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宸辞蓝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下堡障是个自然村,它位于我们村子西南二三十里处。从地缘上讲属于太要镇,从行政隶属上说属于西堡障村。这个村子中既没有我的亲戚也没有我的朋友,加之分属两个不同的乡镇,所以起初对它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只是当我离开村上的小学要升到初中了,才和这个村子有了这样那样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下堡障村中曾有过一段办高中的历史,高中停办后就变作了职业中学,再后来又变身为初中,美其名曰:太要示范初中,言下之意这是一所重点初中。就是将全县分为东西两片,西片的在县城高中的初中部就学;东片的就在这示范学校就读,这儿的学生算是东边四个乡镇的所谓“好学生”吧。
就这样,我没有在我们的乡初中上学,而是来到了这儿。
一
第一次到下堡障初中时,实在有些惊诧于学校的大。和故乡村子当中的小学比起来,无论是教室的间数、操场的大小、学生老师的数量,甚至校内树木的多少、烧水的那口大锅,无不让人觉着兴奋。
其实,对于我们这样一群一直在村里上学的农村学生来说,更让我们兴奋的是,终于可以离开村子,离开大人的束缚。感觉自己也像个真正的成人一样要开始过一种异地求学的独立的日子了。
学校所处地离秦岭不算太远。秦岭山中的水流出峪道后汇集成了一条河,从南边欢快而来,沿着学校的东北流去,最终经河南流入了黄河。
学校坐北朝南,南北长东西短,呈较规则的长方形状。学校南边几百米处便是陇海铁路,初一时还没有实行电气化,客车是内燃机头,货车是蒸汽机头。恰好铁路经过学校之处又是一个慢上坡,所以刚到学校时首先要适应的便是这里的火车叫声。除了蒸汽机本来的声音够大外,还有一声接一声的长长地鸣笛声。可是,当我们习惯了这儿的一切后,便会觉得那鸣笛无非是给枯燥的初中生活增添些许的情趣罢了。
老师们大多住在刚进校门的学校最西边。整个校区的中间区域是教室。学校东边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在学校的西北处,那儿有围墙,相对安静。最西北处的小院内还住了两位老师,一位是教地理的泾阳人王全兴老师,一位是教语文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因此立功的赵国玺老师。
操场占据了学校东北的大部,那儿的地势较校内其它地方都要低。老师站在高处能将操场的情况看个一清二楚。这操场不同于正规学校操场的是,沿着操场南北向的跑道两侧有两行高大的杨树,看那树龄也有几十年了,没有人知道是谁栽的,不过想必也是哪届的学长们吧。
那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安全饮水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只是一个美丽却不切合实际的传说而已。没有高高在上的水塔,我们却有一个挖到很深很大的圆形水池子。水池子有水泥做的盖,池子的东南边有一个大口井和水池子相连,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连通器。旁边支了一个打水的支架,两根竖木做支撑,一根横木做了水平杆,杆的一头绑了几块石头,一头是挂桶的铁钩。用这这个简易装置打水时人也会轻松许多,记得我们学杠杆时,老师就用这个做了活生生的例子。
人们常说水流百步净,用书面话说就是流水不腐。还有句话就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每当水池子的水用完时,便要把学校外边的水引进来。引水渠是一条简单的不深也不宽的土渠。甚至村中的妇女们有时还会面不改色、泰然自若的在渠道内洗着自家的衣裳。有学校老师劝阻时,她们便振振有词的说着这些俗语为自己的言行开脱。通常,在说这些话时,她们还会带有一丝的不屑。
二
学校的校风很正,甚至可以说很传统。
那个名叫朱受三的校长,个子高,头发花白而直硬,是一个脾气很犟的老头。校长通常不用代课,可他常常是手里拿着一沓资料,报纸、杂志或是自己的剪贴本,看到哪个班是自习课,他就走了进来。问,自习课吗?同学们说,是呀。他就拉个凳子坐在讲桌前,用略显吵哑的声音说,我占用大家一会儿时间,和大伙聊聊。
他常常和我们谈起的都是当时的热点问题,或者讲一些励志的小故事。用简单却富有生活情趣,容易让初中的我们接受的事教导大家。反正,那时只要有自习课,我就会常常盼望着那个花白头发,一身中山装的清瘦身影出现在我们的教室,而这种愿望实现的机会并不很多。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每个教室都愿意让他去呵。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思想还略显保守。他常常会看不惯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港台歌星的演唱。记得有年寒假结束后的有次早操后,他站在操场南边那个土台子上对着全校的师生说,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看了吧。那个香港女歌星,唱歌的时候撅着尻子,难看死了。大家看那像不像咱们农村人养的驴一样,冬天时嫌圈外边冷,你就是再拽,它也是撅着尻子不出圈。
说到待人接物,文明礼貌。有次他举了一个例子,操场上顿时笑声一片。他说有次在厕所,他往外走,一位老师的儿子往里走,看到他时张嘴就问,朱老师,吃了吗?
