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陈益鹏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是父亲节,不料昨日午睡,竟就梦见了父亲。
父亲去世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了。
一
父亲名叫陈才栋,房族三弟兄中,父亲的年龄最小,同时,父亲也是陈家在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吃公粮、拿工资的人。五十年代,得益于西北大学一批下放的讲师,陕西省岚皋县居然破天荒建起了一座大学,父亲和母亲有幸同时成为岚大的首批学员。父亲上师范,母亲学医科。岚大毕业后,父亲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与母亲的夫妻关系也正式定局。
听母亲说,父亲在上中学时就是一名活跃分子,吹笛子、拉二胡样样在行。但是打我记事起,却从未见他吹拉弹唱过。母亲说“文革”中,他因为受蒙蔽卷入了一场“武斗”造成了不良后果,在“武斗”结束清理队伍时,一些人执意要“打倒”他,给他戴高帽,抹黑手,游街示众,大会小会批斗,他难以忍受其屈,差一点含恨自尽,哪里还有心情再摆弄那些乐器呢?从此,笛子、二胡就被他束之高搁了。好在他的问题最终澄清了,好在他身上的文化因子并没有因此而完全丧失,因为除了吹笛子拉二胡而外,他还有两大专长:一是绘画,二是毛笔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见过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地用油彩在一面大墙上绘出一幅漂亮的宣传画,画面是一座连接峭壁两岸凌空高架的石拱桥,桥下流水泱然,桥畔浓绿之中点缀着亭阁红瓦,其构图就取自家乡的石门。而当时,石门口的公路刚刚打通,尚未架桥。不过现在的石门口,早已成为父亲当年画中呈现过的“天堑变通途”的样子。而父亲的毛笔字,除了用在学校书写大会标语以及通知、告示外,每逢春节前夕,老家的两个伯伯和街坊亲友,都要上门索取父亲为他们书写的春联,并成为惯例。
阴历腊月二十七是父亲的生日。无论父亲调到哪里工作,每到此时,亲戚们总会带着他们的山货特产,跋山涉水,赶来为父亲祝寿,那种气氛,往往比过大年还要喜庆热闹,即便是在父亲挨批受辱的时候,他们也从不回避。由此可见父亲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
勤劳、爱干净,是父亲的两大优点。由于母亲不在身边,那会儿家中的三儿一女不仅都要靠他管教,而且生活上也要靠他料理。他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在做事,无论是学校的事,还是家里的事,他见了不顺眼就要说,见到该做的就要做,屋里要保持绝对干净卫生,脏碗脏碟决不能留到第二天再洗。尤其每天的那顿午饭,儿女们都要上课,非他做不可,而他那会儿,既是校总务主任,还时不时要替请假的老师代课,其忙其累也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他也不会让我们姐弟几个都闲着,课外时间,姐姐负责做饭、洗衣,我和弟弟则负责砸煤、挑水、洗碗、扫地、加石炭除炉灰等等,雷打不脱。由于受到了锻炼,长大后,我们姐弟几个的生活自理能力都非常强,尤其是姐姐和大弟,都能做得一手好饭菜。别看我轻易不上灶,真正操起勺来,也并不比家庭妇女差。
父亲短暂的一生中,做了两件值得称道的大事:一是在家乡负责筹建了石门中学,将一方临河的瘦田改造成书声朗朗的校园;二是受命筹建了县农林中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福了一方子孙。
二
曾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恨我的父亲。
因为“文革”挨批,心情不好,父亲的脾气格外爆燥,常拿儿女们撒气,尤其对我异常严厉。也许那会儿我比姐弟们更“匪”一些,常常不知不觉就闯下了祸,难隔三天不挨父亲的打骂。有时候打得我心服口服,而有的时候却打得毫无道理。如有一次,因为在与同学斗嘴时,同学说了诸如“你老子是现行反革命”并直呼父亲的大名时,我气愤不过予以还击,不成想,他们反倒向父亲告我的黑状,诉说我的不是。父亲心中窝火,不问青红皂白,也不容我申辨,就要我当着那些人的面下跪认错,否则荆条加身。父亲哪里知道,正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没有了地位,我才被别人无端欺侮,而我的反抗也是出于维护他的尊严呵!我当时心中的那个苦呀,真是没法诉说,只好一个人悄悄跑到无人的河边,面对流水独自饮泣。
尽管母亲常常劝说父亲性情不要太急燥,但似乎收效甚微,以至于后来发展到我与他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
记得那是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不知因为什么事情父亲又开始唠叨,数落我们几个儿女的不是,我听着有些心烦,在盛饭时,锅铲铲锅巴的声音听上去重了一些,让父亲听出了抵触情绪。他放下饭碗冲到厨房门口,质问我是不是皮肤作燥,我见他来势凶猛,下意识将手中的锅铲扬了一下。这下可又闯下大祸了!见他急匆匆地折回客厅,我自知不妙,赶快撒腿就跑。刚跑出院坝,就见父亲手持火钻追了上来,我不顾一切朝上河大桥跑去,过了大桥,顺着新修的公路,准备投奔在小沟卫生所工作的母亲。父亲站在大桥头,看... -->>
