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小说网 www.yuanzun.cc,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永定门内有座宏大的建筑群,乃天坛也。天坛南部的圜丘,是祭天之所。这天,为筹办冬至祭天大礼,礼部尚书高拱亲赴天坛查勘,率众预演。散班后,高拱顾自大步往前走,忽听身后有人唤道:“高尚书,恭喜啦!”
高拱扭头一看,是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
国朝设言官,言官又分属都察院与六科。都察院有御史一百一十名,按十三行省之名分设十三道;都察院外,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为长,余为给事中,随六部事务繁简而名额有差,共计五十人。都察院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科道虽只七品,却为百官所畏。吏科都给事中与都察院河南道掌道御史分量最重,是言官领袖。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及第的南直隶淮安府人胡
应嘉,从宜黄知县甄拔为给事中,迁都给事中。此人个子不高,不到四十岁年纪却已背驼,面庞乌青,两只小眼睛像鹰隼般犀利,是科道中搏击大臣的厉害角色,阁臣、九卿无不怵他三分,朝野以倾危之士视之。
高拱不与科道结交,却也不怕他们;胡应嘉倒是常常有意与他接近,每每奉承他有大才,高拱颇受用。今日又听胡应嘉“恭喜”他,不知何意,笑道:“胡科长何来恭喜?”
“此番译字生考收,至公无私,可洗数十年之弊。”胡应嘉抱拳揖道,“非高尚书,谁能做得到!”
“喔,此事啊!”高拱露出得意的神情,“官场皆知本部堂素奉法不移,无人敢到我这里干请;且考试之日,防范严密,审对精实,是以可称圆满。”
也难怪,二十八年未敢举办的四夷馆考收,在高拱的坚持下终于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筹备,严格照礼部题奏、皇上御批的方案推进。高拱亲自主持,每个环节都务求周密严谨,不留空子。考录后,高拱又命将名册榜示,接受告发,以免留下后患。三日前,礼部将考录名册上报,奉圣旨:“是。这世业子弟,你们既考取停当,都着送馆作养。”同时,照礼部《题补译字生疏》最后一项“补教师”的题
请,朝廷已明令各边省督抚,多方觅求通晓缅文及佛郎机语者,充四夷馆教师。
渤泥国朝贡事也打理停当。为避免渤泥国特使在朝见时发怨言、出怪语,高拱特命魏学曾出面与使团协商,特许下次入贡,所携开市交易的售卖物可倍于常例,以此化解了渤泥国使团的不满。就在四夷馆开考的当日,渤泥国使团高高兴兴地离京返国。
四夷馆开考,关涉外务的事体得以一揽子梳理、解决,储备人才以备将来,这让高拱感到欣慰。是以听了胡应嘉的恭维,他也毫不谦虚,对答中充满自信。
回到礼部衙门,高拱正快步往直房走,余光扫见走廊拐角处一个人影慌慌张张向里缩去,他并未在意。国朝官场习尚繁文缛节,不少僚友相见礼节烦琐,高拱早就看不下去了,正准备拟一道《厘士风明臣职以仰裨圣治疏》,以匡正此弊,他以为躲到墙角的人是为免除拜见礼节的麻烦,也就一笑了之。不料刚进直房,一位中年男子“忽”地闯了进来,“嗵”地跪在高拱的书案前,梗着脖子道:“下吏名顾祎,乃四夷馆教师署正!”不容高拱垂问,他语速极快地说:“此番考收译字生,人家都有子弟入选,我是教师的头儿,两个儿子参加考收,都未入选,望尚书大人开恩,腾挪一个。”或许是紧张的缘故,顾祎声调颤抖,带着哭腔。
高拱不胜惊愕!想到适才在拐角处躲躲藏藏的那人大抵就是此人,他居然闯到尚书直房求情,且译字生名册业经圣旨批准,顾祎居然要求为他儿子腾挪一个,这让高拱大出意外。他强忍怒气道:“弥封考试,凭译写番字多寡为去取,谁能作弊?况今成命已下,谁敢腾挪?”
顾祎并不起身,叩头道:“尚书大人若真心关照,自有法子!”
高拱顿时火起,一拍书案,指着顾祎:“谅你爱子心切,本部堂不与你计较,你即刻退下思过!”
顾祎“腾”地站起身,发出一声冷笑,转身就走。难得的好心情被顾祎给搅了,高拱有些恼火,但案头一摞文牍等着他处理,哪有工夫生此闲气?刚拿过一份文牍要看,魏学曾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唤了声“玄翁——”,把手里拿的一份揭帖递到高拱面前,“礼部、都察院门口都张贴着这份揭帖!”
高拱一看,上有“切今查得考中译字生田东作等,实系冒籍,朦胧入选”等语,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攻讦四夷馆考收舞弊的署名揭帖,乃是顾祎的儿子顾彬领衔。揭帖开列冒籍者二十二人,请求礼部将这些人问革为民,补录世家弟子。
“啪”的一声,高拱把揭帖拍在书案上:“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禀尚书——”随着一声唤,李贽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门外有一群落选考生自长安街游行至本部门口,高呼口号,声称译字生考收作弊,他们这些世业子弟受冒籍者排挤落选!”
高拱大惊,顿感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重重扇了几个耳光,他“腾”地站起身,对魏学曾道:“你快去,把那些人给我叫来,我要当面问个明白!”又转向李贽,“拿保结来,查对一下,看看揭帖所列冒籍者,作保教师是何人!”
魏学曾踌躇着,劝谏道:“玄翁,此事,或知会兵马司弹压驱散,或由司务厅出面抚慰劝散,似不必尚书亲自接见。”
高拱扬手道:“不必!绕来绕去,何时了事?照我说的办!”
