‘十二点’这三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在诗人匠心独运的构思下,变得愈加朦胧,造成读着的歧解,从而产生了暗示和多义的美学品质。
首先我们来分析弹铗这首诗,单单从‘弹铗’这个意象来看,其中蕴含的意义就不仅仅一种。诗人在这首诗中,关注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生命现象。他侧重表达一种被压抑的,反抗的生命情调。弹铗本身就给人以寒冷如冰的感觉。诗人对此采用抑的基调,在淡化生命主题的同时,高高的扬起‘一身寒噤’。‘期待越久的东西越容易失去重新认定的东西渐渐又拉开了距离’看似微微感到疲惫,实则在潜意识里又是一种自我鞭策与自强不息,这些又是‘寒噤’之后的事情了。诗人刻意为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其中暗示的意义由读着自身去体会。或许我们体会到的并非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这正体现出意象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只要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些什么。那么,这首诗就是成功的。与此同时,弹铗中那种递进的,抽象的,层层环绕的迷宫式结构,也是值得一提的。像是刺刀深入后不见血色,当下也不会有痛感。只是等到再次回味,心会由衷的震撼。诗歌末尾的‘一声寒噤’,便是一只无形的手,将头颅按进水中,窒息过后,才会痛的刻骨铭心。诗人通过‘弹铗’这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再结合具体的诗歌语境,强化了对创作基本主题的揭示:世界的破碎与自我的分裂,现实生存的鄙俗与空洞,独立个体的被困,反抗与救赎。如此之多的主题并不是其中的全部,只是在我理解范围之内而已。而,每一种主题均是一次审美的享受,无形之中使得读者多获得几次领悟的喜悦和阅读的快感。
再次分析鱼眼睛一诗,其中首节这么写道:“我坐在一所房子里看着大水淹没到脚边大水从世纪之外涌来从子夜开始淹没”诗人给以这样的结尾:“我看到了朋友们鱼一样的活着森林里缠满水草公路上停放着一些人造的机械鱼原来的那片天空上都镶满了鱼眼睛所有人的思想里都变成了鱼的巢穴”‘鱼眼睛’这个意象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呆滞,缺乏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此用来象征一种现代人疲倦的生存图谱。人们都像鱼一样的活着,公路上停放的是人造的机械鱼,可以想象现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机械的完成日常起居,完成工作,就像完成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一样。这是多么无趣,多么贫乏的一件事情。由此,天空中镶满了鱼眼睛,灭世的洪水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诗人旨在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奔波,看似‘为人生’的做法做一次透彻的审视。我们是该好好想想,人活着不光是满足一些物质层次的需求,还需要‘水’,需要希望,需要爱的滋润,那样的话,鱼眼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最后以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为例,作者娓娓而谈,以平静的话语叙述着一种螺旋式,迷宫式的等待。意象纯净,而寓意却似海洋一般丰富而深沉。诗中结合了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完成整个事件的记录。如此,给人以阅读的‘迷茫感’,从而反复琢磨诗中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对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有一定的理解。十二点时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诗人所有的等待都是围绕着这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的。过滤掉呼吸,过滤掉目光,过滤掉多余的情感,诗人以此来等待一个结果。如此必然赋予‘十二点’更多的内涵。全诗围绕着这个时间点展开,使得意,情,境结合的更为深隐。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错过或者未赶上时间,等待亦是徒劳。‘我忘记了看手腕上的时间十二点就过去了如白驹过隙’诗中如是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事件,当你注视着时间,注视平日里不见的容颜,注视曾经流逝的波澜,你会发现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在这一首诗里流露的情感是微妙的,诗人所创造出的一系列意象均蒙上浓厚的主观色彩。‘是件女人的衣服和陌生’,果真是相约的故人吗?诗人所建构的时空景象与现实接近,离实景不远。可即便如此,诗人对十二点这一意象的加工处理,甚至变形,创造出一种与现实很远又很近的意境,用四个字概括是咫尺天涯。我们都在为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苦苦等待,又怎么会知晓‘花和果实以及酸甜苦辣什么的’。
