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捡到一只始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个时代活得越久,对一些事情,赵括看的也就越是清楚。
都说是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真的是一点不错。各国都并非没有能人,如今在中山,赵嘉身边也有人在为他出谋划策,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可是在大势面前,这些都失去了作用。赵括不只是一位简单的将军,更多时候,他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者,在与中山交战的过程之中,他又总结出了一些东西。
也不能说这些是他所总结的,只是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对于一些事情,他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已。而让他感触颇深的,却是“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这句话,这句话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结合如今的社会进程,赵括发现自己已经能深深的了解这种观点。
他逐渐明白历史主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赵括便在营帐内,拿起了笔,开始书写了起来。这大概是赵括亲自书写的第一本著作,原先的《马服书》,真正作者应该是韩非...那是韩非等弟子记录其言行,再由秦国的范雎收集整理而成。而这一本,是赵括亲自书写的,没有其他人参与进来的。
而这本书籍的名字,就唤作《历史唯物》,赵括没有办法清楚的回忆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观点,可是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之后,已经是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历史环境造就与之相配的英雄人物,而很多英雄人物所造就的历史事件,在如今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古代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允许他们招募士卒,征收税赋。最后却引起诸侯割据,战乱不休,在郡县制确立之后,地方贵族不再能招募士卒,不可以征收税赋,不再拥有作乱的实力。”
“古代天子的作法,在如今看来就是愚蠢的,是错误的...而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夏商时期邦国林立,内忧外患,诸多地区都是不曾开发的蛮夷之地,中原没有统一的文化形式。古代天子通过分封的办法,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逐步弄出了遍布全国的道路,使得中国文化覆盖了整个中原地区,并延续了下来。”
“之所以要正确的看待历史,是因为历史的观点,能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施行政策。我们要谦虚的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少走弯路,前人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理论和惊讶,我们也该加以吸收和借鉴。”
“赵人问我:为什么要带着士卒攻打赵国?”
“我给出的回答是:一王天下是不可避免的。从经济方面看,因为当今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是一王天下的物质基础,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这是一王天下的政治基础。在文化方面,各地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这是文化基础!”
“各国因为改革,社会发展很快,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只是因为诸侯割据,交通受阻,货币不一,使得社会发展受阻,而长期的战争破坏了社会正常生产,结束割据,一王天下,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国百姓的共同需要。”
这段时日里,赵括就一直驻扎在中山之北,也没有攻打城池,也没有继续行军,他一边注意着敌人的动向,一边写着自己的著作,他要用客观的态度来诠释一王天下的必要性,也是完整的给与一王天下一个思想基础。赵括还是在等待,用四万人来攻城,实在是不太可能,还是要等到王翦带着自己的人马来到中山,才能开始攻城。
在这个时候,中山之内,却异常的平静。
刚刚登基为王的赵嘉,一天都没有享受过当王的福利,日夜都不能合眼,疲惫至极,中山内的群臣,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是强硬的抵抗派,他们要求征召全城的百姓,参与守城,与秦人死战。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希望能突围,逃往燕国,祈求燕王的庇护。
赵嘉迟疑了很久,若是前往燕国,那就是要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且不提燕国是否会给与他城池让他留下来,就是留下来了,又有什么用呢?燕国的国力甚至都不如赵国,等到秦国对燕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自己还不是要面对秦人?可若是据城而守,靠着这座孤城,自己又能守多久呢?
秦国显然是想要包围中山的,等他们包围住城池,迟早有一天,粮食会被吃完,等到那个时候,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赵嘉的心里满是绝望,可是他还是咬着牙,并没有屈服的打算,他宁愿战死,也绝对不要屈服与秦人。赵括驻扎在中山以北,就是阻断了燕国与赵国的联系,燕国没有办法再往中山输送粮食。赵嘉看着面前的舆图,无奈的叹息...秦国很快就要围上来,在秦军到来之前,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
赵嘉足足沉思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他方才召集群臣,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放弃中山,撤离到武遂城内。”,当赵嘉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群臣都非常的惊讶,中山户籍众多,城池高大,占据着地理优势,为什么要放弃这样的城池,去武遂这个小城池呢?如今秦国的大军甚至都没有来到中山,难道就要不战而逃吗?赵嘉看着那些争执起来的群臣们,开口说道:
“中山虽然大,可是距离燕国还是很远,没有强援,若是赵人将我们包围,我们必败无疑,可是若是我们前往武遂,武遂以北就是燕国长城,再往北是燕国都城,这样一来,秦人就不能再包围我们,燕国能随时的支援我们..”