那时的师生关系很单纯,老师们教的认真,学生们学的刻苦。每天早晨和下午,教室里、操场上、校外铁路大桥的下面,同学们仨仨俩俩的就会相跟着一块儿去背诵语文呀英语呀什么的。学习的氛围特别好。
我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好老师,上课几乎是不动课本也不用备课的。教我们物理的汤建华老师在这方面表现的尤其明显。
三
学校有三个灶,教师灶在西边,学生灶在中间,再往东就是开水灶。
开水灶其实就是一口超大的铁锅,学校每天烧三次开水,早晨、中午和下午。学生们手拿大缸子排队打水,然后回到宿舍泡馍吃。我没有亲眼见过,但听有的同学讲,曾经在铁锅中发现有老鼠的尸体,而且说这话的还不是一个二个。
教师灶吃饭人少是小灶,除了教师、子女外便是一些有关系的学生。由于人少,饭菜质量好自不用说。更让人羡慕的是不用忍受长时间的排队打饭之苦。
学生灶就不同了,每顿饭学生都很多。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有老师维持秩序的时候尚可,一旦老师离开,男生这边立马就会乱了套。高年级的学生一人手拿几个缸子径直窜到前边让大师傅盛饭。低年级的学生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不过,打饭的师傅也不是每天心情都那么好,遇到不高兴的时候,便也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来。有时看外边学生挤得实在厉害了,就顺手拿舀苞谷糁子的勺子,在挡在门口的桌子上使劲地敲着,至于溅到了谁的身上,是否会因此而烫伤,他才不管。不过这招也往往奏效,每当他这样做的时候,秩序就会比老师在的时候还要好得多。
有一次,中午做的是烩饼,那是我一周中最喜欢的花样之一,当然也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花样之一。那天下课早,我去的也就早。那个时候大锅里的烩饼还没有完全做好。站在窗子外的我忽然就看到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镜头。那时候是夏天,六月吧。我看到大师傅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一个生西红柿,等吃的差不多只剩下底部较硬的那块时,只见她顺手一扔,那红绿色的东西就在空中做了一个优美的抛物线运动后直接飞进了锅里。
那时同学们每周从家里来时都是背一布袋的馒头,拿一罐头瓶调下的生菜、酸菜或是咸菜。这可是一周的干粮呢。我们离学校远的学生一般都是周日下午来,周六下午回去。离校近的学生就比我们幸福多了,周三下午一般还能回家一次,取些新鲜的馒头来。所以每当夏天时,我们这些远处学生布袋里的馒头长毛、发霉,罐头里的菜发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物理或者化学现象了。而这时我们就会更加羡慕起离校近的学生。
四
女生宿舍在学校的最西北处,那儿有墙围着的院子,院中似乎还有几朵花草。男生宿舍在学校的东南边,不同的是,没有院子,就在那儿零落的散着。无论男生女生,宿舍内,一律的通铺,硬板床。放假的时候,男生宿舍的床板一律要抬到同一个班的女生宿舍,毕竟那儿是个独院,也相对安全。倘若任意放在男生宿舍里,待开了学,床板一定会成为村中一部分人做饭、取暖的柴禾。
夏天多跳蚤,九月份开学,刚进宿舍必然会被饿了一暑假的跳蚤们逮个正着。有聪明的同学就想出了聪明的办法。用油布纸绑在腿上,跳蚤即使跳上去也因太滑而无立足之处滑在地上。这法子我听别人说过,没试过。也许这想法来自于我们这儿的一句俗语,说一个人的头发特别光时我们就会:栽倒蝇子滑倒虱。
冬天奇冷,而宿舍的窗户永远只是孤单的几根窗棂,想要有一块完整的玻璃,那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土学校就有土办法,用油布纸钉在窗棂上挡风。这法子的效果还真不错。只是在西北风袭来的夜晚,钉得不平展、不牢实的油布纸就会发出“哧啦哧啦”声,而这声音更衬托了冬夜的漆黑,更增添了寒冷的意味。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下堡障学校冬天的宿舍里能睡个好觉,我几乎不会相信。因为我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过的实际情况是,更多的同学只是脱掉简单的外套,悄悄钻进筒状的被子里,用身体温暖着那整夜也难以暖和的被窝。当温度终于慢慢升上来时,天,也就快亮了。如果你问为啥不用暖脚壶或是暖手宝,那我只能说你如同晋惠帝样的“何不食肉糜”用冷水洗脸更是习以为常,甚至那脸盆里还会有几块没有完全融化的冰茬。后来,当我用热水洗脸还嫌冷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过往的情景来,而脑海中也就会冒出个“热血年少”的字眼。