结语
云江的诗歌是耐读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是难以品到其中的韵味的,我们需要来回咀嚼饱含作者情感的每一个意象,如此方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我偶尔感觉到他弹跳的美丽以及笔端的飘逸,甚而领悟到一丝丝的言外之意,总是会兴奋许久。当然玉石亦有瑕疵,云江的诗歌中也不免会有一些缺陷:他的诗歌在结构上有些僵化,结构化,程式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诗歌处理的技巧。有时候有意为之倒不如无心插柳效果显著,容易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诗歌本身的留白甚至超过诗歌自身的表达,如此写诗,究竟是不是一种更为高超的情感艺术?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把诗很好的展开?抑或是追求一种省略式的朦胧?倘若是有意为之,久而久之也不过是诗歌写作中又一种结构式框架,必然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段中,意象也是呈现一种并列式组合的形态,有关生命主题的意象群,统统由一个词‘既然’贯通,一气呵成。诗人对生命的静观是具体且细致的,似乎更加注重一种博大的精神,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漫漫的时间长河里,我们的能与不能,是与不是,并不会随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我们的太阳风我们的海之声我们夏季的云层’,一系列宏大且激昂的意象的罗列,使读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作者并不回避生命体的脆弱,却更注意其社会价值。正如诗中所写的一样:“让我们痛苦一场吧哭干幽怨把泪酿成酒精让我们学会真正的浪漫学会驾驭人生”这种冷僻沉静的审视,深化了生命存在必然需要面对的种种,此乃静观。诗末尾‘放飞那沉重的翅膀,恢复轻松的表情’则是对生命的张扬。细细地品读之后,我们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自我的审视,期盼获得一个‘轻松的表情’。暗自思忖过后,振翅飞翔。
东方龙种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中国风的诗歌:“那条龙骑梦而来逐着今晚的灯火而来寻着电吉他的琴弦滑来五千年的风雨使那条龙伏在聚光灯下恨恨地喘息五千年的记忆只作了一件色泽斑斓的道具我们是龙种事龙种呵东方的一群龙种一群穿梭在中国梦里的龙种呵一群在龙的生物基因里躁动不安的龙种龙说我们腾飞今天正是好时日因为我们健美而刚猛我们腾飞就因为我们是龙是龙是龙啊——”作为一名中国人,当你读到这样感情澎湃的诗句,内心会不会同样波澜起伏?我们是东方的龙,曾经沉睡的巨龙,如今抬头的瞬间,世界都会匍匐在面前。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诗人在诗中的笔调是激昂的,由此可见他在完成整首诗的过程中也是完成了一次民族魂的洗礼。‘龙’反复出现,只因为我们都是龙种,我们为此自豪。‘长江’,‘黄河’,‘钱塘江’,‘汨罗江’又何尝不是一条条的巨龙,只因为它们是中华大地的传奇。
2云江诗歌意象的审美品质
诗与非诗的界限表现在两个层面,内在层面表现在有无诗美发现,外在层面表现在有无意象化的直观而又间接的方式。由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一首诗歌在诗意和诗美之间的权衡,除了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起兴,双关等外,最关键的就是意象的呈现。诗歌是一种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手段,而意象能让这所有要表现的对象间接化和陌生化。诗人总是刻意地将自己的主观情绪转化为种种直观,具体,鲜活,生动的意象来加以呈现。也正是源于此,意象本身就使得诗思,诗美与读者之间形成一层薄纱。读者可望不可即,可闻不可摸,只有不断去想象与体味,在完成诗歌阅读的同时,也就是在本质上完成一次间接而陌生的意象审美。对于云江诗歌意象审美品质的分析,我从中择取了造型美,组合美,朦胧美三个角度,结合云江诗歌意象分类建构中的五种意象类型(现代生活意象,爱情意象,乡土意象,历史人物意象,文化意象)进行分析,希望能达到以管窥豹的效果。