“可是前往武遂,只怕我们就要寄人篱下,就连您,也要向燕王低头啊。”
赵嘉问道:“如今城池之内,大多都是燕国士卒,在中山,我们不一样是寄人篱下吗?这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中山王都这样说了,那群臣自然也没有办... -->>
在这个时代活得越久,对一些事情,赵括看的也就越是清楚。
都说是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真的是一点不错。各国都并非没有能人,如今在中山,赵嘉身边也有人在为他出谋划策,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可是在大势面前,这些都失去了作用。赵括不只是一位简单的将军,更多时候,他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者,在与中山交战的过程之中,他又总结出了一些东西。
也不能说这些是他所总结的,只是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对于一些事情,他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已。而让他感触颇深的,却是“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这句话,这句话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结合如今的社会进程,赵括发现自己已经能深深的了解这种观点。
他逐渐明白历史主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赵括便在营帐内,拿起了笔,开始书写了起来。这大概是赵括亲自书写的第一本著作,原先的《马服书》,真正作者应该是韩非...那是韩非等弟子记录其言行,再由秦国的范雎收集整理而成。而这一本,是赵括亲自书写的,没有其他人参与进来的。
而这本书籍的名字,就唤作《历史唯物》,赵括没有办法清楚的回忆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观点,可是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之后,已经是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历史环境造就与之相配的英雄人物,而很多英雄人物所造就的历史事件,在如今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古代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允许他们招募士卒,征收税赋。最后却引起诸侯割据,战乱不休,在郡县制确立之后,地方贵族不再能招募士卒,不可以征收税赋,不再拥有作乱的实力。”
“古代天子的作法,在如今看来就是愚蠢的,是错误的...而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夏商时期邦国林立,内忧外患,诸多地区都是不曾开发的蛮夷之地,中原没有统一的文化形式。古代天子通过分封的办法,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逐步弄出了遍布全国的道路,使得中国文化覆盖了整个中原地区,并延续了下来。”
“之所以要正确的看待历史,是因为历史的观点,能帮助我们准确的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施行政策。我们要谦虚的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少走弯路,前人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理论和惊讶,我们也该加以吸收和借鉴。”
“赵人问我:为什么要带着士卒攻打赵国?”
“我给出的回答是:一王天下是不可避免的。从经济方面看,因为当今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是一王天下的物质基础,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这是一王天下的政治基础。在文化方面,各地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这是文化基础!”
“各国因为改革,社会发展很快,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只是因为诸侯割据,交通受阻,货币不一,使得社会发展受阻,而长期的战争破坏了社会正常生产,结束割据,一王天下,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国百姓的共同需要。”
这段时日里,赵括就一直驻扎在中山之北,也没有攻打城池,也没有继续行军,他一边注意着敌人的动向,一边写着自己的著作,他要用客观的态度来诠释一王天下的必要性,也是完整的给与一王天下一个思想基础。赵括还是在等待,用四万人来攻城,实在是不太可能,还是要等到王翦带着自己的人马来到中山,才能开始攻城。
在这个时候,中山之内,却异常的平静。
刚刚登基为王的赵嘉,一天都没有享受过当王的福利,日夜都不能合眼,疲惫至极,中山内的群臣,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是强硬的抵抗派,他们要求征召全城的百姓,参与守城,与秦人死战。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希望能突围,逃往燕国,祈求燕王的庇护。
赵嘉迟疑了很久,若是前往燕国,那就是要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且不提燕国是否会给与他城池让他留下来,就是留下来了,又有什么用呢?燕国的国力甚至都不如赵国,等到秦国对燕国发动进攻的时候,自己还不是要面对秦人?可若是据城而守,靠着这座孤城,自己又能守多久呢?
秦国显然是想要包围中山的,等他们包围住城池,迟早有一天,粮食会被吃完,等到那个时候,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赵嘉的心里满是绝望,可是他还是咬着牙,并没有屈服的打算,他宁愿战死,也绝对不要屈服与秦人。赵括驻扎在中山以北,就是阻断了燕国与赵国的联系,燕国没有办法再往中山输送粮食。赵嘉看着面前的舆图,无奈的叹息...秦国很快就要围上来,在秦军到来之前,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
赵嘉足足沉思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他方才召集群臣,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放弃中山,撤离到武遂城内。”,当赵嘉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群臣都非常的惊讶,中山户籍众多,城池高大,占据着地理优势,为什么要放弃这样的城池,去武遂这个小城池呢?如今秦国的大军甚至都没有来到中山,难道就要不战而逃吗?赵嘉看着那些争执起来的群臣们,开口说道:
“中山虽然大,可是距离燕国还是很远,没有强援,若是赵人将我们包围,我们必败无疑,可是若是我们前往武遂,武遂以北就是燕国长城,再往北是燕国都城,这样一来,秦人就不能再包围我们,燕国能随时的支援我们..”
“可是前往武遂,只怕我们就要寄人篱下,就连您,也要向燕王低头啊。”
赵嘉问道:“如今城池之内,大多都是燕国士卒,在中山,我们不一样是寄人篱下吗?这有什么区别呢?”
既然中山王都这样说了,那群臣自然也没有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