 ... -->>
永定门内有座宏大的建筑群,乃天坛也。天坛南部的圜丘,是祭天之所。这天,为筹办冬至祭天大礼,礼部尚书高拱亲赴天坛查勘,率众预演。散班后,高拱顾自大步往前走,忽听身后有人唤道:“高尚书,恭喜啦!”
高拱扭头一看,是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
国朝设言官,言官又分属都察院与六科。都察院有御史一百一十名,按十三行省之名分设十三道;都察院外,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为长,余为给事中,随六部事务繁简而名额有差,共计五十人。都察院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科道虽只七品,却为百官所畏。吏科都给事中与都察院河南道掌道御史分量最重,是言官领袖。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及第的南直隶淮安府人胡
应嘉,从宜黄知县甄拔为给事中,迁都给事中。此人个子不高,不到四十岁年纪却已背驼,面庞乌青,两只小眼睛像鹰隼般犀利,是科道中搏击大臣的厉害角色,阁臣、九卿无不怵他三分,朝野以倾危之士视之。
高拱不与科道结交,却也不怕他们;胡应嘉倒是常常有意与他接近,每每奉承他有大才,高拱颇受用。今日又听胡应嘉“恭喜”他,不知何意,笑道:“胡科长何来恭喜?”
“此番译字生考收,至公无私,可洗数十年之弊。”胡应嘉抱拳揖道,“非高尚书,谁能做得到!”
“喔,此事啊!”高拱露出得意的神情,“官场皆知本部堂素奉法不移,无人敢到我这里干请;且考试之日,防范严密,审对精实,是以可称圆满。”
也难怪,二十八年未敢举办的四夷馆考收,在高拱的坚持下终于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筹备,严格照礼部题奏、皇上御批的方案推进。高拱亲自主持,每个环节都务求周密严谨,不留空子。考录后,高拱又命将名册榜示,接受告发,以免留下后患。三日前,礼部将考录名册上报,奉圣旨:“是。这世业子弟,你们既考取停当,都着送馆作养。”同时,照礼部《题补译字生疏》最后一项“补教师”的题
请,朝廷已明令各边省督抚,多方觅求通晓缅文及佛郎机语者,充四夷馆教师。
渤泥国朝贡事也打理停当。为避免渤泥国特使在朝见时发怨言、出怪语,高拱特命魏学曾出面与使团协商,特许下次入贡,所携开市交易的售卖物可倍于常例,以此化解了渤泥国使团的不满。就在四夷馆开考的当日,渤泥国使团高高兴兴地离京返国。
四夷馆开考,关涉外务的事体得以一揽子梳理、解决,储备人才以备将来,这让高拱感到欣慰。是以听了胡应嘉的恭维,他也毫不谦虚,对答中充满自信。
回到礼部衙门,高拱正快步往直房走,余光扫见走廊拐角处一个人影慌慌张张向里缩去,他并未在意。国朝官场习尚繁文缛节,不少僚友相见礼节烦琐,高拱早就看不下去了,正准备拟一道《厘士风明臣职以仰裨圣治疏》,以匡正此弊,他以为躲到墙角的人是为免除拜见礼节的麻烦,也就一笑了之。不料刚进直房,一位中年男子“忽”地闯了进来,“嗵”地跪在高拱的书案前,梗着脖子道:“下吏名顾祎,乃四夷馆教师署正!”不容高拱垂问,他语速极快地说:“此番考收译字生,人家都有子弟入选,我是教师的头儿,两个儿子参加考收,都未入选,望尚书大人开恩,腾挪一个。”或许是紧张的缘故,顾祎声调颤抖,带着哭腔。
高拱不胜惊愕!想到适才在拐角处躲躲藏藏的那人大抵就是此人,他居然闯到尚书直房求情,且译字生名册业经圣旨批准,顾祎居然要求为他儿子腾挪一个,这让高拱大出意外。他强忍怒气道:“弥封考试,凭译写番字多寡为去取,谁能作弊?况今成命已下,谁敢腾挪?”
顾祎并不起身,叩头道:“尚书大人若真心关照,自有法子!”
高拱顿时火起,一拍书案,指着顾祎:“谅你爱子心切,本部堂不与你计较,你即刻退下思过!”
顾祎“腾”地站起身,发出一声冷笑,转身就走。难得的好心情被顾祎给搅了,高拱有些恼火,但案头一摞文牍等着他处理,哪有工夫生此闲气?刚拿过一份文牍要看,魏学曾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唤了声“玄翁——”,把手里拿的一份揭帖递到高拱面前,“礼部、都察院门口都张贴着这份揭帖!”
高拱一看,上有“切今查得考中译字生田东作等,实系冒籍,朦胧入选”等语,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攻讦四夷馆考收舞弊的署名揭帖,乃是顾祎的儿子顾彬领衔。揭帖开列冒籍者二十二人,请求礼部将这些人问革为民,补录世家弟子。
“啪”的一声,高拱把揭帖拍在书案上:“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禀尚书——”随着一声唤,李贽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门外有一群落选考生自长安街游行至本部门口,高呼口号,声称译字生考收作弊,他们这些世业子弟受冒籍者排挤落选!”
高拱大惊,顿感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重重扇了几个耳光,他“腾”地站起身,对魏学曾道:“你快去,把那些人给我叫来,我要当面问个明白!”又转向李贽,“拿保结来,查对一下,看看揭帖所列冒籍者,作保教师是何人!”
魏学曾踌躇着,劝谏道:“玄翁,此事,或知会兵马司弹压驱散,或由司务厅出面抚慰劝散,似不必尚书亲自接见。”
高拱扬手道:“不必!绕来绕去,何时了事?照我说的办!”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