2。1云江笔下意象的造型美
云江的诗歌就像是精美的雕塑,特别注重‘意象造型’,把那些转瞬即逝的难以捕捉的东西塑造成立体感极强的形象。诗人善于在对立统一的规范中做出差异互补的特殊性艺术处理,从而创造出相反相成的具有极大审美空间和富有弹性的诗歌意象。这种有意为之的造型艺术,我分为以下两类:
其一,意象定格,主题飞升。
诗人把在心底久久深藏的抽象意念,通过空间可以感觉的视觉形象加以表现,让瞬间定格成为永恒,烙在读者的脑海。其具体表现在从意蕴到形象,由抽象到具体,从内到外的一种透视。他的许多优秀的诗篇都是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土壤培育出繁花似锦的鲜明的意象,然后在一首或者一段诗歌之后暗蕴一个主题。让深邃的思想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把整些个意象内涵得以提升。这些意象宛如绿叶,而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分外鲜明和传神。
水的迷惑是一首由现代生活意象组接起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全篇分为四个小节,以组诗的形式呈现。读完每一个小节,都会有一幅挥之不去的图画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第一小节中,是一幅众人围坐在一根蜡烛旁边黯然神伤的情景;第二小节中,是诗人假想的没有水后世界的惨淡模样;第三小节中,是一个女人守着一只苹果独自流泪的场景;第四小节中,苹果早已干枯,孩子们根本流不出泪水,只好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全诗出现最多的几个意象莫过于‘孩子’,‘女人’,‘苹果’,‘阳光’,‘海’,几乎在每一个小节都有出现。且看一小节的内容:“女人的目光是唯一的水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女人。她再也不肯轻易闭上,眼睛,她是最后的妻子,最后的母亲。她在犹豫,面前还有最后一只苹果。吃或者不吃,都让她难过。”单单是从这么一小节,我们并不能了解到整首诗歌的主题,可却能定在某个画面,永远不能忘怀。你可能想到‘女人如水’,‘泪是盐水’等等。只是当你把每一小节仔仔细细的品味揣摩一番,你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是‘希望’两个字。水的迷惑,水,生命的源泉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当你失去了最根本的东西,你还会去奢求什么?这就是诗人在定格之后质的飞升。
其二,简笔素描,浓墨重彩以及乐质语言并存。
在云江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诗歌常常色彩浓重,以此来渲染加强诗歌意象的鲜明度,仿佛一幅幅色调凝重的西方油画,以协调的光色和匀称的构图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些诗歌却恰恰相反,透出中国式水墨丹青的韵味来,就是那么几笔简单的勾勒,几个棱角分明的意象,我们便为这神来之笔迷醉了;还有些诗歌则是从乐感,以音乐的角度寻找形象,从而进一步的弹奏优雅动听的旋律。
<恨不相逢>十首是这种艺术造型的典型之作,这是一首由爱情意象组合起来的诗歌,诗中对于爱的渴望与‘恨不相逢’的心态描写到了极致。整首诗歌充满着音乐美,绘画美的韵味,是云江爱情诗歌中的一次新的超越。在第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一片洒满碎金子的水域,一声声狗吠赤白蓝黄,蝶影迸进黄色的花香,空中浮动着一行行黑色的翅膀”金子,赤白蓝黄,黄色,黑色如此之多的颜色入诗,带给我们一个色彩缤纷的感官世界。在第三首中,诗人这么写道:“你走后花儿全部萎谢了,酒后的人们也四散离去。你走的无迹可寻,人们的身后却是道路纵横。”短短的四句话,勾勒出一幅离别时的凄惨的场景,整个世界也仿佛只有黑白两种色泽。整首诗里,乐质的语言也是比比皆是,如:“有歌声从远方飘来”“一声声的狗吠”“独我听了一夜的雨声”“初闻鸟鸣是湿润的”等等。这些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样在听觉上也是一次饱餐。诗中不仅有画且有着动听的声音,有着浓浓的感情。诗至如此,确也无憾了。
2。2云江笔下意象的组合美
