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城南弘法寺,以收揽游僧闻名。虽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大法堂之设,但寺内更多的建筑是招提僧房,多达百余间。
二月初,寺里住进一群从南方而来的男子,为首的男子四十出头,中等身材,美姿容,风采玉立,与人谈笑,温秀之气溢于眉目间。
他,就是当代文坛盟主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这天傍晚,刚用罢晚膳,东配房一套雅静僧房里,王世贞把弟弟王世懋叫来,指着书案说:“敬美,给朝廷的奏本我已拟好,你看看吧。”
王世懋坐到案前,拿过疏稿细细阅看了一遍,诉状略谓:“臣父皓首边廷,六遏鞑虏,不幸以事忤大学士严嵩,坐微文论死。伤尧舜知人之明,解豪杰任事之体。乞行辩雪,以伸公论。”
七年前,王世贞之父、蓟辽总督王忬,指挥滦河战事失利,致北虏大掠京畿,京师骚动,戒严多日,事后追究责任,王忬被逮下狱,次年斩首。时任山东按察副使的王世贞与刚中进士的弟弟世懋扶柩返回家乡太仓。先帝驾崩、新君继位,王世贞不顾严寒赶赴京师,意欲昭雪父冤。
“兄长,大佬们都是过来人,只把杀先君的责任推给严嵩,能否站得住?”王世懋提出了疑问,“当年三法司议罪,判先君流放,是先帝驳回,亲批‘诸将皆斩,主军令者焉得轻判耶’十三字,才改判先君死罪的。”他看了一眼王世贞,又说,“兄长,严嵩对先君或许有落井下石之嫌,但杀先君者,先帝也,这一点弟是不怀疑的。”
王世懋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描述他所知道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安慰王世贞,减轻他的自责。
王世贞进士及第后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郎中,与一批新科进士吟诗作赋,结成诗社,有“七子”之誉,名噪海内,为天下读书人所倾慕。
当是时,诸人皆年少,才高气锐,相互标榜,视当世无人。时严嵩当国,雅重其才名,数令具酒食征逐,欲收其门下,王世贞不惟不买账,还对严嵩多有讥讽。
弹劾严嵩的杨继盛以诈传亲王令旨罪被逮,王世贞多方营救,其罹难后又带头经理后事,并把杨继盛之死归罪于严嵩,王世贞名气之盛足以影响舆论,街谈巷议中,严嵩成了害死直臣的罪魁,由此开罪严嵩,被外放山东按察副使兵备青州。他一直认为,是因他得罪严嵩,连累了父亲。为此,王世贞负疚甚深。是以王世懋才刻意说了那番话。
“先君死得冤啊敬美!”王世贞咬着牙说,“不能救父免死,本无颜立于人世;若不昭雪父冤,我兄弟无以称人!”
或许是忆起当年以文坛领袖之尊,四处跪地肯求权贵救父的场景,王世贞双手掩面,抽泣起来。
王世懋垂泪劝道:“兄长,雪先君之冤已有头绪,拿到朝廷为父昭雪的诏书,到先君灵前再哭不迟。”
王世贞止住哭声,说:“伸冤奏本只是形式,关键是大佬们的谅解。”他像忽然想起什么,问,“投书环节没有出纰漏吧?”
“都是派人专门投送的,不会有纰漏。”王世懋答,“只是,高新郑只收了书函,礼物都退回了。”
“此人就是这样的做派。”王世贞摇头说,良久又叹息道,“我最放心不下的,正是此人。”
王世懋不以为然地说:“兄长会不会过虑了?高新郑与先君毕竟有同年之谊,我王家与他也无过节,他何必从中作梗?这对他有何益处?以兄长的名气,冠盖国中,他何必无故得罪?”