宿舍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分的,一个班一个宿舍。可也只能大致如此。当有的班人员偏多而有的班人员明显偏少时就会打破这定律。于是有一年我就住到了邻班的宿舍。和我紧挨着的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睡觉时要脱个精光裸睡,而且他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说,他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摸着“牛牛”才能睡个好觉,否则就会不踏实。我说,反正那“牛牛”是你的,你想咋摸就咋摸,再说了,这事发生在被窝内,你不说没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他也管不着么。
五
在下堡障上学那阵,正是我们这儿黄金开采的第一次高潮时期。校外的变化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到校内。三个年级的学生们大都在认真的学习着,初三因为是毕业班,学习的氛围也更为浓厚。班级之间各式各样的学习竞赛也是层出不穷呢。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去操场时,忽然就在初三一班教室西山墙的黑板报上看到了初三二班的一封挑战信,开始那两句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数学竞赛摆擂台,初三二班杀上来,先挑一班宁xx。那时我表哥在初三二班上学,学习也好,所以我对初三两个班的大致情况也有所了解。二班的整体实力很强,平均水平高。一班则是个别人特别突出,而那个宁xx正是一班的旗帜性人物哩。
那一级的学生,除了急于跳农门上了初中专外,后来上高中的,大多都考上了大学。而接下来几届学生的中考和高考成绩都很是不错。
学风正,校风正。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很单纯、很真切。即使到现在,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多,来往也频繁... -->>
下堡障是个自然村,它位于我们村子西南二三十里处。从地缘上讲属于太要镇,从行政隶属上说属于西堡障村。这个村子中既没有我的亲戚也没有我的朋友,加之分属两个不同的乡镇,所以起初对它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只是当我离开村上的小学要升到初中了,才和这个村子有了这样那样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下堡障村中曾有过一段办高中的历史,高中停办后就变作了职业中学,再后来又变身为初中,美其名曰:太要示范初中,言下之意这是一所重点初中。就是将全县分为东西两片,西片的在县城高中的初中部就学;东片的就在这示范学校就读,这儿的学生算是东边四个乡镇的所谓“好学生”吧。
就这样,我没有在我们的乡初中上学,而是来到了这儿。
一
第一次到下堡障初中时,实在有些惊诧于学校的大。和故乡村子当中的小学比起来,无论是教室的间数、操场的大小、学生老师的数量,甚至校内树木的多少、烧水的那口大锅,无不让人觉着兴奋。
其实,对于我们这样一群一直在村里上学的农村学生来说,更让我们兴奋的是,终于可以离开村子,离开大人的束缚。感觉自己也像个真正的成人一样要开始过一种异地求学的独立的日子了。
学校所处地离秦岭不算太远。秦岭山中的水流出峪道后汇集成了一条河,从南边欢快而来,沿着学校的东北流去,最终经河南流入了黄河。
学校坐北朝南,南北长东西短,呈较规则的长方形状。学校南边几百米处便是陇海铁路,初一时还没有实行电气化,客车是内燃机头,货车是蒸汽机头。恰好铁路经过学校之处又是一个慢上坡,所以刚到学校时首先要适应的便是这里的火车叫声。除了蒸汽机本来的声音够大外,还有一声接一声的长长地鸣笛声。可是,当我们习惯了这儿的一切后,便会觉得那鸣笛无非是给枯燥的初中生活增添些许的情趣罢了。
老师们大多住在刚进校门的学校最西边。整个校区的中间区域是教室。学校东边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在学校的西北处,那儿有围墙,相对安静。最西北处的小院内还住了两位老师,一位是教地理的泾阳人王全兴老师,一位是教语文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并因此立功的赵国玺老师。
操场占据了学校东北的大部,那儿的地势较校内其它地方都要低。老师站在高处能将操场的情况看个一清二楚。这操场不同于正规学校操场的是,沿着操场南北向的跑道两侧有两行高大的杨树,看那树龄也有几十年了,没有人知道是谁栽的,不过想必也是哪届的学长们吧。