意象是诗歌的细胞,光有意象并不能构成诗。正如光有一大堆砖瓦不能成为楼房一样,为了完成诗歌的构建,就必须对意象进行组合。所谓意象组合,就是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它们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密集而又精致的意象群落。从而,让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呈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鲜活的画面来揣摩诗人的情感和心理。著名诗人戴望舒认为:“诗歌的存在在于它的组织。”也就是说,一个个意象经过诗人苦心经营,巧妙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方可以称作是诗。由此可以看出,意象组合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部分相加,最终实现的价值是要远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的。而这,也是诗歌中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然而,意象组合的实质就是意象的有序化并置。每个意象处在这种并置结构中,它的意义才得以确定,诗歌整体的意义才能彰显。在此,我只从意象组合方式,再结合云江诗歌意象的五种类型,来探讨云江笔下意象的组合美。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意象的叠加。就是在一个意象之上投影着另一个意象,两个意象渗透交融成一体,这个新的意象同时具有两个意象的功能和特征,并产生更为强烈的表现力。且看向中国夜致敬这首由文化意象建构起来的诗歌中的诗句:“就这样引力被羽翼们蔑视了泛滥的盟誓被纯净的玄想淹没了脚在准备满足鞋子新的期待爱的脉络涌涨着性欲的潮汐誓言的沙粒不断聚集在岸上吮吸了灯光的乳汁眼睛因微笑而更加锐利光明”这里的‘泛滥的盟誓’,‘纯净的玄想’,‘爱的脉络’,‘性欲的潮汐’,‘誓言的沙粒’,‘灯光的乳汁’就是一种意象的叠加,要比单一的物象更富有表现力。
其二,意象群的组合。简而言之就是将丰富众多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意象加以集合。如此可以高度概括而集中地反映外部的感觉世界,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强化感情,简化语言,从而增强诗的容量。歌者这首由文化意象组合的诗歌这样写道:“哦我嗅到了那是游于八极之外的冥顽之舞那是腐殖土般的泼泼野气那是祥瑞之梦和吉庆之酩酊那是催人的布谷和倦卧的母牛之反刍。歌者万顷欢腾之波舞之蹈之那浪涌都错颈朝向这首谣曲那浪涌低之处已住满了欢乐和坦荡的情愫”作者在这一小节诗歌中,运用了意象群的手法,表现出了对某些现状的诅咒和不满,对敢于引吭高歌的勇士的赞美,对人的力量的自信,对生活的深沉审视,从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就是,歌者。其实,意象群的组合,大多是一种同一句式的排列。歌者这首诗的意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却被诗人以歌者的‘一曲高歌’一气呵成的‘唱’了出来。在无形之中,使得歌者这个核心意象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意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
其三,贯串式组合。这是以中心意象为主,次意象为辅,中心意象贯串次意象的组合方式。这种次意象不是对中心意象的直接摹写,往往是通过中心意象的联想派生出来的。老家是一首由乡土意象组建的诗歌。它的首节这么写道:“某朝某代某隐士遗下一片废院去听班上朝了种菊的锄就锈在土中地边尚留有两瓣蹄印篱笆上的牵牛仍然开的茂盛野狐们偶尔来此采集一些隐遗的诗句吟诵”老家的首节于整首诗歌而言,仅仅是个‘引子’,为后边几节的叙述做出铺垫。我们且看其中的核心意象‘隐士’,诸如‘废园’,‘锄’,‘蹄印’,‘牵牛’,‘野狐’都是由‘隐士’派生出来的。这些次意象都是用来描述隐士生活绝好的素材。经过诗人匠心独用的衔接,形成了一幅‘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仙界图谱。这样,几个次意象组成的唯美的图画,使得核心意象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又令人神往。
其四,荒诞的组合。所谓荒诞组合是指对意象做极度的夸张,变形之后再以超现实的形式加以复合的一种意象处理方式。诗中的内容是现实中存在的,但它的组合方法和结果是现实中所没有的,所以它是荒诞的超现实的。在野眼这首由现代生活意象组接起来的诗歌中这样写道:“隔壁的某某醉卧在月下月亮在宣纸上躲出一片空白他被自己的眼皮封存着微笑满腹的目光把他谋杀了他微笑着世间弥漫辐射尘”‘纸上躲出空白’,‘被眼皮封存’,‘目光把他谋杀’都是非理性的组合,如此则给诗歌的意象带来一种怪诞离奇,复杂多变,漂浮不定的效果,产生一种荒诞美。现实中的物象被变形,扭曲,秩序感逐渐丧失,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诗歌效果。
其五,复沓式组合。是指某些意象以相似的句式在诗中反复出现,从而达到渲染情感气氛,强调表达效果的组合方法。另一种倾诉是一首由爱情意象组合而成的诗歌。其中的每一小节结尾分别是:“我为什么没有翅膀?我为什么没有泪水?我为什么还要远行?为什么独我不肯离去?我为什么还在幻想?我为什么还要为你祈祷?”这就是一种复沓,加强了情感的力量,但并不是简单的字面的重复,而是竭力向意义的深层掘进,实现深度上的超越。