今日是父亲节,不料昨日午睡,竟就梦见了父亲。
父亲去世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了。
一
父亲名叫陈才栋,房族三弟兄中,父亲的年龄最小,同时,父亲也是陈家在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吃公粮、拿工资的人。五十年代,得益于西北大学一批下放的讲师,陕西省岚皋县居然破天荒建起了一座大学,父亲和母亲有幸同时成为岚大的首批学员。父亲上师范,母亲学医科。岚大毕业后,父亲从此便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与母亲的夫妻关系也正式定局。
听母亲说,父亲在上中学时就是一名活跃分子,吹笛子、拉二胡样样在行。但是打我记事起,却从未见他吹拉弹唱过。母亲说“文革”中,他因为受蒙蔽卷入了一场“武斗”造成了不良后果,在“武斗”结束清理队伍时,一些人执意要“打倒”他,给他戴高帽,抹黑手,游街示众,大会小会批斗,他难以忍受其屈,差一点含恨自尽,哪里还有心情再摆弄那些乐器呢?从此,笛子、二胡就被他束之高搁了。好在他的问题最终澄清了,好在他身上的文化因子并没有因此而完全丧失,因为除了吹笛子拉二胡而外,他还有两大专长:一是绘画,二是毛笔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见过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地用油彩在一面大墙上绘出一幅漂亮的宣传画,画面是一座连接峭壁两岸凌空高架的石拱桥,桥下流水泱然,桥畔浓绿之中点缀着亭阁红瓦,其构图就取自家乡的石门。而当时,石门口的公路刚刚打通,尚未架桥。不过现在的石门口,早已成为父亲当年画中呈现过的“天堑变通途”的样子。而父亲的毛笔字,除了用在学校书写大会标语以及通知、告示外,每逢春节前夕,老家的两个伯伯和街坊亲友,都要上门索取父亲为他们书写的春联,并成为惯例。
阴历腊月二十七是父亲的生日。无论父亲调到哪里工作,每到此时,亲戚们总会带着他们的山货特产,跋山涉水,赶来为父亲祝寿,那种气氛,往往比过大年还要喜庆热闹,即便是在父亲挨批受辱的时候,他们也从不回避。由此可见父亲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
勤劳、爱干净,是父亲的两大优点。由于母亲不在身边,那会儿家中的三儿一女不仅都要靠他管教,而且生活上也要靠他料理。他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在做事,无论是学校的事,还是家里的事,他见了不顺眼就要说,见到该做的就要做,屋里要保持绝对干净卫生,脏碗脏碟决不能留到第二天再洗。尤其每天的那顿午饭,儿女们都要上课,非他做不可,而他那会儿,既是校总务主任,还时不时要替请假的老师代课,其忙其累也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他也不会让我们姐弟几个都闲着,课外时间,姐姐负责做饭、洗衣,我和弟弟则负责砸煤、挑水、洗碗、扫地、加石炭除炉灰等等,雷打不脱。由于受到了锻炼,长大后,我们姐弟几个的生活自理能力都非常强,尤其是姐姐和大弟,都能做得一手好饭菜。别看我轻易不上灶,真正操起勺来,也并不比家庭妇女差。
父亲短暂的一生中,做了两件值得称道的大事:一是在家乡负责筹建了石门中学,将一方临河的瘦田改造成书声朗朗的校园;二是受命筹建了县农林中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福了一方子孙。
二
曾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恨我的父亲。
因为“文革”挨批,心情不好,父亲的脾气格外爆燥,常拿儿女们撒气,尤其对我异常严厉。也许那会儿我比姐弟们更“匪”一些,常常不知不觉就闯下了祸,难隔三天不挨父亲的打骂。有时候打得我心服口服,而有的时候却打得毫无道理。如有一次,因为在与同学斗嘴时,同学说了诸如“你老子是现行反革命”并直呼父亲的大名时,我气愤不过予以还击,不成想,他们反倒向父亲告我的黑状,诉说我的不是。父亲心中窝火,不问青红皂白,也不容我申辨,就要我当着那些人的面下跪认错,否则荆条加身。父亲哪里知道,正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没有了地位,我才被别人无端欺侮,而我的反抗也是出于维护他的尊严呵!我当时心中的那个苦呀,真是没法诉说,只好一个人悄悄跑到无人的河边,面对流水独自饮泣。
尽管母亲常常劝说父亲性情不要太急燥,但似乎收效甚微,以至于后来发展到我与他几乎势不两立的地步。
记得那是在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不知因为什么事情父亲又开始唠叨,数落我们几个儿女的不是,我听着有些心烦,在盛饭时,锅铲铲锅巴的声音听上去重了一些,让父亲听出了抵触情绪。他放下饭碗冲到厨房门口,质问我是不是皮肤作燥,我见他来势凶猛,下意识将手中的锅铲扬了一下。这下可又闯下大祸了!见他急匆匆地折回客厅,我自知不妙,赶快撒腿就跑。刚跑出院坝,就见父亲手持火钻追了上来,我不顾一切朝上河大桥跑去,过了大桥,顺着新修的公路,准备投奔在小沟卫生所工作的母亲。父亲站在大桥头,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