那时学校没有自来水,安全饮水对于广大师生来说只是一个美丽却不切合实际的传说而已。没有高高在上的水塔,我们却有一个挖到很深很大的圆形水池子。水池子有水泥做的盖,池子的东南边有一个大口井和水池子相连,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连通器。旁边支了一个打水的支架,两根竖木做支撑,一根横木做了水平杆,杆的一头绑了几块石头,一头是挂桶的铁钩。用这这个简易装置打水时人也会轻松许多,记得我们学杠杆时,老师就用这个做了活生生的例子。
人们常说水流百步净,用书面话说就是流水不腐。还有句话就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每当水池子的水用完时,便要把学校外边的水引进来。引水渠是一条简单的不深也不宽的土渠。甚至村中的妇女们有时还会面不改色、泰然自若的在渠道内洗着自家的衣裳。有学校老师劝阻时,她们便振振有词的说着这些俗语为自己的言行开脱。通常,在说这些话时,她们还会带有一丝的不屑。
二
学校的校风很正,甚至可以说很传统。
那个名叫朱受三的校长,个子高,头发花白而直硬,是一个脾气很犟的老头。校长通常不用代课,可他常常是手里拿着一沓资料,报纸、杂志或是自己的剪贴本,看到哪个班是自习课,他就走了进来。问,自习课吗?同学们说,是呀。他就拉个凳子坐在讲桌前,用略显吵哑的声音说,我占用大家一会儿时间,和大伙聊聊。
他常常和我们谈起的都是当时的热点问题,或者讲一些励志的小故事。用简单却富有生活情趣,容易让初中的我们接受的事教导大家。反正,那时只要有自习课,我就会常常盼望着那个花白头发,一身中山装的清瘦身影出现在我们的教室,而这种愿望实现的机会并不很多。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每个教室都愿意让他去呵。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思想还略显保守。他常常会看不惯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港台歌星的演唱。记得有年寒假结束后的有次早操后,他站在操场南边那个土台子上对着全校的师生说,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看了吧。那个香港女歌星,唱歌的时候撅着尻子,难看死了。大家看那像不像咱们农村人养的驴一样,冬天时嫌圈外边冷,你就是再拽,它也是撅着尻子不出圈。
说到待人接物,文明礼貌。有次他举了一个例子,操场上顿时笑声一片。他说有次在厕所,他往外走,一位老师的儿子往里走,看到他时张嘴就问,朱老师,吃了吗?
那时的师生关系很单纯,老师们教的认真,学生们学的刻苦。每天早晨和下午,教室里、操场上、校外铁路大桥的下面,同学们仨仨俩俩的就会相跟着一块儿去背诵语文呀英语呀什么的。学习的氛围特别好。
我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好老师,上课几乎是不动课本也不用备课的。教我们物理的汤建华老师在这方面表现的尤其明显。
三
学校有三个灶,教师灶在西边,学生灶在中间,再往东就是开水灶。
开水灶其实就是一口超大的铁锅,学校每天烧三次开水,早晨、中午和下午。学生们手拿大缸子排队打水,然后回到宿舍泡馍吃。我没有亲眼见过,但听有的同学讲,曾经在铁锅中发现有老鼠的尸体,而且说这话的还不是一个二个。
教师灶吃饭人少是小灶,除了教师、子女外便是一些有关系的学生。由于人少,饭菜质量好自不用说。更让人羡慕的是不用忍受长时间的排队打饭之苦。
学生灶就不同了,每顿饭学生都很多。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有老师维持秩序的时候尚可,一旦老师离开,男生这边立马就会乱了套。高年级的学生一人手拿几个缸子径直窜到前边让大师傅盛饭。低年级的学生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不过,打饭的师傅也不是每天心情都那么好,遇到不高兴的时候,便也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来。有时看外边学生挤得实在厉害了,就顺手拿舀苞谷糁子的勺子,在挡在门口的桌子上使劲地敲着,至于溅到了谁的身上,是否会因此而烫伤,他才不管。不过这招也往往奏效,每当他这样做的时候,秩序就会比老师在的时候还要好得多。
有一次,中午做的是烩饼,那是我一周中最喜欢的花样之一,当然也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花样之一。那天下课早,我去的也就早。那个时候大锅里的烩饼还没有完全做好。站在窗子外的我忽然就看到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镜头。那时候是夏天,六月吧。我看到大师傅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一个生西红柿,等吃的差不多只剩下底部较硬的那块时,只见她顺手一扔,那红绿色的东西就在空中做了一个优美的抛物线运动后直接飞进了锅里。