其六,意象的跳跃。就是指各组意象之间有意省略中介,抽掉关联词句,一个意象向另一个意象过度时不做交代性叙述,表面看起来互相脱节,难以理解,实际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且看突围方式这首由现代生活意象构成的诗歌的前几句:“马蹄一天天迫近光电激射道路网状的穿插预报的天气永久式的验证广告在报纸上眨眼酒杯之手正在挥泪如雨屏幕上裸乳一样的亮色玻璃上的呵气握手微笑唾液中的口红以及柜台上免费供应的避孕药具瀑布一样的灯火叫卖声夹杂着炊烟式的回忆?”这首诗里的意象跳跃十分明显,集中表现在空间的跳跃。通过意象的跳跃,诗人有意在描述一种生存的状态,忙碌,疲惫,却又不得不马不停蹄。在这种隐性的情感线索下,所有的跳跃都不会显得零乱,破碎,突兀,而是对情感表达的更加蓬发。诗人通过意象的跳跃,打破了情感与事件的连续性,逻辑的有序性,犹如一座座孤立的小岛,需要读者自己逐一解读,使得读者的思维空间一直处于一个跳动的状态,完成诗歌阅读中另外的‘突围方式’。
其七,多种组合方式的交融。通常在写诗的过程中,诗人并不会使用单一的组合方式,完成诗歌的创造,而是习惯于多管齐下,使用多种意象组合方式追求一种陌生化的美感。如怀抱猫咪的少妇这首由爱情意象构建的诗歌中有这样的诗句:“葡萄的触须鼓足勇气的刚刚触到你的手该死的猫就醒了。”这是我找到的他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仅此一句足以超越好多人了。诗人对于意象巧妙的组合,让我们叹为观止。葡萄,触须,手,猫,意象简而又简。可即便如此,经过诗人别出心裁的组合之后,呈现给我们的是‘含苞待放’的诗美时空。在此,有夸张变形,有荒诞的成分,有意象的叠映,诗人使用多种组合方法,完成了事件的叙述。‘刚刚触到你的手,该死的猫就醒了’,仅此两句,我们可以模拟多少场景。怀春的少女,如未熟的葡萄一般羞涩的爱恋。抑或是久别后的重逢。云江的诗中,总会有一只与众不同的眼,常常于平静的语词喷发,而后降落在整个句子上,于是所有的情感都沸腾了。我们的心也因此而生动起来。像一只只偷腥的猫,在窃喜某种语气,某种氛围,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嘲笑那只该死的猫咪吧。不得不说,赵云江是一位感觉性诗人,我甚至找不出任何可以反驳自己的例子。感觉,于诗歌而言,的确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可以说,这是诗歌的‘海洛因’,而诗人作为‘始作俑者’,始终如一,不停地感觉自己的感觉。
2。3云江笔下意象的朦胧美
真正成熟的诗歌意象都是多变的,这是意象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诗歌生命张力的来源。那么,诗歌的生命张力又是来源于何处呢?我认为,诗歌的张力主要是来自于诗歌的弹性,即意象的暗示性和多义性。如此,可以给读着留下更多的空白,诗歌的魅力也会更好的彰显。在特定的语境中,作者没有明确讲出来的情感,完完全全由意象来呈现,就会对不同心理层面和审美结构的读者产生不同的暗示,从而带来多种多样以至于无穷无尽的审美结果。在此,我选取云江诗歌中典型的三首诗歌进行详尽的分析。弹铗,鱼眼睛,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均是三首由现代生活意象贯穿始终的诗歌,只不过这些意象蒙上了一层迷雾,富有玄性色彩。‘弹铗’,‘鱼眼睛’‘十二点’这三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在诗人匠心独运的构思下,变得愈加朦胧,造成读着的歧解,从而产生了暗示和多义的美学品质。
首先我们来分析弹铗这首诗,单单从‘弹铗’这个意象来看,其中蕴含的意义就不仅仅一种。诗人在这首诗中,关注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生命现象。他侧重表达一种被压抑的,反抗的生命情调。弹铗本身就给人以寒冷如冰的感觉。诗人对此采用抑的基调,在淡化生命主题的同时,高高的扬起‘一身寒噤’。‘期待越久的东西越容易失去重新认定的东西渐渐又拉开了距离’看似微微感到疲惫,实则在潜意识里又是一种自我鞭策与自强不息,这些又是‘寒噤’之后的事情了。诗人刻意为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其中暗示的意义由读着自身去体会。或许我们体会到的并非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这正体现出意象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只要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些什么。那么,这首诗就是成功的。与此同时,弹铗中那种递进的,抽象的,层层环绕的迷宫式结构,也是值得一提的。像是刺刀深入后不见血色,当下也不会有痛感。只是等到再次回味,心会由衷的震撼。诗歌末尾的‘一声寒噤’,便是一只无形的手,将头颅按进水中,窒息过后,才会痛的刻骨铭心。诗人通过‘弹铗’这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再结合具体的诗歌语境,强化了对创作基本主题的揭示:世界的破碎与自我的分裂,现实生存的鄙俗与空洞,独立个体的被困,反抗与救赎。如此之多的主题并不是其中的全部,只是在我理解范围之内而已。而,每一种主题均是一次审美的享受,无形之中使得读者多获得几次领悟的喜悦和阅读的快感。