“高某人最不近人情!”王世贞叹气说,“你忘记了吗,当年先君系狱,三法司奉旨议罪,我兄弟四处求人宽解,念及高某人与先君乃同年,亦往叩之,恳请他伸出援手,他却以爱莫能助回绝,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何等薄情?!如今他与徐... -->>
城南弘法寺,以收揽游僧闻名。虽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大法堂之设,但寺内更多的建筑是招提僧房,多达百余间。
二月初,寺里住进一群从南方而来的男子,为首的男子四十出头,中等身材,美姿容,风采玉立,与人谈笑,温秀之气溢于眉目间。
他,就是当代文坛盟主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这天傍晚,刚用罢晚膳,东配房一套雅静僧房里,王世贞把弟弟王世懋叫来,指着书案说:“敬美,给朝廷的奏本我已拟好,你看看吧。”
王世懋坐到案前,拿过疏稿细细阅看了一遍,诉状略谓:“臣父皓首边廷,六遏鞑虏,不幸以事忤大学士严嵩,坐微文论死。伤尧舜知人之明,解豪杰任事之体。乞行辩雪,以伸公论。”
七年前,王世贞之父、蓟辽总督王忬,指挥滦河战事失利,致北虏大掠京畿,京师骚动,戒严多日,事后追究责任,王忬被逮下狱,次年斩首。时任山东按察副使的王世贞与刚中进士的弟弟世懋扶柩返回家乡太仓。先帝驾崩、新君继位,王世贞不顾严寒赶赴京师,意欲昭雪父冤。
“兄长,大佬们都是过来人,只把杀先君的责任推给严嵩,能否站得住?”王世懋提出了疑问,“当年三法司议罪,判先君流放,是先帝驳回,亲批‘诸将皆斩,主军令者焉得轻判耶’十三字,才改判先君死罪的。”他看了一眼王世贞,又说,“兄长,严嵩对先君或许有落井下石之嫌,但杀先君者,先帝也,这一点弟是不怀疑的。”
王世懋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描述他所知道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安慰王世贞,减轻他的自责。
王世贞进士及第后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郎中,与一批新科进士吟诗作赋,结成诗社,有“七子”之誉,名噪海内,为天下读书人所倾慕。
当是时,诸人皆年少,才高气锐,相互标榜,视当世无人。时严嵩当国,雅重其才名,数令具酒食征逐,欲收其门下,王世贞不惟不买账,还对严嵩多有讥讽。
弹劾严嵩的杨继盛以诈传亲王令旨罪被逮,王世贞多方营救,其罹难后又带头经理后事,并把杨继盛之死归罪于严嵩,王世贞名气之盛足以影响舆论,街谈巷议中,严嵩成了害死直臣的罪魁,由此开罪严嵩,被外放山东按察副使兵备青州。他一直认为,是因他得罪严嵩,连累了父亲。为此,王世贞负疚甚深。是以王世懋才刻意说了那番话。
“先君死得冤啊敬美!”王世贞咬着牙说,“不能救父免死,本无颜立于人世;若不昭雪父冤,我兄弟无以称人!”
或许是忆起当年以文坛领袖之尊,四处跪地肯求权贵救父的场景,王世贞双手掩面,抽泣起来。
王世懋垂泪劝道:“兄长,雪先君之冤已有头绪,拿到朝廷为父昭雪的诏书,到先君灵前再哭不迟。”
王世贞止住哭声,说:“伸冤奏本只是形式,关键是大佬们的谅解。”他像忽然想起什么,问,“投书环节没有出纰漏吧?”
“都是派人专门投送的,不会有纰漏。”王世懋答,“只是,高新郑只收了书函,礼物都退回了。”
“此人就是这样的做派。”王世贞摇头说,良久又叹息道,“我最放心不下的,正是此人。”
王世懋不以为然地说:“兄长会不会过虑了?高新郑与先君毕竟有同年之谊,我王家与他也无过节,他何必从中作梗?这对他有何益处?以兄长的名气,冠盖国中,他何必无故得罪?”
“高某人最不近人情!”王世贞叹气说,“你忘记了吗,当年先君系狱,三法司奉旨议罪,我兄弟四处求人宽解,念及高某人与先君乃同年,亦往叩之,恳请他伸出援手,他却以爱莫能助回绝,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何等薄情?!如今他与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