那时同学们每周从家里来时都是背一布袋的馒头,拿一罐头瓶调下的生菜、酸菜或是咸菜。这可是一周的干粮呢。我们离学校远的学生一般都是周日下午来,周六下午回去。离校近的学生就比我们幸福多了,周三下午一般还能回家一次,取些新鲜的馒头来。所以每当夏天时,我们这些远处学生布袋里的馒头长毛、发霉,罐头里的菜发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物理或者化学现象了。而这时我们就会更加羡慕起离校近的学生。
四
女生宿舍在学校的最西北处,那儿有墙围着的院子,院中似乎还有几朵花草。男生宿舍在学校的东南边,不同的是,没有院子,就在那儿零落的散着。无论男生女生,宿舍内,一律的通铺,硬板床。放假的时候,男生宿舍的床板一律要抬到同一个班的女生宿舍,毕竟那儿是个独院,也相对安全。倘若任意放在男生宿舍里,待开了学,床板一定会成为村中一部分人做饭、取暖的柴禾。
夏天多跳蚤,九月份开学,刚进宿舍必然会被饿了一暑假的跳蚤们逮个正着。有聪明的同学就想出了聪明的办法。用油布纸绑在腿上,跳蚤即使跳上去也因太滑而无立足之处滑在地上。这法子我听别人说过,没试过。也许这想法来自于我们这儿的一句俗语,说一个人的头发特别光时我们就会:栽倒蝇子滑倒虱。
冬天奇冷,而宿舍的窗户永远只是孤单的几根窗棂,想要有一块完整的玻璃,那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土学校就有土办法,用油布纸钉在窗棂上挡风。这法子的效果还真不错。只是在西北风袭来的夜晚,钉得不平展、不牢实的油布纸就会发出“哧啦哧啦”声,而这声音更衬托了冬夜的漆黑,更增添了寒冷的意味。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下堡障学校冬天的宿舍里能睡个好觉,我几乎不会相信。因为我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过的实际情况是,更多的同学只是脱掉简单的外套,悄悄钻进筒状的被子里,用身体温暖着那整夜也难以暖和的被窝。当温度终于慢慢升上来时,天,也就快亮了。如果你问为啥不用暖脚壶或是暖手宝,那我只能说你如同晋惠帝样的“何不食肉糜”用冷水洗脸更是习以为常,甚至那脸盆里还会有几块没有完全融化的冰茬。后来,当我用热水洗脸还嫌冷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过往的情景来,而脑海中也就会冒出个“热血年少”的字眼。
宿舍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分的,一个班一个宿舍。可也只能大致如此。当有的班人员偏多而有的班人员明显偏少时就会打破这定律。于是有一年我就住到了邻班的宿舍。和我紧挨着的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睡觉时要脱个精光裸睡,而且他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说,他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摸着“牛牛”才能睡个好觉,否则就会不踏实。我说,反正那“牛牛”是你的,你想咋摸就咋摸,再说了,这事发生在被窝内,你不说没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他也管不着么。
五
在下堡障上学那阵,正是我们这儿黄金开采的第一次高潮时期。校外的变化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到校内。三个年级的学生们大都在认真的学习着,初三因为是毕业班,学习的氛围也更为浓厚。班级之间各式各样的学习竞赛也是层出不穷呢。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去操场时,忽然就在初三一班教室西山墙的黑板报上看到了初三二班的一封挑战信,开始那两句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数学竞赛摆擂台,初三二班杀上来,先挑一班宁xx。那时我表哥在初三二班上学,学习也好,所以我对初三两个班的大致情况也有所了解。二班的整体实力很强,平均水平高。一班则是个别人特别突出,而那个宁xx正是一班的旗帜性人物哩。
那一级的学生,除了急于跳农门上了初中专外,后来上高中的,大多都考上了大学。而接下来几届学生的中考和高考成绩都很是不错。
学风正,校风正。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很单纯、很真切。即使到现在,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多,来往也频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