再次分析鱼眼睛一诗,其中首节这么写道:“我坐在一所房子里看着大水淹没到脚边大水从世纪之外涌来从子夜开始淹没”诗人给以这样的结尾:“我看到了朋友们鱼一样的活着森林里缠满水草公路上停放着一些人造的机械鱼原来的那片天空上都镶满了鱼眼睛所有人的思想里都变成了鱼的巢穴”‘鱼眼睛’这个意象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呆滞,缺乏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此用来象征一种现代人疲倦的生存图谱。人们都像鱼一样的活着,公路上停放的是人造的机械鱼,可以想象现代人忙忙碌碌的生活,机械的完成日常起居,完成工作,就像完成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一样。这是多么无趣,多么贫乏的一件事情。由此,天空中镶满了鱼眼睛,灭世的洪水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诗人旨在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奔波,看似‘为人生’的做法做一次透彻的审视。我们是该好好想想,人活着不光是满足一些物质层次的需求,还需要‘水’,需要希望,需要爱的滋润,那样的话,鱼眼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最后以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为例,作者娓娓而谈,以平静的话语叙述着一种螺旋式,迷宫式的等待。意象纯净,而寓意却似海洋一般丰富而深沉。诗中结合了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完成整个事件的记录。如此,给人以阅读的‘迷茫感’,从而反复琢磨诗中反复出现的几个意象,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进而对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有一定的理解。十二点时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诗人所有的等待都是围绕着这固定的时间点进行的。过滤掉呼吸,过滤掉目光,过滤掉多余的情感,诗人以此来等待一个结果。如此必然赋予‘十二点’更多的内涵。全诗围绕着这个时间点展开,使得意,情,境结合的更为深隐。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错过或者未赶上时间,等待亦是徒劳。‘我忘记了看手腕上的时间十二点就过去了如白驹过隙’诗中如是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哪怕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事件,当你注视着时间,注视平日里不见的容颜,注视曾经流逝的波澜,你会发现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在这一首诗里流露的情感是微妙的,诗人所创造出的一系列意象均蒙上浓厚的主观色彩。‘是件女人的衣服和陌生’,果真是相约的故人吗?诗人所建构的时空景象与现实接近,离实景不远。可即便如此,诗人对十二点这一意象的加工处理,甚至变形,创造出一种与现实很远又很近的意境,用四个字概括是咫尺天涯。我们都在为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苦苦等待,又怎么会知晓‘花和果实以及酸甜苦辣什么的’。
结语
云江的诗歌是耐读的。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是难以品到其中的韵味的,我们需要来回咀嚼饱含作者情感的每一个意象,如此方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我偶尔感觉到他弹跳的美丽以及笔端的飘逸,甚而领悟到一丝丝的言外之意,总是会兴奋许久。当然玉石亦有瑕疵,云江的诗歌中也不免会有一些缺陷:他的诗歌在结构上有些僵化,结构化,程式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诗歌处理的技巧。有时候有意为之倒不如无心插柳效果显著,容易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诗歌本身的留白甚至超过诗歌自身的表达,如此写诗,究竟是不是一种更为高超的情感艺术?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把诗很好的展开?抑或是追求一种省略式的朦胧?倘若是有意为之,久而久之也不过是诗歌写作中又一种结构式框架,必然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